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写到:“黄氏(黄宗羲)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尺度。”下列黄宗羲思想中属于“新见”的是( )
A.民本思想 | B.保留君主制 |
C.工商皆本 | D.君臣分治 |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B.民为邦本 |
C.天下为公 | D.民贵君轻 |
“夫人臣之侵其主也,如地形焉,即渐以往,使人主失端,东西易面而不自知。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这一记录最早可能出现在下列哪本书籍中( )
A.《韩非子》 | B.《诗经》 |
C.《东京梦华录》 | D.《明夷待访录》 |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宗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这段论述表明顾炎武
A.痛恨孔孟学说清谈误国 |
B.揭示了明朝灭亡的社会根源 |
C.宣扬复兴昔日老庄之学 |
D.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理学空谈 |
梁启超曾自述道:“梨洲有一部怪书,名曰《明夷待访录》……这部书是他的政治理想。从今日青年眼光看去,虽像平平无奇,但在三百年前——卢梭《民约论》出世钱数十年有这等议论,不能不算人类文化之一高贵产品。”《明夷待访录》和《民约论》有何相同之处( )
A.都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B.都主张实行法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
C.都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 |
D.都主张以民为本,实行君主立宪 |
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 )
A.由人治转向法治 |
B.深刻批判了封建制度 |
C.建立君主立宪制 |
D.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法制 |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在此,顾炎武强调( )
A.培养人才,经世致用 | B.弘扬道德,规范言行 |
C.富足百姓,移风易俗 | D.教化民众,静心明志 |
顾炎武治学,“凡文之不关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可见顾炎武主张读书
A.应专攻儒家经典 | B.不要学习六经以外的书籍 |
C.应旨在经世致用 | D.六经能解决一切现实问题 |
某校高二学生在编演“明清民主思想”的话剧时,为王夫之设计的台词应是( )
A.“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 |
B.“私欲之中,天理所寓” |
C.“君者,天下之大害者” |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孙中山抽印《明夷待访录》中的《原君》分发给同志,鼓励发动反对清王朝的民主革命,这是因为( )
A.李贽的作品强调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
B.王夫之唯物主义思想有利于反封建斗争 |
C.顾炎武的思想反映了工商资产阶级要求 |
D.黄宗羲的作品有反对专制暴君政治思想 |
关于明清之际中国古代思想界发展状况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进步思想占了主导地位 |
B.进步思想在同反动思想的斗争中占据了上风 |
C.宋明理学占据统治地位 |
D.进步思想极大地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变革 |
《明清民歌时调集》中,有一首冯梦龙收集的《黄山谜》说:“三皇是我兄,五帝是我弟。欲罢而不能,因非而得罪。”这说明当时出现了( )
A.挑战传统文化,甘当异端的行为 |
B.抨击封建伦理,追求民主的思想 |
C.不满封建秩序,要求革命的呼声 |
D.藐视圣祖权威,要求平等的意识 |
严复晚年说:“垂老亲见……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这表明严复
A.抛弃了进化论思想 |
B.认识到了西方文明的本质 |
C.欲从传统思想中寻找价值 |
D.思想逐渐趋于保守 |
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趋接近现实,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体现这一特征的思想是
A.重农抑商思想 | B.君主批判思想 |
C.自由平等思想 | D.经世致用思想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