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 )
A.垄断贸易的要求 | B.商品输出的要求 |
C.瓜分殖民地的要求 | D.资本输出的要求 |
“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爆发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这场运动的民族感情之所以如此强烈的深层次原因是 ( )
A.学生和知识分子接受了新文化运动的洗礼 |
B.广大人民群众的直接参与和推动 |
C.巴黎和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 |
D.十月革命对民族解放运动的鼓舞 |
20世纪初期,中国某政府在建立时曾把下列歌词作为国歌广泛传播:“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这个政府“揖美追欧”的表现有 ( )
①实行三权分立 ②实行责任内阁制
③实行“耕者有其田” ④鼓励发展工商业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假若除安拉外天地闻还另有主宰,那么天地早已毁灭……除我之外不再有主宰,因此你们应该对我崇奉致礼。” 一一《古兰经·先知们》
材料反映的是伊斯兰教哪一大信仰?
A.信安拉 | B.信天使 | C.信经典 | D.信先知 |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回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达成协议时说:“对于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运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这段话主要说明 ( )
A.中国处理国际关系坚持不妥协立场 | B.综合国力越强,在国际关系中主动权越大 |
C.英国的世界霸权地位开始丧失 | D.中国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地位和威望 |
“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可也。”
——蒋介石密电张学良
“沈阳日军行动”是指
A.九·一八事变 | B.五·一五事变 | C.二·二六事变 | D.七·七事变 |
“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一一列宁
以下符合上述理论的措施有 ( )
A.实行余粮收集制 | B.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
C.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 | D.允许私人创办和租赁工厂 |
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化的起点,它从一个处于亚洲文明边缘的小国,实现了“脱亚入欧”的历史转折。这里的“脱亚入欧”是指 ( )
A.从亚洲边缘小国跻身于世界强国 | B.从东方国家演变为西方国家 |
C.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 D.从亚洲脱离并加入欧洲同盟 |
下面是1872年~1894年、1895年~1913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统计资料
年代 |
商 办 |
外国人办 |
||||
设厂数 |
资本(千元) |
资本所占比重 |
设厂数 |
资本(千元) |
资本所占比重 |
|
第一时期1872一1894 |
53 |
4687 |
9.6% |
103 |
28000 |
57.3% |
第二时期1895~1913 |
463 |
90810 |
41% |
136 |
103153 |
46% |
以下不能从表格中得出的结论是 ( )
A.商办企业规模小、资金少 | B.商办企业发展迅速 |
C.民族工业在外资压迫下纷纷破产 | D.外资工厂资本雄厚 |
北宋王安石变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 )
A.加强北宋的军事力量 | B.解决北宋中央政府的财政困难 |
C.铲除地方割据的基础 | D.打击官僚地主和抑制土地兼并 |
下图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最能反映两者本质区别的是 ( )
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 | B.唐代以分权得以集权 |
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 | D.太尉与御史大夫权力下放 |
他坚持直笔记事,甚至敢于批评汉武帝“穷兵黩武,迷信神仙”,因此,他写的史书历
来被视为“信史”。他是 ( )
A.司马迁 | B.班固 | C.刘知己 | D.司马光 |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史。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加,与之相关的社会环境问题也逐渐产生了,从而开始了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的发展进程。
材料: 早在殷商之时,中国就有了禁止在街道上倾倒垃圾的规定,并视其为犯罪;管仲则明确提出以法律手段保护生物资源,设置相应官吏;秦墓出土的《田律》是世界上最早的环境立法之一;北宋甚至以皇帝下诏的方式重申环境保护禁令,命令基层官吏捕拿违反禁令的人。
西汉桑弘羊主持的盐铁官营,在各郡设盐铁官署,严禁私人生产“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北宋对矿课控制较松,但仍禁止民间私自交易。这种做法,不仅保证了国家收入,也抑制了私人盲目开采。
中国在史前,已设立治水官吏——司空;秦国李冰修建的都江堰,成为“天府”的富庶源泉;汉以来,“朔方、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灌田”。
(1) 阅读材料,概括中国古代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7分)
(2)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古代环境的不利因素。(5分)
阅渎以下材料:
材料一 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
材料二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一一《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一一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然一一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材料四 若元(元朝),则起逆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盖汉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一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唐东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一一《元史•地理志》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西周实行分封制度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制度在当时的主要作用。
(3)根据材料三指出汉初又分封王侯的原因及影响,并就此作简要评价。
(4)根据材料四概括元朝疆域状况的特点。为此,统治者实行了怎样的地方管理制度?有什么意义?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特征。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