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在此,顾炎武强调( )
A.培养人才,经世致用 | B.弘扬道德,规范言行 |
C.富足百姓,移风易俗 | D.教化民众,静心明志 |
阅读宋代至清代中国书院性质状况表:
上表呈现的变化不能说明( )
A.宋元时期民办书院占主导地位 |
B.明清时期官办书院占主导地位 |
C.国家越来越重视官办书院 |
D.国家逐渐放宽民间办学的限制 |
明代德清禅师曰:“为学有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此三者,经世、出世之学备矣,缺一则偏,缺二则隘,三者无一而称人者,则肖之而已。” 德清禅师主张( )
A.做学问要阅读经典名著 | B.读书要全面,不可偏废 |
C.做学问先要学会做人 | D.要懂得做人的道理 |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
孔孟。……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宗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这段论述表明顾炎武( )
A.痛恨孔孟学说清谈误国 |
B.正确指出了明朝灭亡的根源 |
C.认为佛学不能经世致用 |
D.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理学空谈 |
《焚书•答耿中丞》说:“夫天性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故为‘愿学孔子’之说者,乃孟子自所以止于孟子,仆方痛撼其夫,而公谓我愿之欤?”李贽此话的含义主要是( )
A.批判摧残人性的孔子思想 |
B.肯定人皆有独立思考权利 |
C.揭露道学家们的虚假面目 |
D.主张亲身实践并学以致用 |
明清时期著名的唯物论思想家是( )
A.李贽 | B.黄宗羲 | C.顾炎武 | D.王夫之 |
某中学高中历史选修班学生在课余探讨“明末清初之际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民之本’观点的根本原因”时,众说纷纭。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黄宗羲总结实践经验的结果 |
B.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结果 |
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社会思想上的反映 |
D.统治者重视工商业的反映 |
明清之际有学者提出:“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以下属于他的主张的是:( )
A.反对以孔子是非为标准 |
B.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
C.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D.物质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 |
王夫之说:“盖西夷之可取者,唯远近测法一术,其他则皆剽袭中国之余绪,而无通理之可守也。”这个观点( )
A.与后世的“中体西用”理论一致 |
B.对西洋学术的价值认识不足 |
C.成为中国近代反专制的思想武器 |
D.为当时的反侵略斗争提供参考 |
中国古代刑罚中以肉刑最为残忍。至20世纪初清政府宣布废除肉刑。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工业化进程的推动 |
B.封建愚昧思想的革除 |
C.西方人文精神的影响 |
D.社会治安的好转 |
(原创)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从历史的分析中,黄宗羲揭示出传统政治
A.走向成熟的轨迹 | B.集权体制的根源 |
C.因循反复的特点 | D.天下私有的本质 |
李贽在《焚书》一书中说:“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李贽的这一思想( )
A.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体系 |
B.从根本上否定了陈腐的伦理纲常 |
C.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
D.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伦理观念和要求 |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止勿贵,而积粟者闭籴,而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止勿贱,而怀金者不售,则愈益贱。”材料表明王夫之
A.反对政府对粮价的干预 |
B.主张加强政府调控以平抑粮食价格 |
C.主张工商皆本 |
D.征收工商税以减轻农民负担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