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张海鹏先生主编的《中国近代通史》前五卷的目录,其中第三卷的卷名最有可能是
第一卷 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第二卷 近代中国的开端(1840-1864)
第三卷 ……(1865-1895)
第四卷 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1895-1901)
第五卷 新政、立宪与辛亥革命(1901-1912)
A.从《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 |
B.制夷、自强与实业救国 |
C.从太平天国到洋务运动 |
D.早期近代化的尝试 |
《礼记》云:“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可见古时婚姻 ( )
A.强调夫妻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
B.重视传宗接代,具有宗法色彩 |
C.强调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
D.强调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 |
“中国最近50年的历史,实际上就是帝国主义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历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斗争史,社会主义为首的革命势力与帝国主义为首的反革命势力的斗争史。同时也是革命派与改良派斗争的历史。”以上概括侧重于( )
A.全球史观 | B.唯物史观 | C.革命史观 | D.社会史观 |
“冲击——回应”曾是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强调“挑战——刺激——机遇——进步”的关系。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模式对应关系的一组是( )
|
外部的冲击 |
中国的回应 |
A |
鸦片战争 |
开启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近代化运动 |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太平天国政权提出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 |
C |
甲午中日战争 |
清廷实施军事改革,知识界与民众展开救亡图存斗争 |
D |
八国联军侵华 |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中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的特征是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 B.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
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 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
“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理天下者,若身之使臂,臂之使指,则小大适称而不悖焉。”与材料相符的观点是
A.重农抑商 | B.削弱相权 | C.君主专制 | D.中央集权 |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
下图是选自侯中军所著《近代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一书中的近代中国订立不平等条约数量增长趋势图。该图反映了 ( )
A.中国国际地位呈现不断下降趋势 |
B.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外交取得一定的成就 |
C.抗战结束后不平等条约体系瓦解 |
D.订立不平等条约的数量与中外战和关系成正比 |
有学者说,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建设中,古人为我们留下了诸多的治国智慧和法则,但也留下了许多的无奈。它最大的局限在于是一个统治性政权,不是一个发展性政权,更不是一个为国民共享的服务性政权。根据材料,对中国古代的政权解读错误的是( )
A.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
B.缺乏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精神 |
C.专制主义集权思想浓厚 |
D.维护以“家天下”为核心的王权 |
“从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到资产阶级革命,救亡始终是历史的主题。……但是紧张的救亡需求带来了准备的不足,并往往忽视了对封建主义的严峻斗争。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在很不成熟的状态下被推上历史舞台的。”这种“不成熟”的核心体现是( )
A.军事准备不足 | B.政治经验短缺 |
C.思想理论肤浅 | D.经济基础薄弱 |
日本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按此推理,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走的道路是( )
A.政治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
B.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 |
C.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政治革命 |
D.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洋务运动 |
秦汉时期的县,以户口多寡划分等第;从唐代起,县以地位、户口与地理条件的综合划分等级;明代以缴纳钱粮的数额多寡来分等;清代则将“冲繁疲难” (分别指交通频繁、行政业务多、税粮滞纳过多、风俗不纯犯罪事件多)作为政区分等的标准。根据这些变化,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力度逐渐加强 |
B.国家政治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 |
C.古代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
D.划分依据从重经济转到重政治 |
我国古代秦朝至清朝,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
①加强中央权力,削弱地方权力
②加强皇权,削弱相权
③对边疆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
④强化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