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讲述某处商帮商人情感世界的黄梅戏电影有下面一段歌词:“我是一只雁,南来北往任遨游;我是一朵云,飞来飞去遍九州……浪迹商海暂分手,我心永远系徽州系徽州!”如果让你给这部电影选个名字,那么下列最恰当的应是哪个
A.《晋商情缘》 | B.《浙商情缘》 | C.《徽商情缘》 | D.《苏商情缘》 |
明清两朝在西南地区实施“改土归流”政策
A.规定按田亩多少纳税,允许人口流动 |
B.在当地推广土司制度 |
C.康熙时为平息“三藩之乱”而加以大规模推行 |
D.由中央政府任命行政官员实施直接统治 |
夜市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繁华,以下反映唐后期夜市生活的是
A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B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C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D密雪分天路,群才坐粉廊
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 )
A.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 B.设立军机处处理政务 |
C.设三司总管国家财政 | D.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 |
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17年9月14—21日八天内,皇帝平均每天要处理411件政事。为减轻负担,明太祖( )
A.废除丞相 | B.设置内阁 | C.设殿阁大学士 | D.实行八股取士 |
明太祖没置殿阁大学士,作为其侍从顾问;康熙帝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任职。从中可以看出( )
A.明清饱学之士享有政治特权 | B.明太祖和康熙帝处于危机境地 |
C.明清皇帝推行重视文人的政策 | D.二者都是强化专制皇权的产物 |
如果参观故宫你会看到右图的建筑,那么下列有关右图的表述正面的是( )
A.国家统一的需要 | B.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
C.权力相互制约的需要 | D.政令统一的需要 |
作为农耕文明政权与文化集结地和辐射中心的都城,承载着深邃的历史底蕴,而从西汉、唐和北宋都城的城市布局上可以看出,城市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这突出反映了
A.工商皆本的主流思想 | B.学术文化的活跃 |
C.农业和手工业的发达 | D.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
下图是发现于高昌古城(位于今新疆吐鲁番地区)的一幅珍贵壁画"圣枝图"。有人认为:"这幅壁画是公元5世纪左右景教(基督教)传入高昌的历史见证。"观察此画,回答问题:
(1)请你从壁画中找出支持这种观点的证据。
(2)这种观点有哪些史实依据?
(3)如果要进一步证实这一观点,你该怎么做?
明朝冯梦龙在《三言两拍》里有很多关于社会现象的描写,其中有这么一段话:杨八志(陕西商人)与李氏商议道:“我年近三旬,读书不就,家事日渐消乏。祖上原在闽、广为商,我欲凑些资本,买办货物,往漳州商贩,图几分利息,以为赡家之资,不知娘子意下如何?”该材料反映了( )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 B.八股取士扼杀人才 | C.重农抑商的社会风气 | D.长途贩运发展 |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备受史学家的关注,主要是因为它反映了( )
A.当时绘画题材广泛 | B.当时风俗画流行的特征 |
C.当时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 D.北宋东京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 |
法国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在《新史学》中称:"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而且还是经济史、人口史、技术史和习俗史;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东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
材料二: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戈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
--(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
材料三:金阊(今苏州城西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
--(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
材料四: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 --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卷十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瓦子"又名"瓦肆",它指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
(3)材料二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导致哪一剧种的形成?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
(4)在新史学理念的影响下,商人、戏曲及民间生活进入史学家的视野,这表明史学研究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