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
高中历史

吕思勉指出:“汉代注释与阐述儒家经典的经学作为一门正统学问,成为知识分子关注的焦点。如郑玄遍注群经,号称最博学的人。而其经说,支离破碎,于理决不可通,以及自相矛盾之处,都不知凡己。此等风气既盛,治经者遂变为无脑筋之徒,虽有耳目之思,都用诸琐屑无关大体之处。”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儒学脱离社会现实 B.儒家正统思想逐渐走向僵化
C.儒家教化逐渐普及 D.儒学成为功名利禄的敲门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这一主张表明董仲舒的治国理念是(   )

A.竭力救济贫困以安抚广大民众
B.人君为政应“法天”行“德治”
C.主张建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政治
D.兴办太学通过教育培养出贤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董仲舒是汉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冯天谕等著《中华文化史》)这一观点:

A.肯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B.肯定董仲舒的“独尊儒术”主张
C.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
D.否定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今窃以为其当与不当,可内反于心而定也。尧谓舜曰:‘天之历数在尔躬。’言察身以知天也。……天子者,则天之子也,以身度天。”对此话理解正确的是(  )

A.是一种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B.意为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C.意为对君主的权力形成制约
D.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最早“使儒家的伦常政治纲领有了一个系统论的宇宙图式作为基石……完成了自《吕氏春秋·十二纪》起始的,以儒为主,融合各家以建构体系的时代要求”的思想家是(  )

A.荀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做“大一统”。
材料二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请回答:
(1)扼要指出材料一、二的核心思想。
(2)从时代背景方面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观点差异的原因。
(3)试从客观作用方面简要评析上述材料中的思想观点。
(4)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历经2000多年,虽多次经受冲击,但仍流传至今。根据你所学知识,试分析其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来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曹魏被定为“土德”,通过“禅让”代魏的西晋应为

A.金德 B.木德 C.水德 D.火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汉武帝时期,某人父亲与他人斗殴,其子帮忙用木棍去打他人,不料却误伤其父。按照当时法律,殴伤父亲是应处枭首的死罪。廷尉张汤请教董仲舒应如何处理。董仲舒认为:父子是最亲近的,听说父亲与人斗殴,儿子自然紧张,要拿木棍去救护父亲,至于误中父亲并非本意,应该无罪释放。该段材料反映了西汉

A.已经废除了严刑峻法
B.儒家伦理思想影响到法律
C.开始推行判例审判制
D.废除了原始社会同态复仇原则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后世皇帝的下列行为不属于这一理论应用的是

A.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
B.确立“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C.把自然灾害与天意相结合
D.“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君王自命‘天子’,龙种高贵,君王驾崩,君统不辍,由其嫡长子自然承袭,如是者不绝。父家长在家庭内是一把手,君王是国家的一把手,是全国子民的严父,且各级地方政权的首脑 亦被视为百姓的‘父母官’。”这段材料所表达的主旨是(     )

A.君权神授,皇位世袭 B.君父同伦,家国同构
C.强干弱枝,中央集权 D.男尊女卑,君父一体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

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 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
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 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不属于西汉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的是(   )

A.“德体天地者称皇帝,天佑而子之号称天子”
B.“王正则元气和顺,风雨时,景星见,黄龙下”
C.“人之寿命化天之四时,人之喜怒哀乐之答春夏秋冬之类也”
D.“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易·贲卦·彖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尚书·周书·泰誓上》:“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方物之灵。”《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上述材料共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   )

A.人文精神 B.天人感应
C.民本思想 D.唯物主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A.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B.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潘天寿谈艺录》在谈到中国写意画的创作时提到:“无”实际上是“有”之根本。画“要耐人寻味,就要虚多。虚多者,即告诉人的少,藏起来的多,故人所思的就多。”下列著作中蕴含上述思想的是

A.《论语》 B.《道德经》
C.《春秋繁露》 D.《四书章句集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