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营造出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的政体形式。确立这种“政体形式”的法律文件最有可能是
A.英国《权利法案》 | B.《德意志帝国宪法》 |
C.法国《1875年宪法》 | D.美国《1787年宪法》 |
19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A.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 | B.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 |
C.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 | D.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 |
1895年恩格斯指出:“当俾斯麦不得不实施普选权,我们的工人立刻就认真地加以对待,把奥古斯特·倍倍尔选进了第一届制宪帝国国会。从此以后,……他们就一直这样使用选举权,并成了世界各国工人的榜样。”材料表面恩格斯
A.批判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专制的本质 |
B.主张利用《德意志帝国宪法》开展了合法斗争 |
C.指责俾斯麦推行虚假民主 |
D.揭露德意志帝国的军事专制特点 |
俾斯麦从19世纪50年代末以来就在考虑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制度,既能保持普鲁士王朝和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能在经济方面照顾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个阶级利益互相融合,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这种设想在1871年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最终促成了德意志新体制的形成。上述材料表明
A.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可以相互补充 |
B.德意志开创了适合国情的政治体制 |
C.统一后德国制度更具有专制色彩 |
D.统一使德国资产阶级利益全面保障 |
“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马克思这句话描述的是
A.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 | B.法兰西第一帝国 |
C.意大利王国 | D.德意志帝国 |
一位伟人指出:“俾斯麦依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完成了历史上的进步事业……”这一“事业”是指
A.阻止奥地利的回归 | B.打破欧洲的势力均衡 |
C.抗击法兰西的入侵 | D.完成德意志的统一 |
“《百科全书》的读者群并不是由资本家构成的,而是1789年中瓦解得最快的各个部门。他们来自于高等法院和法官裁判所,来自波旁王朝的官僚机构、军队和教会。种种进步的意识形态竟然渗透了社会结构中最为陈旧和锈蚀的部分,这看起来似乎有些荒谬,但大革命正是从悖论中开始的。”这段话表明,作者认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
A.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 B.特权阶级的自我崩溃 |
C.资产阶级要求革命 | D.国王召开了三级会议 |
法国1875年宪法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使两国走上了代议制道路。下列关于它们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国家元首无权任命内阁(政府)成员
②国会由两院组成
③国家元首都有解散或部分解散议会的权力
④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恩格斯指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一个唯一的稳固的轴心——一个帝国首相(宰相)。联邦会议处于这样一种地位,这种地位使其他责任行政权成为不可能,可能的只有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因而使帝国责任大臣无法存在。"材料中“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表现为
A.宪法赋予首相国家最高权力 | B.帝国首相拥有内阁的控制权 |
C.帝国首相只对联邦会议负责 | D.内阁大臣均由帝国首相任命 |
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时,有人说,这个帝国是由一只大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只耗子组成的。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当时帝国内各邦实力的差距。但在这个帝国中
A.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联邦议会 |
B.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 |
C.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帝国议会 |
D.各邦共同推举帝国首相 |
一国的国歌记录着这个国家的历史和追求。以下歌词可能摘自德意志国歌的是
A.这就是星条旗,愿它永远飘扬;在这自由国家,勇士的家乡 |
B.统一、权力和自由,是我们千秋万代的誓言 |
C.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 |
D.愿她保护法律,使民心齐归向,一致衷心歌唱,神佑女王 |
马克思认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下列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德意志帝国建立起代议制资产阶级政府 | B.德意志帝国带有浓厚的封建残余 |
C.德意志帝国带有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 | D.德意志帝国已经走上近代化道路 |
与英国《权利法案》相比,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是
①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②君主和首相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③君主“统而不治” ④首相不对议会负责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