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要求六部向内阁报告工作,科道监察官受内阁节制。从明太祖确立的政治传统来看,这一做法( )
A.整顿了吏治,维护纲纪 |
B.削弱了官员权力,加强皇权 |
C.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皇权 |
D.侵犯了皇权,侵犯六部权 |
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有( )
①商品经济发展 ②文学艺术的世俗化 ③市民生活丰富 ④市坊制度的完善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在谈到明朝内阁的作用时,有学者指出:“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这意在说明内阁的设立( )
A.直接导致了皇权削弱 |
B.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监察 |
C.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 |
D.弥补了明太祖废丞相带来的弊端 |
“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视前代宰执,迥乎异矣。”这段材料可能出自( )
A.《新唐书》 | B.《资治通鉴》 |
C.《元史》 | D.《明史》 |
下图是反映宋代社会经济状况的名画《清明上河图》(局部),从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 )
①打破了坊市界限,市分散在城中
②城市功能以军事为主
③商品交易受到严格控制
④是北宋商品经济发展的写照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宋朝刘子翚《忆樊楼》一诗中写到:“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忆得少年多乐事,夜深灯火上樊楼”。从“夜深灯火上樊楼”一句中,可分析得出宋代汴京城商业活动的突出特点是( )
A.夜市繁盛,突破了时间限制 | B.草市兴起 |
C.管理严格 | D.坊市分开 |
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晋商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这一现象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
A.留下了丰富的晋商文化 |
B.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 |
C.使手工业缺乏市场 |
D.不利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
“东汉都城洛阳的中心有草市,市场内高耸的会馆对门是一家瓦肆,楼内人们杯觥交错。”以东汉时期的史实为判断依据,这段描述中错误有( )
A.二处 | B.三处 | C.四处 | D.五处 |
徽商是明清时期出现的地域性商人群体,反映出传统中国商人的历史命运。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朝成化、弘治年间,歙(徽州)人江才3岁丧父,家道中落,无以为生,13岁时不得不与其兄“屠酤里中”。后来兄弟二人……终因本小利薄,所获不足以奉亲。江才遂发愤远游,决心在商业上闯开一条致富之路。他奔走于青齐梁宋之间,贩运商品(徽州特产和木材),牟取厚利,果然使资本越积越多。当他40岁时,后然成了腰缠万贯的大贾了。江才发迹后,荣归故里,广置田园,大兴宅第;其季子江珍还考中了进士,跻身于官僚之林。
——张海鹏、王廷元主编《徽商研究》
材料二 以徽商为代表的富商大贾……贿赂官府关卡,广结政界要人,宴请送礼,也包括主动被动地“捐帑”、“报效”。……他们或以捐纳的方式,谋一“功名”虚衔以求保护,更将希望寄托于子孙后裔“光宗耀祖”,投资科举,以摆脱“贱籍”。……徽商除了在其家乡广建县学私塾、宗庙祠堂、助学恤贫外,经商之地也“乐助公益”,尤以救灾恤贫、修桥铺路、助建书院寺庙等最为突出。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有利于徽商群体迅速成长的社会条件。
(2)据材料一、二,归纳徽商的利润消费去向,并分析这种消费思想形成的原因。
宋史专家赵宝珠认为,“……是宋代以前商品经济发展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事物,它扎根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变为沟通城乡的经济纽带,而后把与城市相连的部分变为城市的重要市区,使宋代城市达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创出了中国古代城市……的新道路。”材料说明( )
A.宋代坊市界限被打破 |
B.宋代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
C.宋代草市加速城市化进程 |
D.宋代城乡差别消失 |
宋高宗说:“广南市舶,利润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肯来,动得几十万缗,皆宽民力也。”此谕主要强调应( )
A.重视海外贸易 | B.重视官吏选拔 |
C.减轻人民负担 | D.改变抑商政策 |
《新唐书·百官志》载:“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而散。”这段材料主要说明唐政府( )
A.对全国各城市实行统一规划 |
B.关注各种商品的质量 |
C.推行官买官卖的垄断政策 |
D.重视城市商业的管理 |
绘画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图为宋代《货郎图》,此图可用于直接研究的主题是( )
A.活跃的商品经济 |
B.风俗画盛行 |
C.丰富多彩的民俗 |
D.生动的市井生活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