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福州的绸丝、漳州的纱绢、漳泉的糖等“无日不走分水岭及蒲城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但“闽不畜蚕,不植木棉,布帛皆自吴越至”。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
A.手工业技术发展相对均衡 |
B.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 |
C.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 |
D.区域间贩运贸易发展迅速 |
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
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
②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
④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明初发行纸币后,政府下令禁止白银甚至铜钱的流通,但纸币发行后贬值严重。永乐后,民间流通货币兼有宝钞、白银和稻谷布帛,朝廷屡禁不止。至成化年间,白银大量流入我国,民间契约文书中已主要用银。至英宗颁布白银货币新法后,白银逐渐成为法定货币。对此,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
A.贵重金属的短缺导致宝钞贬值 |
B.白银大量流入推动白银货币化 |
C.白银货币化是民间推动的结果 |
D.货币改革推动白银成法定货币 |
《资治通鉴》记载:西汉初期,匈奴“往往入盗于汉边,不可胜数;然尚贪乐关市(边境贸易),嗜汉财务,汉亦关市不绝,以中其意”。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战争阻断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交流 |
B.匈奴接受了汉族先进的生产方式 |
C.经济交流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
D.汉朝和匈奴之间以和平交往为主 |
唐代曾有“钱荒”现象即铜钱欠缺,导致民间在进行商业交易时没有铜币可以使用。历史学家分析说成因之一是人们将铜币熔化成铜金属。对此,较为恰当的理解是
A.纸钞已取代铜币成为民间通行货币,故人们将铜币熔铸成其它器物以牟利 |
B.飞钱已取代铜币成为民间通行货币,故人们将铜币熔铸成其它器物以牟利 |
C.因出现铜币面额低于金属价值现象,故人民将铜币熔铸成其它器物以牟利 |
D.“钱荒”原因不可能是人们将铜币熔铸成其它器物,是部分史学家误信史料 |
两广总督李侍尧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的奏折中说:“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统计所买丝货,一岁之中,价值七八十万两(白银),或百余万两。……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载运回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广州是当时官方指定的对外贸易港口
②丝绸是中国的一种主要的出口货物
③区域闻长途贩运贸易非常兴盛
④外商贸易瓦解了中国朝贡贸易体系
A.①②③ | B.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明人宋应星说:“(缙绅)稍有羡金,必牢藏,为终身与子孙之计。其在今日有钱闲著者,惟恐子息不生,耽耽访问故宦之家,子孙产存而金尽者,与行商坐贾有能而可信者,终朝俵放,以冀子钱”。从中可以看出( )
A.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 B.缙绅借款无资格限制 |
C.通货膨胀使货币贬值 | D.商业资本渐趋于活跃 |
明朝湖州市某农户家庭一年的经营状况如下表:
经营项目 |
数量 |
产量 |
收入(白银) |
稻 |
30亩 |
90石 |
90两 |
桑 |
10亩 |
养蚕600个(卖出250个,织绢120匹) |
125两 |
家禽 |
58头 |
(略) |
55两 |
从材料中最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这是典型的小农经济 B.政府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C.商品经济比较发达 D.湖州地区丝织业较发达
古代米商做生意时,除了要将斗装满外,还要再多舀上一些,让斗里的米冒着尖儿,这被称为“无尖不成商”。后来慢慢变成了“无奸不成商”。该现象突出反映了
A.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
B.重农抑商政策提出,商人地位相对低下 |
C.经世致用思想形成,商业理念以钱至上 |
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生产关系技高一筹 |
下列的著作的先后顺序是( )
①《梦梁录》 ②《武经总要》 ③《日知录》 ④《考工记》 ⑤《说文解字》
A.④⑤②①③ | B.④①⑤②③ | C.⑤①②④③ | D.⑤④①②③ |
某学生根据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单位:万贯),结合所学知识作出了下列四项分析,你认为合理的是
年代 |
农业税 |
非农业税 |
997年 |
2 408.1 |
1 567.7 |
1021年 |
2 641.2 |
3 874.0 |
1077年 |
2 021.3 |
5 117.2 |
A.北宋政府推行“重商轻农”政策
B.农业税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负担的减轻
C.赋税的不断增加使得北宋政府长期保持财政充裕
D.非农业税的激增既是抑商政策松动的体现,也反映了工商业的发展
利玛窦是意大利的耶稣会传教士、学者。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居住。以下场景最有可能发生的是
A.他在市场购买珐琅彩瓷器时使用交子 |
B.他喜欢阅读曹雪芹的《红楼梦》 |
C.他去农田参观时对筒车赞叹不已 |
D.他发现中国商人出海要有海外渡航证明书 |
下表历史分析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的是( )
|
材料 |
结论 |
A |
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王建(唐) |
唐朝江边码头有草市 |
B |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 |
“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冲击 |
C |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新建速度和规模超过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 |
推动了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
D |
遵义会议上,中共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党内的组织、路线问题,实现了从依赖共产国际到独立自主地处理党内问题的转变 |
标志着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 |
随着商业的发展,唐朝在货币金融方面有重要的进步,主要表现在( )
A.出现了股份公司和证券交易 |
B.出现柜坊和飞钱 |
C.政府设置机构管理货币存放和借贷 |
D.邸店成为我国最早的金融机构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