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朝军机处,不正确的表述是()
A.军机处工作效率高 |
B.军机大臣由皇帝的亲信、重臣组成 |
C.军机处是位于六部之上的中央最高行政决策机构 |
D.军机处能接触军国机要 |
某大学历史系教授在招考研究生的试卷中,有这样一道试题:谈谈你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的理解。某考生的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是()
A.丞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 |
B.丞相制度必然导致社会的动乱 |
C.使军政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 |
D.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
王昶《军机处题名记》云:“本朝谕旨诰命,……惟军机处恭拟上谕为至要。上谕亦有二:……明发,交内阁,以次交于部、科;寄信,密封交兵部,用马递。其内外臣工所奏事,经军机大臣定议取旨、密封递送亦如之。……内阁、翰林院撰拟有弗当,又下军机处审定。”材料说明军机处()
A.成为内阁的协理机构 |
B.掌握军政要务决策权 |
C.提高了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
D.与其他中枢机构分权制衡 |
明朝《大浩》中规定:凡官吏违旨扰民,或相互勾结,陷害良民者,民众可“连名赴京状奏”,甚至可将害民官吏“绑缚赴京”。各地官府对于因之赴京状告者不得阻拦,否则官吏将受“族诛”。此规定的直接作用是()
A.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 B.完善官员监察体系 |
C.预防地方割据出现 | D.利于规范官员行为 |
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军机处()
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 | B.专理刑狱,职能单一 |
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 | D.参与政务,秉旨办事 |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是
A.秦朝御史大夫 | B.汉朝丞相 |
C.唐朝六部尚书 | D.明朝内阁大学士 |
清代科考规定,在殿试答卷时,文内遇有“皇帝”等字,须直接换一行顶格书写。这在本质上反映出( )
A.八股之风愈演愈盛 | B.君主专制影响深刻 |
C.科考规范愈加严格 | D.君主名号不再避讳 |
在清宫廷剧《步步惊心》中,女主人公若曦从现代穿越到了清朝的雍正年间,她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
A.皇帝与宰相共商国是 | B.行省官员向皇帝述职 |
C.军机大臣跪见皇上 | D.地方大员密折奏事 |
某地边疆危机,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待兵部尽速调兵迎敌,另一方面责成户部尽速调度粮草,备部队急用。幕僚根据皇帝之意,写成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至兵部、户部等单执行。这位皇帝有可能是( )
A.秦始皇 | B.唐玄宗 |
C.宋太祖 | D.明太祖 |
选官是政治活动中重要的一环。下列对古代中国官员选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汉武帝选拔身份低微的士人组成外朝以牵制内朝 |
B.九品中正制是世官制的一种,强化了中央的权力 |
C.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政治公平性加强 |
D.明朝内阁是中央级行政机构,但始终无法定地位 |
以下关于明朝内阁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明太祖时期殿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决策
②内阁制度正式确立于明成祖时期
③内阁是专制皇权强化的产物
④内阁起到了制约皇权的作用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封建社会的历代王朝都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下列属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
①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②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③元朝推行行省制度 ④明朝废除宰相制度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③ | D.①②③ |
提高皇帝身边近臣的权力来削减原来国家机关的实权是中国古代统治者强化君主专制的一种方式。以下机构的设置能体现这种方式的是()
A.枢密院、中书省、军机处 | B.中书门下、枢密院、内阁 |
C.中朝、内阁、军机处 | D.中朝、三司、尚书省 |
《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新的权力机构的出现 | B.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
C.清代丞相权力过大 | D.六部分掌行政权力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