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瑞蚨祥1868年创建于山东济南,1893年瑞蚨祥设立了北京分号北京瑞蚨祥绸布店,在短短几年内几乎垄断京城绸布行业……同时在天津、青岛、烟台、上海等地的分号也相继设立。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江苏南通人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但到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就每况愈下了。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瑞蚨祥创办时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说明张謇的企业为什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
(3)在你看来,那个时代中国民族经济要发展的根本出路是什么?
阅读表一,出现表中商办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表一:近代中国国内工业统计资料表(外国企业除外)
|
1892~1894年 |
1895~1913年 |
|
商办 |
设厂数 |
53 |
463 |
资本(千元) |
4697 |
90801 |
|
官办和官商合办 |
设厂数 |
19 |
86 |
资本(千元) |
16196 |
29469 |
A.列强加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B.甲午战争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C.清政府对内经济政策的调整 D.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民族工业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只要是中国人办的,都是民族工业,国营民营皆是民族工业;狭义的则只指民营资本所办企业,不含国营的。一般地民族工业是在我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由中国人创办的用机器生产的工业。”(百度百科)从符合“狭义的”、“一般地”两个条件看,下列属于民族工业的是
A.明朝松江暑袜店 | B.英商耶松船厂 |
C.轮船招商局 | D.上海发昌机器厂 |
中国曾经历了一个由衰落到独立富强的发展过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一、衰败的中国
材料一 有人说,18世纪中后期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却选择了陆地。
二、探索的中国
材料二 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夹缝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曲折地发展。但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见下图)。
三、改革开放的中国:
材料三 中共三中全会政策的“进化之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 |
|
重点议题 |
工作重点转到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 |
关键词 |
拨乱反正、邓小平核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开放 |
十二届三中全会 |
|
重点议题 |
经济体制改革;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
关键词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农村走向城市、商品经济 |
十四届三中全会 |
|
重点议题 |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宏观调控体系 |
关键词 |
市场基础性作用、宏观调控、收入分配 |
十八届三中全会 |
|
重点议题 |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 |
关键词 |
市场决定性作用、国企改革、转变职能、城乡一体 |
(1)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材料一中“中国却选择了陆地”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概括那时的“西方选择了海洋”对以后的中国带来哪些消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论证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要求:条理清晰,史论结合)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国改革内容的变化趋势并指出以上中共三中全会改革政策的实质。
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了一组历史图片,该组图片体现的最恰当的主题是
A.自强求富的探索 | B.列强的经济侵略 |
C.民族工业的兴起 | D.经济结构的变迁 |
“华侨商人陈启沅出生于一个世代以农桑为业的家庭,……1854年出国经商,20年中遍历南洋各埠……1873年回国后,在南海简村创办(继昌隆)机器缫丝厂”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知( )
A.华侨们都非常热心对祖国的投资 | B.继昌隆是第一家侨资企业 |
C.说明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已产生 | D.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他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则是相互作用时期。在“相互作用时期”对中国主要影响体现在( )
A.中国封建制度完全瓦解 | B.民族资本主义诞生 |
C.国人走出天朝上国的藩篱 | D.经济近代化构建完成 |
下图反映了20世纪初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①列强开始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②民族企业发展迅速
③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 ④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A.②③ | B.①② | C.③④ | D.①③ |
1865 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近代中国具有先进技术设备的“制器之器”的工厂;1899 年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近代中国“设厂自救”浪潮中出现的代表性棉纺织企业。它们
A.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 B.都受“实业救国”思潮推动 |
C.都受到民国政府的政策扶植 | D.都受“中体西用”思想影响 |
1899年春大生纱厂开车生产,厂址在江南通州(今南通市)。厂区周围是产棉区,原料价廉。工人工资较低,正、杂各税也较轻。当地发达的土法织布业,为棉纱提供了市场。经营顺利,利润优厚。从中可以看出大生纱厂之所以能取得发展的原因有
① 原料充足 ② 劳动力低廉 ③ 政府扶植 ④ 技术力量雄厚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据记载:从1900至1911年间,广州市先后出现了水泥厂、针织厂、火柴厂、造纸厂、自来水厂、电力公司、机器厂等20个工业门类的工厂共33家,其中有不少还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鼻祖”。当时广州市出现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实业救国”思潮方兴未艾 | B.相对有利的国际和国内形势 |
C.广州是外资输入的主要地区 | D.政治革命推动生产关系变革 |
当今世界,品牌经济已成为市场普遍认同的概念。我国企业品牌意识的树立经历了漫长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清明上河图》中看,汴京城十字街口的各种店铺都有明显的招牌商标。表明招牌广告已成为当时商家最基本的广告形式。在古代招牌广告中,许多商家把“仁”“义”“德”“信”等作为字号,刻写于牌额之上,公之于众。湖南沅陵出土的元代油漆颜料包上印有“潭洲,升平坊内白塔街,大尼寺相对住,危家,自烧洗无比鲜红紫艳上等银朱,水朱,雌黄,坚实匙筋.买者请将油漆试验,便见颜色与众不同”的字样和“父业子传”的印号。顺治元年,苏松府就牙商沈青臣“勾同别商,射利假冒布商三阳号”发布晓谕:“觊觎字号,串同客贾,复行假冒”者,“许即指名报官府,以凭立拿究解抚院,立法施行,决不轻贷”。
——摘自《中国近代商标标识设计流变与演绎》《浅谈中国古代品牌广告传播》等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工商业发展的哪些信息?
材料二 1890年上海燮昌火柴公司的“渭水”牌商标,是我国最早的经政府批准的“注册商标”。资料显示,1923年以前,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商标只有一千多个,而外商在中国注册商标却达三万多个。中外商标注册数量为1:30的比例。从1928年到1938年,这种情况发生较大的改变,在全国历年注册的33806件商标中,中国商人呈请注册的达14668件,占总数的43 %。1938年中外商标注册数量之比增大到1:4。在中国商人呈请注册的商标中,有一些成长为知名的、可与外来品牌相抗衡的民族商标。
——摘自《中国近代知名民族商标标志的构图类型与文化特点研究》
(2)结合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中的“l:30”反映出中国社会经济怎样的发展状况?从“l:30”到“l:4”,促进民族工业成长的因素有哪些?
材料三 下是三幅商标图片,左中右依次为:石龙火柴社火花(1913年创办);东亚公司“抵羊(洋)”牌商标(1932年创办);华强火柴厂“77”牌火花(1937年创办)。
(3)三幅商标图案的设计体现了民族资本家们怎样的民族情感?
材料四 建国后中华老字号同仁堂大事记(部分)
1954年,同仁堂掌门人乐松生在《同仁堂公私合营协议》签字:1955年,同仁堂制药厂被划归中国药材公司北京市公司管理,同仁堂被合并到“宣武区药厂”。同仁堂药店归大栅栏红旗街道管理。
1966年夏,大栅栏同仁堂药店的老匾被毁,同仁堂药店改名为北京中药店。
1979年,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同仁堂厂、店牌号恢复,同仁堂焕发出新的生机。
1989年,“同仁堂”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认定为驰名商标。
1992年,同仁堂单独挂牌。“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成立。
1997年,同仁堂从集团拆分出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在上证所上市。
2000年,同仁堂组建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创业板上市。
(4)据材料,结合相关背景知识,分析50年代以来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变迁对同仁堂发展的影响。
1895—1913年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速度年均15%,比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无暇东顾期间的发展速度还略高一点。(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一卷)其主要原因是
A.社会环境安定 | B.列强放松经济侵略 |
C.政府政策支持 | D.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 )
A.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 B.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 |
C.一定程度上瓦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 D.为辛亥革命的到来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 |
1903年9月7日,清政府设立商部。接着,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大清商法、商会章程、铁路简明章程、奖励华商公司章程、矿务章程、公司注册章程、试办银行章程等。这些措施( )
A.加快了中国民族工业的结构性转型 | B.可证实清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的决心 |
C.有利于中国经济管理制度的近代化 | D.掩饰不了清政府对民族工业的压制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