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近代中国的经济 / 选择题
高中历史

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A.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
B.明太祖废丞相、设内阁,分割相权
C.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财权
D.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这最能说明

A.历朝皇帝历史知识日益丰富 B.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
C.清代君主的权力不再受制约 D.《起居注》史料不够真实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关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表述不正确的有

A.是中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
B.它确立于秦朝,汉至元不断发展,明清强化。
C.其核心是皇权至上,它贯穿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两对基本矛盾
D.明清时期治理国家积极作用明显大于消极作用,它使中国更加富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4月22日,媒体针对大学生药家鑫恶意杀人被判死刑评论认为,当代人才选拔缺失自我道德教育。而历史上我国特别重视当事人道德水准的人才选拔制度是(   )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朝之前,历代地方长官上任所带随从一般都不多,上任后常需一段时间才能顺利开展工作;到清朝时,一个地方官员到新地方上任,往往携带许多深谙日常行政的亲信人员,到任就能全面接手衙门的各项工作。此现象反映出当时(   )

A.中央政府权力下降无力控制地方
B.地方官员穷于应付中央事务
C.基层行政交接运行趋于稳定
D.古代君主专制程度进一步加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
国古代中央机构的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贯的理念,那就是

A.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B.弥合君权和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C.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D.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为近代列强在华投资的相关数据统计(摘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卷十二》)其中表中序号①②③所代表的国家依次为

时间(年)
1840—1895
1895—1911
1911—1927
1927—1937
1937—1945
1945—1949
国家

英国

美国
日本

数量(万元)
8026
33955
69627
11969
262096
47918
所占比重(%)
82.5
28.1
44.2
37.3
75.5
68.1

A.英国、美国、苏联       
B.美国、日本、苏联
C.英国、日本、美国       
D.美国、英国、日本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秦始皇确立的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①符合当时全国各族人民的长远利益
②大大强化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力量
③对华夏族文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④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华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下列制度中最有利于维护古代中国政治实体统一与连续的是(  )

A.分封制 B.三省六部制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学者罗荣渠教授认为:“从表面上看,帝国主义侵略论似乎是反西方中心论的,但如果只承认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忽视了中国的历史特点和国情特点,把内部问题简单地归之于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的屈服投降,而排除这一复杂历史过程中的多样性选择,实质上仍是一种隐蔽的西方中心论。”下列对该学者观点的解读,不恰当的是 (   )

A.帝国主义的侵略是引起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主导因素之一
B.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C.“帝国主义侵略论”掩盖了中西方文明之间复杂的矛盾运动
D.反帝反封建斗争是推动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主要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孟子》有云:“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材料表明《春秋》一书(   )

A.政治立场的保守性
B.维护了周王的绝对权威
C.体现了孔子以德治民的理念
D.提出的治国理念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中国古代,常有:“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的做法,体现的是以皇权为代表的个人立法与决策。后实现一定的法定决策程序,并开始有所改观的是(   )

A.汉初的内外朝制度 B.隋唐三省体制
C.宋代两府三司制度 D.明朝内阁制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发展的趋势是
①皇权逐渐加强 , 相权逐渐削弱  
②中央权力逐渐加强 , 地方权力逐渐削弱
③政府职能部门权力逐渐加强 , 宦官权力逐渐削弱
④内阁权力逐渐加强 , 六部权力逐渐减弱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基本的政治制度
B.在中央集权制度下中央对地方进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
C.西汉中外朝制度创立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高度完备
D.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标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为官方统计的官民信息,足以说明

 时期
西汉
唐高宗时
元成宗时
清康熙时
全国人口(丁)
5959万
5238万
5816万
2459万
官员
7500人
13465人
22500人
27000人
官民之比
1∶7945
1∶3927
1∶2613
1∶911

A.古代中国实行专制集权制度             B.古代官民数量增长成正比
C.人多地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D.国家行政成本越来越高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近代中国的经济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