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当了一个自由、强盛、擅长经商、又很开明的国家的首领。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
我们胜利的舰队把我们的光荣带至四海,而法律保障了我们的财富;从来没有一个法官可以主观地解释这些法律;从来没有人能毫无根据地做出判决。倘使有些法官胆敢把一个未经控诉、未经法律制裁的公民判处死刑的话,我们就要把这些法官当作杀人犯来惩罚。
在我们这儿,老是有两党用笔或用阴谋斗争着;然而,到了武装保护国家和自由的紧要关头。这两党又团结起来了。这两党互相监督着:他们互相阻止侵犯法律的神圣性;他们互相憎恨,但是他们都爱国家——这是两个醋气熏天的情夫在争献殷勤地侍奉同一个情妇。
——伏尔泰《巴比伦公主》
材料二
凡京奏,禁中称文书,必发阁臣票拟。阁票用本、纸、小帖、墨字,内照票拟,或皇上御笔。或宦官代书,具在文书上面用朱字。阁票如有未合上意,上加笔削或发下改票,阁臣随即封上,间有执正强争,也多曲折。
——叶凤毛《内阁小识》
材料三
内阁的英文是cabinet,原意是密室。“光荣革命”前,英国国王挑选少数贵族充当顾问和助手。分管政府几个部门的工作。他们经常在一阍小密室开会,“内阁”因此而得名。1714年,54岁的德国汉诺威选帝侯登上王位。即乔治一世。他不熟悉英语,对英国事物也不感兴趣,甚至不出席内阁会议。于是大臣们有事就自己商定对策,然后提交国王,内阁制由此得以形成。后来内阁逐渐成为最高行政机关。内阁向议会负责的制度被称作责任内阁制。
——《历史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
(1)根据材料一归纳英国政体的基本制度和原则
(2)比较材料二、三,概括明朝内阁与英国责任内阁的不同。
宋太宗时期,有官员上奏:“岭南村墟聚落,间日集裨贩(小贩),谓之墟市。请降条约,令于城邑交易。”该建议遭到太宗的拒绝:“徒扰民尔,可仍其旧。”这一史实主要反映了宋朝( )
A.专业市场每天开市 | B.乡村市场的繁荣 |
C.坊市制继续实行 | D.市场监管相对宽松 |
清朝采用密折制度,允许和鼓励四品以上的中央和地方官员,直接向皇帝递折奏事,甚至是风闻奏事,皇帝朱批后迅速发回,既快又保密。密折制度的实行( )
A.意在解决决策依据与驾驭官僚队伍问题 |
B.没有起到任何积极的社会作用 |
C.表明奏折上报的渠道被堵塞 |
D.目的是弥补军机处办事效率低下 |
洪武十二年,明王朝颁布了《大明律》,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列罪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这些规定
A.表明皇权专制的继续强化 |
B.规范内阁机构的运作程序 |
C.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
D.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
下图是唐朝都城长安的东市图。从中可以得出
A.东市的商业店铺不如西市多 |
B.东市以汉族商人为主,西市以西域商人为主 |
C.唐政府直接管理东市的交易 |
D.邸店与飞钱的出现,推动了商品交易活动 |
清代学者赵翼认为,“国初以来,设立议政王大臣,彼时因有议政处是以特派王大臣承允办理,自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之后,皆系军机大臣每回召对承旨遵办,为满洲大学士、尚书向例俱兼虚衔。”由材料可见( )
A.议政王大臣会议具有中国早期议会的基本特征 |
B.雍正皇帝因为在东北用兵设立了军机处 |
C.议政王大臣会议在清朝前期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
D.军机处的设立使清朝实现了皇权高度集中 |
史学家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18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9%,西欧各国的总和占23.6%,美国和日本分别占1.8%和3%。上述统计表明当时中国( )
A.仍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 | B.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 |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 D.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 |
某一时期,一座位于江南的城市,在熙来骧往的街道上,随处可见贩卖各色棉布、丝绸、青花瓷、胡椒、烟草等货品的街铺。人们买卖时,大额交易使用银两,小额交易使用铜钱。上述情景最有可能出现于何时
A.唐代 | B.宋代 |
C.元代 | D.明代 |
中俄《尼布楚条约》中说,“凡岭南一带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对条约中的“中国”,理解正确的是( )
①这里的中国指中原地区 ②清朝第一次使用了“中国”国号
③清政府对外不再使用“大清”的国号 ④表明清朝行使和维护的是中国的主权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历史上创造了许多处理民族关系的成功经验。下列史实中,发生在清朝的是( )
A.与吐蕃和亲、设置羁縻府州 |
B.设置典客主管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 |
C.设立宣政院管辖西藏及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
D.册封哲布尊丹巴、章嘉管理蒙古地区喇嘛教务 |
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
A.皇权渐趋衰弱 | B.君主集权加强 |
C.内阁取代六部 | D.首辅权力失控 |
海洋自古以来就成为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路径,大国崛起无一不是建立在对海洋的控制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中期以后,海上丝绸之路日益繁忙。宋代积贫积弱,无法经营陆上丝绸之路,“南渡以后,国土日蹙,一切依办海舶”。据统计,当时一艘海船可载货六七十万斤,相当于2 000头骆驼的运输量。
材料二 近代以来,海洋成为财富的象征,争夺海上霸权的斗争愈演愈烈。有人认为:地中海时代随着美洲的发现而结束了,随之而来的是近400多年的大西洋时代。
材料三 有学者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西洋时代结束了,太平洋时代已经到来。
——何芳川《太平洋时代和中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指出唐宋时期中国对外贸易路线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西方经济发展角度,分析大西洋时代主导近400多年的原因。
(3)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中外史实,从经济的角度列举“太平洋时代”已经到来的具体表现。
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
《唐会要》卷八六记载“诸州县之所,不得置市”。但王建《汴路即事》中云“天涯同比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对上述材料分析最准确的是( )
A.唐朝的坊市制度已经被打破 | B.坊市制度不能满足交换的需要 |
C.草市已经广泛分布于乡村地带 | D.江南地区草市发展较快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