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宋代理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实质是吸收佛、道思想形成的新儒学 |
B.南宋时期的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
C.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 |
D.动摇厂封建等级秩序的理论基础 |
魏晋南北朝时期至唐代,佛教盛行所造成的后果有
①麻痹了人民,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社会矛盾的激化②佛教建筑——石窟艺术得到发展③统治者促使佛教思想取代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④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财富
A.①②③④ | B.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儒学为中国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新儒学”、“儒学复兴”、“孔子学院”等现代文化的出现,又反映了儒学的因时之变与应世之用。请简述先秦、西汉、南宋儒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并说明中国古代史上儒学地位的变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严重动摇。直接原因是
A.儒学已经不再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 |
B.佛教和道教迅速传播 |
C.儒学放弃了自己“仁”“礼”等基本主张 |
D.魏晋南北朝的统治者都是佛教信徒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仲舒复对日:“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南宋)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材料三: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明)李贽《藏书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二、三,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2)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下列关于宋明理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宋明理学继承了孔孟的正宗思想 |
B.朱熹、陆九渊、王守仁都认为天理就存在于自己心中 |
C.宋明理学压抑了人们的自然欲求 |
D.宋明理学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过积极作用 |
清代学者戴震曾猛烈抨击理学:“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按照他的逻辑,王守仁“杀人”的手段应是
A.“存天理,灭人欲” | B.“格物致知” |
C.“发明本心” | D.“致良知” |
《古今图书集成》统计的烈女节妇人数如下:唐代为51人,宋代为267人,明代为36000人。其人数不断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妇女在经济上日益依附于男子 | B.古代人口的不断增长造成的 |
C.三纲五常的封建礼教日益强化 | D.儒家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
北宋“二程”认为:“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已何与焉?”“天下物皆可以理照(照即洞明),有物必有则,一物需有一理”。这两句话的含义有( )
①天地之间有理有气 ②理是宇宙终极本原和主宰世界的唯一存在
③天下万物都可以用理来解释 ④气必须依傍理而运行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宋大学问家、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材料二 南宋朱熹是继孔孟之后的儒学集大成者,曾言“万物皆有理”,“理便是仁义礼智”,是人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当人的私欲与准则发生冲突时,应“存天理,灭人欲”。
材料三 明末李贽对理学大加鞭挞,他讽刺理学家“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
儒雅,行若狗彘”;他认为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追求物欲享受乃是
“秉赋之自然”,每个人都可以顺其“自然之性”。
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古代文人怎样的人格追求?
(2)据材料二,指出理学成为科举考试重要内容的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李贽对理学批判的主要思想观点。
(4)综合上述内容,谈谈你对理学影响的认识。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