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指出:“我们所说的‘工业文明’正处于合成一个能够容纳世界整体的共同文明的过程之中。所有文明已经、正在或将要受到它的冲击。然而,即使假定世界上所有文明或早或晚终将采纳相同的技术……我们在长时期内仍然将面对事实上非常不同的各种文明。”罗代尔强调的是
A.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不断相互吸收、融合 |
B.工业文明正在以其独特优势席卷世界 |
C.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仍保留其原有特征 |
D.文明在走向统一的过程中呈多元状态 |
17世纪前,欧洲主流观念极力在中国与欧洲间寻找相似性:18世纪时开始建立起“中国是欧洲的对立面”的认识,这个观念一直统率着欧洲人的中国观;一战后,有个别学者提出“东方文明对于建设一个共同的世界文明的必要性甚至是主导性”的观点。由此可见
A.中西文明在碰接中逐渐融合 | B.欧洲对华评价从主观到客观 |
C.欧洲对华认知停留在启蒙时期 | D.欧洲对华评价取决于其现实需求 |
阅读下列材料:
1870年以后,“新帝国主义”使地球的很大一部分成为欧洲少数强国的附属物。殖民地可以作为数量日渐增多的制成品的市场;从获取殖民地的不断增长的欲望中,可以看出新帝国主义与工业革命之间的密切联系……按照历史的观点,新帝国主义无疑将被看做是世界的一大进步,正如工业革命是欧洲人的一大进步一样……当欧洲的资本和技术与不发达地区的原料和劳动力相结合,首次导致一个完整的世界经济时,世界生产率无法估量地提高了。
——《世界通史》
请回答下列问题:
评析材料中有关“新帝国主义”的观点。(要求:围绕着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 确,史论结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 间 |
事 件 |
1500年 |
葡萄牙宣布巴西为殖民地;达芬奇开始创作《蒙娜丽莎》 |
1501~1504年 |
哥伦布第四次远航发现中美州 |
1510年 |
葡萄牙占领印度西海岸重镇果阿,次年占领马来半岛重镇马六甲 |
1513~1514年 |
拉斐尔创作大型油画《西斯廷圣母》 |
1517年 |
马丁·路德张贴《九十五条论纲》 |
1519~1522年 |
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
1524年 |
西班牙殖民者科尔特斯征服墨西哥 |
1536年 |
加尔文出版《基督教原理》 |
1561年 |
英国开创了历史上的“三角贸易” |
1564年 |
米开朗基罗逝世 |
1566~1609年 |
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尼德兰革命,荷兰独立 |
1587年 |
金融界公认的第一家近代银行出现在意大利 |
1588年 |
英国在大西洋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
1600、1602年 |
英国、荷兰分别成立东印度公司 |
1601年 |
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作品《哈姆雷特》问世 |
1607年 |
英国在北美大陆建立了弗吉尼亚殖民地 |
1609年 |
世界上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在荷兰诞生 |
1640年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
1641年 |
荷兰从葡萄牙手中夺取马六甲,将西班牙人逐出台湾 |
1648年 |
新教取得与天主教平等地位 |
材料二 吾国自通海以来……自乐观者言之,倘无甲午(中日战争)庚子(八国联军侵华)两次之福音,至今犹在八股垂发时代。
——陈独秀《敬告青年》1915年
(1)根据材料一,归纳16—17世纪中期西欧社会政治、经济、思想以及对外关系方面的表现,这些表现对欧洲社会转型起了怎样的作用?
(2)概括材料二的观点并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政治经济历史进行论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是很重视商业的,在古希腊时候就是重商业的,罗马也是。那么到了中世纪的末期…商业结合了“地理大发现”就有所谓的“重商主义”。“重商主义”的意思就是一个民族国家把发展国内外商业、发展海外贸易当作一种“国策”。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二 如果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那么,亚当-斯密则是挥动一只看不见的手,为工业革命的推进缔造了一个新的经济秩序。…一自由贸易成为英国的国策,“英国制造”从此在更大的世界市场里长驱直入。
——引自天涯社区
材料三 他坚信要使经济周期上升,政府必须插足进来用减少失业的方法来维持购买力,这意味着“赤字开支”,但它会恢复经济的平衡。
——(美)保罗·戴维森《通向全球经济复苏与繁荣之路》
(1)据材料一指出欧洲“重商主义”产生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国策”对英国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
(2)材料二中的三个人物各有何重大成就?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英国率先确立自由贸易“国策”的背景和目的。
(3)材料三的主张对“二战”后英国经济政策有何影响?
(4)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导致英国经济政策变化的关键因素有哪些。(4 分)
有历史学家感慨:“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在北美生根开花?”这主要说明
A.海洋国家比大陆国家更容易接受新事物 |
B.地缘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
C.工业化进程主要发生于欧洲与美洲地区 |
D.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
1870年以后,欧美国家重工业发展迅速。在重工业的各个部门,生产流程日趋复杂,一个产品需要多道工艺流程分工与技术的复杂性与19世纪前期不能同日而语。因此, 垄断组织在重工业的各个领域中发展很快。这说明
A.资本主义生产的不稳定性加剧 |
B.生产技术的发展是生产组织形式变革的催化剂 |
C.垄断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 |
D.垄断贯穿于资本主义生产的整个过程 |
2001年1月30日,伦敦市发布《空气质量战略草案》。市长肯·利文斯通说,每年英国有2.4万人死于与空气污染有关的疾病,他将致力于进一步提高伦敦的空气质量,消除大气污染对公众健康和日常生活的影响。伦敦被称为“雾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时期 |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时期 |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时期 |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时期 |
历史犹如一面多棱镜,从不同角度折射出不同的光。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有人称鸦片战争是旧世界与新世界的第一场较量。就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列出以下两种观点:
观点一:“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大门,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灾难深重的屈辱、苦难的百年历程。”
观点二:“鸦片战争客观上是在执行一种历史使命。鸦片战争以枪炮为侵略手段达到使中国向世界开放的目的,中国开始接触近代文明。”
(1)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对以上观点,加以点评。
阅读以下两则关于19世纪中期曼彻斯特的材料:
材料一 “曼彻斯特的大多数工人缺乏衣服、床、家具、燃料,以及健康的食物,甚至是土豆。他们要在小房间中工作12小时,呼吸着污浊的空气。他们大都体弱多病,眼睛无神。如果你到过这里的一间工厂,你可以容易地看到,工人的福利从来就没有在工厂主的脑子中出现过。上帝啊,怎能只用生命的代价换来发展呢?”
——崔斯坦,法国社会学家,妇女权利倡导者,摘自1842年所出版的杂志文章
材料二 “英国的其他任何地方,甚至是伦敦,都可能没有像曼彻斯特一样,展现出如此显著、富有吸引力的世界工厂。曼彻斯特人充满活力,富有进取精神。曼彻斯特主要受惠于它的商业和制造业的地位。最近,它已经在英国的任何其他城镇,乃至世界‘鹤立鸡群’了。它的工业产品几乎输入到地球上可居住的任何一个国家。”
——1852年曼彻斯特被维多利亚女皇授予皇家宪章,摘自《企业行名录》序言
(2)根据上述两则材料,谈谈你对工业革命的看法。
工业革命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英国往昔那种田园诗般的风情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忙忙碌碌的世界。乡村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了高耸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响,高炉前迸射着铁水的光亮。1850年时,英国的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60%,铁产量超过了世界上所有国家铁产量的总和,煤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棉布占全球的一半以上。
(1)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
材料二 蒸汽和新的工具机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的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183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同前一世纪的资产阶级是大不相同的,……它要求完全的统治权,而它也做到了。
——《恩格斯论资本主义历史过渡性问题》
(2)这时期的英国资产阶级是怎样取得“完全统治权”的?据材料二指出其争取“完全统治权”的原因。
材料三 毫无疑问,伤寒病持续和蔓延的原因,是人们住得过于拥挤和住房肮脏不堪。工人常住的房子都在偏街陋巷和大院里。从光线、空气、空间、清洁各方面情况,简直是不完善和不卫生的真正典型,是任何一个文明国家的耻辱。……这些住房供水不良,厕所更坏,肮脏,不通风,成了传染病的发源地。
——19世纪,一位医生对英国煤铁矿区中心太恩河畔新堡的描述
(3)材料三主要反映了哪一社会问题?面对这一问题,思想和文学领域分别出现了哪些思潮和流派?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写到十四世纪以后“欧洲则组织起在世界各地从事贸易活动的合股公司……,这些合股公司是无与伦比的,因为他们所具有的合股性质限定了投资者的责任,使投资所起的作用与经营管理的职责相分离”,材料反映了
A.新航路后的“商业革命” | B.新航路后的“价格革命” |
C.公司的出现导致了早期的殖民扩张 | D.公司主要出现在意大利 |
“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直接促进了重工业的大踏步前进,使大型的工厂能够方便廉价地获得持续有效的动力供应,进而使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可能,并为之后的经济垄断奠定了基础。”这则材料主要反映了:
A.蒸汽机的发明促进了经济垄断 | B.重工业的出现取决于新能源的应用 |
C.新能源的应用改变了工业结构 | D.新能源的应用直接导致了经济垄断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70—80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纂潮流,使世界历史的编纂学在总体上进入了全球文明史。“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看世界近代史,可能会对l8世纪——l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哪些重大事件评价较高?(4分)
(2)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评价新航路开辟。(4分)
(3)综合上述材料的观点,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19世纪40——60年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8分)
有学者认为所谓的现代文明的过程,就是一个以科技为基础的“工商文明”战胜或者说取代以传统农牧业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农耕文明”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存于理,灭人欲”。
——《朱子语类》卷十三
“愿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煮盐,官与牢盆。……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郡不出铁者,置小铁官,便属在所县。”
——桑弘羊《盐铁论》
元世祖于1292年下令“禁两浙、广东,福建商贾航海者”;明朝嘉靖(1522~1566)则规定:“查海船双桅者,即捕之,所载即非番物,俱发戍边卫。”
材料二 18世纪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持续的海外扩张和殖民贸易,带动了对商品的需求;科学意识和市场意识,提高了英国人普遍的认识水准,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开创了影响深远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并建立起一个地跨全球的“日不落帝国”,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领着世界的发展。
——摘编自《大国崛起》
(1)依据材料一,分析阻碍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
(2)依据材料二,归纳英国“引领着世界的发展”的工商业文明的内涵。
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大多是对生产经验和自然现象的简单总结,属于经验和描述的范畴。例如火药的发明是人们在炼丹时偶然发现的副产品,并未上升到化学反应方面的科学认识。张衡的浑天仪没有把对日、月和行星运行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论阐释,而后来的托勒密地心说则包含了定量认识和用数学方法揭示天体运动规律的合理内核。中国古代的数学偏重“算”的实用技巧,而缺乏用以演绎、证明规律的理念。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于西方的大多在经验技能方面,其间缺少科学的概念、定律和逻辑推理,也未能提出较为系统的完整的学说。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教材
材料二 16世纪至19世纪西方与中国科技成就与社会状况简表
年代 |
西方 |
中国 |
||
16世纪 |
哥白尼日心说 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 |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
17世纪 |
伽利略天文望远镜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 哈维血液循环系统 笛卡尔解析几何 |
资产阶级 革命 |
宋应星《天工开物》 徐光启《农政全书》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
西学东渐 李自成起义 清兵入关 |
18-19世纪 |
发明珍妮纺纱机 瓦特改良蒸汽机 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
启蒙运动 工业革命 |
|
八股取士 文字狱 闭关锁国 |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传统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的区别。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19世纪中期西方近代科技迅速发展和中国科技走向停滞的原因。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