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在《亭林文集》卷四中提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里的“以明道”“以救世”表明他关注国计民生,由此形成了( )
A.君主立宪 | B.重农抑商 | C.自由贸易 | D.经世致用 |
王夫之认为,不能离人而别有天,不能离欲而别有理,“随处见人欲,即随处是天理”。这一主张( )
A.反对“理”是世界本原的思想主张 |
B.反对“格物致知”的求理方法 |
C.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教条 |
D.将满足“欲望”作为顺应“天理”的唯一途径 |
顾炎武文章“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他这里批评了做学问的一些弊端,那么他的主张是
A.独尊儒术 | B.经世致用 |
C.三纲五常 | D.存天理,去人欲 |
19世纪90年代末,某著述刊出后,在当时中国的思想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是被守旧顽固派攻击为“明似推崇孔教,实则自申其改制之义”的叛逆之作。该著述是( )
A.《海国图志》 | B.《孔子改制考》 |
C.《变法通议》 | D.《天演论》 |
李贽著有《焚书》、《藏书》等多种著作。《焚书》的起名是他认为将来这些著作定会遭到焚毁。《藏书》的命名则是由于他这部书“颠倒千万之是非”,见解“与世不相入”,只能“藏之后世”。李贽通过这些著作( )
A.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 | B.大力宣传民主思想 |
C.极力宣扬程朱理学观点 | D.对佛家学说提出质疑 |
李泽厚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指出:“正是宋明理学大兴之后,空谈性理轻视务实之风,不但弥漫士林,而且影响了整个政治。”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人积极倡导( )
A.批判君主专制 | B.经世致用 | C.工商皆本 | D.君臣平等 |
有人认为:明清之际中国在经济和政治方面出现的新思想是重要的,如果按照这种思路发展下去,则可以有助于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目标。下列思想与之对应的有
①“工商皆本” ②“心即理也”
③“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④“循天下之公”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关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继承和发展了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 | B.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
C.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 | D.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 |
侯外庐认为:“李贽以人的物质生活作为道德的基础,把传统的神秘的“道”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从而打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这主要是指李贽的什么思想
A.批判程朱理学 | B.“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
C.“万物皆生于两” | D.“存天理,灭人欲” |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宰相始也。原夫作君之意,所以治天下也。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是官者,分身之君也。”黄宗羲这一思想的主旨是( )
A.分散君权,实行众治 | B.君主让权,实行立宪 |
C.权力分立,明主制约 | D.恢复礼制,设立宰相 |
五四运动时期,进步的思想家把明清之际的某人当作反孔的先驱。冯元仲称赞他“手辟洪蒙破混茫,浪翻古今是非场。通身是胆通身识,死后名多道益彰”。以下观点哪一项最有可能是他的主张( )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B.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 |
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 D.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中国古代出现了众多的儒学大师。梁启超在评价一位儒学大师的著作时说,“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最深。”他评价的书应是( )
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
B.朱熹的《四书集注》 |
C.李贽的《焚书》《藏书》 |
D.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
与西方启蒙思想相比,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没有发展成为改造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从内容主张上,其不同于西方启蒙思想的( )
①设想未来社会 ②批判专制制度 ③宣扬民主法制 ④尊重科学知识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④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