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古代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
高中历史

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但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的实质是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加强 B.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C.丞相权力的不断分散 D.中央对于地方政府的控制日益严密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2011届学业水平调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夏商周的重要政治制度不包括

A.世袭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2011届学业水平调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我国先进的技术成就和在天文、数学、化学、医学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向东传播到朝鲜和日本,向南传播到印度;通过丝绸之路,向西传播到波斯、阿拉伯,并且扩展到欧洲,历史上称其为“东学西渐”。后来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开始出现“西学东渐”,鸦片战争后,这种现象更为明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的相同点。
(2)比较“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的不同点。
(3)通过上述比较,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来源:高考全真模拟试卷(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说最突出的共同点是

A.提出社会变革的主张 B.反对掠夺战争
C.主张实行“法治” D.主张放宽刑罚、减轻赋税
来源:高考全真模拟试卷(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春秋时期,鲁国的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了儒家思想。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  )
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的需要在不断丰富和完善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③宗教思想始终没有得到广泛传播 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来源:高考全真模拟试卷(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选自《旧唐书》)该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矛盾 D.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来源:高考全真模拟试卷(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备受关注的安徽六安西汉诸侯王墓的墓主被确定为西汉六安国第一代“六安王”刘庆。根据文献记载,六安在西汉时为六安国封地,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封胶东康王少子庆为六安王(共王),历五代,王莽时绝。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分封制是我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B.西汉初年,为了巩固统治,曾先后分封了大批刘姓诸侯王
C.分封制是西汉初主要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到汉武帝时仍在延续
D.“六安王”刘庆应该没有军政大权,只衣食租税
来源:高考全真模拟试卷(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列两幅图片,完成问题:
    
图1 唐朝长安城            图2 日本平城京
(1)据图1画面所示,指出唐朝长安城市建设的突出特点。并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唐朝长安城商业繁荣的原因。
(2)从图2画面所示可以看出,日本平城京与唐朝长安城在建筑上有很多相似之处。试简要说明出现这一相似现象的原因。
(3)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再举三例史实说明唐朝文化对当时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产生的重要影响。

来源:高考全真模拟试卷(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初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对军权、行政权、财权和司法权都实行了集中。下列对其有关叙述有误的是

A.设立枢密院,直接统领和调遣军队
B.把宰相权力一分为三,分别由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掌握
C.地方各州设立知州和通判,互相牵制
D.地方司法人员由中央派文官担任,死刑须报请中央复审核准
来源:高考全真模拟试卷(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隋唐时期,为了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实行了三省六部制。这一制度的实行是直接针对

A.地方割据的严重性 B.阶级矛盾的尖锐化
C.相权的膨胀 D.边疆地区的危机
来源:高考全真模拟试卷(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朝时,浙江的棉纺织业出现“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肆吾土,小民以纺织所成,或纱或布,侵晨入市,易棉花而归,明旦复持以易。”这段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当地出现资本主义关系的萌芽 B.大量棉纺织品投入市场
C.有些城市发展为棉纺织业中心 D.商品经济渗入到浙江农村
来源:高考全真模拟试卷(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朝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写到:“盖(孝文)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此话属于对孝文帝改革的:

A.客观表述 B.客观记载 C.客观评论 D.主观评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奠定了西方所有自由的意识, 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现实基础。” 这句评价适合用于:

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希腊城邦 D.罗马帝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思想文化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的反映,又影响这一个时代政治、经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是一个生气勃勃、富有创造性的时代;在这一时代里,人们写下伟大的文学、哲学和社会理论著作,这也是中国古代文明形成的时代。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说“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黄宗羲也说:要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以约束帝王的“人治”。
——整理自《维基百科》材料三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
一一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四 革命导师……并不认为自己提出的理论是已经完成了的绝对真理或“顶峰”,可以不受实践检验;并不认为他们做出的结论不管实际情况如何都不能改变;更不要说那些根据个别情况做出的个别论断。……他们从不容许别人把他们的言论当作“圣经”来崇拜。
——摘自1978年5月11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问题:
(1)材料一中所说的这一“时代”的文化现象是什么?概括这一时代最突出的历史特
征。
(2)材料二中顾炎武、黄宗羲的观点有何共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思想观点形成的原因。
(3)材料三中陈独秀的思想主张的源头是什么?在当时陈独秀倡导这一运动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是什么?
(4)材料四中“根据个别情况做出的个别论断”特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哪些实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书记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A.收藏玉玺,天子喜好 B.以玉制玺,天子专有
C.皇位世袭,君投神授 D.天子至尊,皇权至上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古代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