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A.荀子、董仲舒 | B.荀子、孟子 |
C.商鞅、孟子 | D.韩非子、董仲舒 |
太学是中国古代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汉代太学的积极作用主要有
①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②有利于改变大官僚和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
③有利于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 ④有利于民间形成积极向学的风气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对这一思想准确的理解是 ( )
A.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 |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
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人俗 | D.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对中国古代儒学发展演变表述不准确的是
A.孔子创立以“仁”为核心的儒学 |
B.荀子提出“君舟民水”观点 |
C.董仲舒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神化皇权 |
D.顾炎武发展儒学义利观,提倡经世致用 |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汉代从昭宣以下的历任宰相,几乎全是读书人……完全是因其是一读书知识分子而获入仕途。”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①官僚政治体系的确立 ②考试为主的选官制度实行
③儒学地位的明显提高 ④文官做相便于限制其权力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的解释正确的是
A.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
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
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
D.三种主张都反映了转型时期社会的剧变 |
董仲舒认为:“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这一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A “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B “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君权神授”
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败之道,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谶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这表明董仲舒
A.宣扬“一统”学说 |
B.继承了荀子的“天行有常”思想 |
C.要求君主施行仁政 |
D.认为君主的地位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
董仲舒应对汉武帝“举贤良对策”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引自《汉书·董仲舒传》),董的对策
A.指出了汉武帝弱点 | B.违背了汉武帝初衷 |
C.触犯了汉武帝忌讳 | D.迎合了汉武帝意愿 |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潜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警告乏;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上述材料反映了董仲舒的
A.罢黜百家的思想 | B.天人感应的思想 | C.君权神授的思想 | D.独尊儒术的思想 |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
A.封建政治开始与儒学密切结合 | B.从思想上巩固了西汉王朝的统一 |
C.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各方面 | D.促进了民族思想的自由发展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