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二年,明王朝颁布了《大明律》,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列罪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这些规定
A.表明皇权专制的继续强化 | B.规范内阁机构的运作程序 |
C.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 D.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
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文化体制与思想局面的转变里,我们能够看到
①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②古代学术思想自由发展的终结
③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确立 ④中央集权的加强和自然经济的鼎盛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开始,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由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
B.皇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 |
C.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
D.丞相权力日益被分割 |
水利工具是农业进步的基础,与图1相比,图2工具的进步之处在于
A.促进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 B.既能灌溉又能排涝 |
C.灌溉时节省了人力 | D.能够利用鼓风冶铁 |
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宣扬“天人感应”学说 | B.要求君主遵循天道,施行仁政 |
C.反映了董仲舒对儒学的新发展 | D.君主的地位不是不可动摇的 |
在考古中,发现了一批甲骨文之前的刻符或早期文字,如舞阳刻符、半坡陶文、大汶口文字等。对它们正确的表述是
A.是国家形成的首要标志 |
B.与后来的成熟文字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
C.已经全部得到识读 |
D.具有相通性,起到加强各地区联系的作用 |
“元有天下,其疆域之袤,海漕之富,兵力、物力之雄廓,过于汉唐。”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元代“海漕之富”的是
A.汪大渊随商船出海旅行 | B.置中书省统辖全国政务 |
C.马可·波罗赞大都繁华 | D.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
使人们意识到“人类也是生态平衡的一部分”,从而掀起现代环保运动的是哪部作品
A.《寂静的春天》 | B.《日瓦戈医生》 | C.《百年孤独》 | D.《恶心》 |
西洋“自鸣之钟,照远之镜,举重之器,不鼓之乐”传入中国,士人赞叹“精工绝伦,我中土之技巧不如也”。这种情况最早当出现在:
A.汉通丝绸之路之后 | B.唐朝设市舶司之后 |
C.马可波罗来华之后 | D.明末西学东渐之后 |
20世纪初,中国有学者指出“现实有时是残酷的:人们在做出那样大的奋斗和牺牲以后,换得的竟不是当初所期待的。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沉重的失望代替了原先的希望”。下列不属于“沉重失望”的是 ( )
A.军阀混战日盛一日 | B.尊孔读经成为潮流 |
C.君主专制愈演愈烈 | D.政党政治沦为工具 |
历史学家陈寅恪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史实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完善科举程序 ②创立行省制度 ③强化文人政治 ④世俗文学兴起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一般认为史学研究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下列表格属于史学研究的
A.问题形成 | B.史料收集 | C.史料整理 | D.历史解释 |
刘邦即位之初曾下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其夫人吕后当政时强调:“市井之子孙不得为官仕吏”。这说明西汉初年实行的是
A.休养生息政策 | B.限制商人的政策 |
C.禁止经商的 | D.反腐倡廉的政策 |
“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一副中国近代比较典型的双关语对联,对于“朱子高于孔子”隐含意思的最佳解释是
A.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 | B.朱熹对于儒家学说贡献大于孔子 |
C.朱熹的心学理论比孔子的学说高明 | D.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儒家学说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