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观涛在《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中指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是从不同方面刻画了同一过程。”“同一过程”是指
A.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
B.摆脱教会对人性的束缚 |
C.宣扬俗权之上增进民族意识 |
D.全面批判封建意识形念 |
幸福是一个伦理概念,有学者称“基督徒们要尽千辛万苦追求的幸福不过是一种疯狂和愚蠢而已,我实在看不出你们为什么把一个按照自己身份、教育、本性而生活的人称为不幸。”这是哪一时期学者的观点( )
A.希腊智者运动时期 | B.文艺复兴时期 |
C.宗教改革运动时期 | D.启蒙运动时期 |
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文艺作品大都描绘了修士和修女们在野宴中纵情声色的情景。这些作品在当时的主要目的是( )
A.宣扬了对现世生活的追求 | B.宣扬了理性主义 |
C.旨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 | D.成为革新文艺创作的主流 |
意大利人弗吉里奥(1349—1420)曾说:“通才教育是一种符合自由人的价值的、使受教育者获得德行与智慧的、能唤起和发展那些使人趋于高贵的身心与最高才能的教育。”弗吉里奥的教育思想所体现的时代主题是
A.禁欲主义 | B.人文主义 | C.理性主义 | D.自由主义 |
马克思说:“的确,路德战胜了虔信造成的奴役制,是因为他用信念造成的奴役制代替了它;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人从外在的宗教笃诚解放出来,是因为他把宗教笃诚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对材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说明了路德使人摆脱了教会束缚 |
B.肯定了虔诚信仰灵魂便获救的主张 |
C.批判了路德背离人文主义精神 |
D.指出了路德思想的双重作用 |
“当反对者指责他的改革纲领违背了教会政策时,他宣称只有《圣经》是唯一的基督教权威来源,拒绝承认教会的等级制度。” 由此可见,宗教改革者主张( )
A.不再认同基督教权威 |
B.挑战罗马天主教会权威 |
C.维护欧洲的宗教统一 |
D.个人自由解释《圣经》 |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的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的“高明”之处是:
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 B.建立政党宣传政纲 |
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 D.借助传统文化外衣 |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的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
的“高明”之处是:
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 B.建立政党宣传政纲 |
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 D.借助传统文化外衣 |
《德国史纲》写道:教廷的敲榨激起了人民的反抗。路德愤然站在斗争的前列,他采用当时进行学术探讨的习惯方式,……从而发出了公开反对罗马教皇的信号。这个“信号”直接改变了( )
A.罗马教会神权 | B.神职人员权威 |
C.灵魂救赎方式 | D.宗教礼仪程序 |
“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这里恩格斯评论的是
A.智者学派 | B.文艺复兴 | C.宗教改革 | D.启蒙运动 |
“在肯定人的显示欲望的合理性以及人自身力量与价值的同时,又仰望上帝的恩典,把耶稣式仁慈宽厚的秉性赋予了人间的帝王。”这段话可能是在评述
A.古希腊的哲学著作 |
B.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 |
C.启蒙思想家的政治构想 |
D.19世纪浪漫主义的诗作 |
“征服西方世界的不单纯是古典文化的复兴,而是这种复兴与意大利人民的天才的结合。”这种“结合”实为
A.传统先进文化的弘扬 |
B.资本主义市场的拓展 |
C.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
D.意大利经济地位的提升 |
皮科在其《关于人的尊严的演讲》中反复强调,上帝不仅创造了人和宇宙,而且还让人处于一个中央的位置,使人容易观察到世界的一切;同时,上帝在用其法则去限制其他一切生灵的本性时,却赋予人自由意志,让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自由地发展和塑造自己”。据此判断,皮科应是
A.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 |
B.宗教改革的领导人 |
C.启蒙运动时代的思想家 |
D.近代科学的奠基人 |
12、13世纪,以法国为主的中世纪文化兴盛地区出现“大翻译”运动,借助基督教会的资金和阿拉伯的译本把大量希腊名著介绍到西欧。13世纪后半期新文化萌发之际,意大利学者、诗人以及艺术家多赴法国学习观摩。这一现象说明了
A.古典文化最早在西欧复兴 |
B.文学是文艺复兴反教会最初的工具 |
C.中世纪黑暗被东西方文化交流驱散 |
D.西方近代文化与中世纪文化有承继关系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