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京大学教授张传玺认为,中国历史上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是由当时的国情和民情决定的,其正面作用是主要的。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也反证了我们的先人在两千余年前选择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政治道路是正确的。
材料二 梭伦规定,国家的官职应先由各部落分别投票预选候选人,然后就从这些候选人中抽签选举。……梭伦又创立了一个四百人议会。每部落一百人,但他仍然把保卫法律的职责授予阿勒俄琶菊斯议会(贵族议会)。这个议会仍旧是宪法的监察人,它监督最大多数的和最重要的国家大事。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三 某国宪法的若干条文:
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八条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1)据材料一概括张传玺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提出这一观点的依据。
(2)据材料二,指出梭伦调整政治机构方面的措施,从材料可以看出梭伦试图在改革中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说明该国的政体及其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上述不同政治制度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材料三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
回答:
(1)材料一中左图所反映的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结合材料二概括这一制度对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
(2)材料一中右图反映的政治制度是什么?三省之间是什么关系?这样设置有何目的?
(3)材料三中军机处的职能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4)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千年的政治文明史,就是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过程,与经济文化密切相关。通过科学的评价和解释重大政治制度、事件,进一步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材料一 宋代著名清官包拯、元代高官耶律楚材和杨朵儿只,明代清官况钟、海瑞,也都有类似的境遇,在皇帝支持时,成绩斐然;而一旦失去皇帝支持,就遭到排斥,甚至被罢官坐狱。 ——《清官考辩》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指出造成这一现象的历史根源。(4分)
材料二 1912年初的一天,有位80多岁的萧姓盐商,来南京求见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欲行三跪九叩大礼。孙笑着拉住他并和他握手,说:“现在已是民国,不再行这一套了。”并亲切地和他交谈:“总统是国民的公仆,是为全体国民服务的。”老先生问:“总统若是离职呢?”孙说:“总统离职后,就和百姓无异了。”临走时,老先生高兴地说:“今天我总算见到民主了!” ——摘编自吴剑杰《中国近代思潮及其演进》
(2)萧姓盐商说“今天总算见到民主了”,请依据材料二理解这句话的含义。(4分)
材料三 1954年新中国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上,直辖市和工业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人大代表实际实行等额选举……1979年,“选举法”修订,取消了举手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l,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1。
——摘自张永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材料四 在估计历史上每一种社会制度、每一个社会运动的时候,……应当从产生这种制度、这个社会运动的条件和同它们有联系的条件出发。
——斯大林《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依据材料三,归纳新世纪前后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办法的主要变化。(6分)
(4)运用材料四的方法,分析材料三中的现象。(6分)
2011年时值辛亥革命100周年,苏联解体20周年,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某班学生做了一个关于世界历史发展模式的研究性学习:
探究一:中国的传统
中国发展模式的价值内核,源于延续几千年的政治传统。这种传统达到西方难以企及的历史高度:一是历史上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而非欧洲那样由封建领主或教会掌握;二是高度的行政管理体制,官员由公正、普遍的考试制度选拔,而非西方或中东那样由世袭或门第操纵;三是政治对人民负责,体现“民本主义”。
——俞邃《关于“中国模式”之我见》
⑴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中国政治传统的特点。
探究二:西方模式
就制度而言,在近代发展中,有两种不同的复杂组织特别重要——民族国家及系统化的资本主义生产 ……从由这两种伟大的转变所导致的生活方式而言,近代是一项西方的工程吗?对此问题,直截了当的答案一定是“Yes”。
——吉登斯《现代化的结果》
⑵依据材料,以英国为例,说明西方近代化的进程。
探究三:苏联模式
苏联经济减速的一个原因是,劳动力与自然资源的供应不断减少,这与斯大林时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斯大林时期人力和自然资源都可以大量获得。另一个原因是经济规模日渐扩大,其内容日趋复杂,这使中央计划一切的做法变得日益困难也愈来愈无效。不过也许苏联减速的主要原因还在政治方面的——苏联的工人、技师和科学家不愿意只是执行来自上面的命令,而不在决策过程中起作用。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⑶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苏联模式的特点。
探究四:中国的探索
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还处在“文化大革命”带来的重重困难之中,人们渴望着一股强劲的新风,吹散笼罩在前进道路上的浓重迷雾,什么是社会主义?应该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严峻的现实和美好的理想需要所有中国人对这个重要命题做出回答,正在穿越历史三峡的中国航船期待新的领航者出现。
——《复兴之路》解说词
⑷根据所学说明“中国航船期待新的领航者”是怎样出现的?其为现代化建设提出哪些创见?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在世界上不同的地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的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带“竞争性”。与明清之“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迥然不同……第二帝国带扩张性,而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材料二 我们既然有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政府形式,……正因为如此,我们的立宪体制不愧为现代世界所产生的最稳定持久的政治结构。它经受了领土大扩张、对外战争、痛苦的内乱和国际关系的考验。…… 我将向国会要求对付危机的最后手段——向紧急状况开战的广泛行政权力,如同确实遭受外敌入侵时应该授予我的大权。
——富兰克林•罗斯福的首次就职演说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帝国’’在政治结构和选官制度方面与“第一帝国”相比,发生的主要变化。
(2)结合有关吏实,说明第三帝国的“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运用全球史观,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3)材料二中罗斯福所说的“继承下来的政府形式”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你认为罗斯福所指的 “立宪体制”在罗斯福时期以及以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在世界上不同的地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材料一 图①至③所反映的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文明成果材料。
(1)将三幅图所示政治文明成果的代号填入下表中适当的位置。
国家(朝代、城邦) |
希腊(雅典) |
西周 |
秦朝 |
政治文明成果 |
|
|
|
(2)图②所示的政治制度对中国古代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了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创立新的五百人议事会,每部落选出50人参加,议员名额依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当选议员可以连选连任,但一位公民一生只能担任两届议员。据记载,公元前431年雅典公民近17万人,其中只有约四五万成年男性享有参政权利。
(3)根据材料二分析图③代表的政治文明成果创造出来哪些民主运作方式?
某探究小组欲对古代人类创立的政治制度进行探究,请你为其提供下列帮助:
(4)拟定一个探究题目。
(5)请你提供两种获取相关探究资料的方法。
阅读秦朝.西汉.元朝三代相关图片,回答问题。
(1)据图一说明秦朝实行什么制度加强地方管理?这一制度有何特点?
(2)据图二,西汉初年地方管理实行了什么制度?存在什么弊端?
后来采取了什么措施加强对地方管理?
(3)据图三,元代为了管理辽阔的疆域,对地方管理实行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有何意义?
(4)结合图一.二.三,扼要归纳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随着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选拔人才的制度也不断地变化,以适应社会和统治者的需要。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各级贵族不仅世袭所占有的土地和人口,而且还世袭其职务和待遇。
——岳麓版教材《政治文明历程》
材料二 随着社会的发展,血缘关系的松弛,宗法制遭到破坏,以之为基础建立的分封制也很难继续存在下去了。战国时期已经开始用立军功便授官爵的制度替代西周以来的人才选拔制度,秦和汉初基本沿袭。
——岳麓版教材《政治文明历程》
材料三 汉代以察举为主的选官制度,实现了由夺天下到治天下的转变,解决了战国以来军功爵制和养士制不适应治理国家的问题……而且以儒家思想理论统一了官吏的价值标准,造就了一批以文人为主的职业官吏,适应了和平年代治理中央集权统一国家的需要。
——岳麓版《政治文明历程》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四 东汉末年开始,朝廷采用由地方名人将本地士人按才能分别评定为九等(品)、朝廷再按等(品)任命的人才选拔制度。但这一制度逐渐出现很多弊端……出现“累世公卿”的现象。魏晋南北朝时期,家世门第的高低日益成为选官的标准。
——岳麓版《政治文明历程》教材
材料五 隋朝建立以后,面对衰败的士族,改变仅仅体现士族利益的选官制度就提上了日程。……隋朝首先开创了通过文化水平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这一制度为唐朝所继承和完善。
科举制度……对维护政治和社会的稳定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成为一种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成功地笼络、控制读书人,有利于巩固统治……为官僚队伍提供了相对来说素质较高的人才。历代名臣能相、国家栋梁之中,进士出身的占了绝大多数。
——岳麓版《政治文明历程》教师教学用书
问题:
(1)材料一中“不仅世袭所占有的土地和人口,而且还世袭其职务和待遇”指的是中国古代那种人才选拔制度?
(2)根据材料二,导致战国时期军功爵制度取代西周人才选拔制度的原因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汉代为什么会出现选官制度的变化?察举制度容易产生哪些弊端?
(4)根据材料四和材料五,指出隋唐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和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
(5)综合上述材料,请你概括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标准有什么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希腊全境满是千形万态的海湾。这地方普遍的特质便是划分为许多小的区域,同时各区域间的关系和联系又靠大海来沟通。我们在这个地方碰见的是山岭、狭窄的平原、小小的山谷和河流;这里并没有大江巨川,没有开阔的“平原流域”;这里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导致多种经济形态并存,航海交通和商业贸易发展。同时人员的频繁流动,瓦解着古希腊的血缘亲族组织。……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
——摘编自岳麓版《历史Ⅰ》
材料二 直接民主制度唯有在领土狭小的城市国家(城邦)中才有可能。在这些国家中,乡居的公民进城参加公民大会可以朝出暮归,人们相互间比较熟悉,一国政务比较简单,易于在公民大会中讨论和表决。在领土广阔的国家,这些条件是全不具备的。所以,城邦制度和直接民主两者是互相依赖,互为条件的。
——《顾准文集》
材料三 中华文化主要发祥于中原地区,属于辽阔领域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格外安土重迁。生产力的发展并没有使血缘纽带遭受侵蚀,贵族首领的权力、地位不断加强,直接转化为统治阶级新贵族,形成君主集权。
——摘编自岳麓版《历史Ⅰ》
材料四 韩非总结战国诸子的学说,创造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的政治理论。秦始皇根据韩非的政治理论,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的职能,主要是统治百姓,此外还有抵御外部的侵扰和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利害冲突。……秦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经过历代封建王朝的调整与补充,成为中国封建王朝的主要政治制度。
——人教版《历史Ⅰ教师教学用书》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认为对雅典民主制度产生影响的因素分别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雅典民主政治发展作出贡献的三位著名人物。
(3)材料四中提到的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它与雅典民主制度对各自国家产生的积极影响。
(4)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三,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它的确立、完善和加强,反映了封建专制制度发展的轨迹。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者是谁?其基本特征是什么?长期以来,它要解决哪些矛盾? 5分
(2)以唐、明两代为例,说说该制度是如何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的。5分
(3)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历史上有何积极和消极影响? 5分
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
材料一 偃说上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之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材料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主父偃指出汉武帝时中央与地方间存在怎样的问题?这一问题在汉初是如何产生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主父偃解决问题的办法及其效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省的职能并说明隋唐时实行该制度的核心意图。
(3)综合上述材料,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必须要解决哪两对矛盾?
下面有三处是错误的,请指出并给予更正: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是围绕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而进行的。汉初,实行分封制,由于诸侯国势力的发展威胁了中央集权,从汉景帝到汉武帝逐步削弱诸侯国的势力,解除诸侯王军政大权。西汉后期,以道作为监察区,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北宋由文臣做地方官,地方军政、财政、司法、市场等权被分散。元朝通过宣政院加强对地方尤其是边疆的有效管辖,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①
②
③
希腊的强邦(斯巴达和雅典)即使在鼎盛时期也仅仅是个称霸的盟主,并没有用武力去吞并邻邦,希腊世界始终是一个小国林立的城邦世界,而绝大部分希腊城邦在政治上都不同程度的具有民主色彩。而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发展的趋势却是一统天下,中央集权,最终建立君主专制的大帝国。这其中的原因如何?请你尝试分析。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为之讴歌的伟大事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列强的步步紧逼使曾经统一富强的中国山河破碎,不甘的不仅仅是台湾民众,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义和团运动……我们看到了中华儿女的英勇、血性,然而反动卖国的清政府却签订了这样的条约内容“严禁中国人参加反帝斗争……拆除北京至大沽口沿线炮台……”
材料三:“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义勇军进行曲》
(1)材料一中 “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指什么制度?请分别写出秦朝、元朝推行的最主要的地方管理制度。这两种制度的实施,有什么共同的积极作用
(2)“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台湾同胞怀着悲愤的心情奔走相告,“哭声达于四野”。这一令人悲痛的历史场面发生在近代史上哪一次列强侵华战争之后?“倭人”“割台湾”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规定?举出当时台湾军民在反割台斗争中的两支主要力量。
(3)材料二中条约内容出自近代史上哪一不平等条约,并简述其恶劣影响。
(4)为了推翻反动的清政府、改变几千年来已经腐朽没落的政治制度,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实现了近代中国历史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这一历史性巨变指哪一历史事件?请简要评述这一历史事件。
(5)材料三中歌曲所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要历史事件面对最危险的时候,中国人万众一心、切实行动,建立起的战线名称是什么?这一战线建立的标志是什么?简述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抗击敌寇行动对自身的巨大影响。
(6)由于中国民众的团结抗争,1945年台湾回到祖国怀抱,1949年台湾于大陆又因战分离。这场战争的名称是?这场战争也让南京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的终点,请你写出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和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摘自《贞观政要·政体》
材料二:自古……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穏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明会典》卷二《皇明祖训》
材料三: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者(军机大臣)亦只供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二分析,唐太宗与明太祖对于丞相问题的看法有何不同?为此各自采取了什么重要措施?
(2) 依据材料三,指出军机处的职能,它的设置反映了当时封建社会怎样的阶段性特征?
(3)综合材料一、二、三你能看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有怎样的发展趋势?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