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在1903年指出:“所谓帝国主义者,语其实则商国主义也。商业势力之消长,实与海上权力之兴败为缘,故欲伸国力于世界,必以争海权为第一义。”在梁启超看来( )
A.帝国主义的目的就是开拓市场 |
B.海权的强弱决定了商业势力的大小 |
C.帝国主义是发展商业势力的前提 |
D.能否争夺和维护海权关乎国运兴衰 |
《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一书记载:“1933年,工业总产值中(包括制造业和矿冶业),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占70%以上,而生产资料工业产值不到30%。1936年,生产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3%,而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则占工业总产值的77%。”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 )
A.消费资料的工业产值比重稳步增长,生产资料的比重逐年下降 |
B.中国近代工业结构的畸形发展,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
C.民族工业在20世纪30年代得到较快发展,但工业布局不合理 |
D.在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的双重压榨下,民族工业发展举步维艰 |
观察近代前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示意图,其中发展最快时期的外部原因是( )
A.清政府调整财税政策 |
B.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
C.南京临时政府倡导发展实业 |
D.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
1913年,中国进口的各种机器总值仅800万关两,占该年进口总值的1.4%;但到1936年,已增至3800万关两,占该年进口总值的6. 4%。其中来自英、日、美、德的纺织机械和电力设备名列前茅。材料表明
A.中国近代化的水平大大提高 |
B.中国经济的发展环境已发生根本变化 |
C.中国进一步沦为西方的商品市场 |
D.中国已广泛运用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 |
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 )
A.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
B.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 |
C.一定程度上瓦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
D.为辛亥革命到来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 |
20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此描述正确的是( )
①辛亥革命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②民族工商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③日本侵略使中国民族意识高涨
④新文化运动冲击传统思想意识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研究中国问题的美国知名专家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
A.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 B.地区分布不平衡 |
C.工业结构搭配不合理 | D.军阀间割据混战 |
“忽如一夜春风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分别来形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哪两阶段最恰当( )
A.一战时期、1928~1936年 |
B.洋务运动时期、一战时期 |
C.一战时期、抗日战争时期 |
D.1928~1936年、三大改造时期 |
1934年上海市长指出,“近年以来,上海人口财富,均有巨量之增加,然吾人能谓其工商业均已健全发展否?未也,且去健全甚远。……是何故乎?上海犹鱼,内地犹水,财富集中,而不知所以流通之,非繁荣之象也;人口增加,失业者日众,城市生活之病态也!欲求鱼之生长,而不先实池以水,其可得乎?冶这段话体现的施政设想是( )
A.强调帮助内地改善经济,营造发展环境 |
B.强调改变城市财富流向,缩小贫富差距 |
C.强调限制城市人口增长,提升人口素质 |
D.强调发展城市工商百业,增加城市就业 |
下表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变化的因素除一战外,还包括( )
年份 |
1912 |
1913 |
1914 |
1915 |
工厂数(家) |
46 |
46 |
12 |
2 |
A.自然经济最终解体 B.实业救国开始兴起
C.国货运动的推动 D.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冲击
据统计,1912—1916年,北京政府颁布的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八十多项,主要内容有:解除对民间兴办工商业的限制;实行专利制度,奖励植棉、制糖、牧羊;对新办企业予以惠政策,实行保息制度,对民族工业品及其原料减免捐税等等。这表明( )
A.北洋军阀政府颁布了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措施 |
B.资本主义发展“短暂春天”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的政策 |
C.实业救国和民主科学是当时社会发展的两大思想主流 |
D.南京临时政府高度重视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观察下表,以下理解正确的有
表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
类别 年份 |
原料 |
手工制品 |
机器产品 |
1893 |
15.6 |
81.8 |
2.6 |
1910 |
39.8 |
41.4 |
18.8 |
1920 |
40.1 |
39.4 |
20.5 |
①中国近代工业得到一定程度发展
②中国的对外贸易具有殖民地性质
③一战的爆发极大促进了中国商品的出口
④1893到1920年,中国手工制品出口量逐年减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结合下列两个材料分析对中国近代“抵制外货”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我的第一个企业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那时的爱国运动推动了这个企业的发展,因为当时每个人都愿意买国货。
——火柴大王刘鸿生
A.反映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
B.因具有排外性质而不利于加入世界市场 |
C.中国近代史上曾经出现多次“抵制外货”运动 |
D.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