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守卫祖宗之法常常同民族主义,同爱国之情联在一起。不合理的东西被合理的东西掩盖着,于是而能成为清议,成为‘公论暞。顽固的人们借助于神圣的东西而居优势。迫使改革者回到老路上去。……过去我们总是强调二者的同一性。但从两者的冲突、争论之尖锐程度来看,光说这一点是不全面的。”文中“两者的冲突”应该是指中国近代历史上的
A.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
B.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
C.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
D.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论战 |
近代以来,中国各阶级为追寻独立,民主,自由和富强之路,都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下列图片所示文献中,能够反映资产阶级这种探索的有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部开始发生分化,出现了洋务派和顽固派,他们之间的意见分歧主要在于
A.是否继续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 B.是否对外采取妥协退让政策 |
C.是否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 | D.是否学习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 |
新文化运动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里的“承上启下”主要是指
A.继续宣传资产阶级民主科学思想,同时开始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B.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
C.无产阶级开始取代资产阶级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 |
D.既反对旧道德、旧文学,又提倡新道德、新文学 |
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正统思想,使中国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
B.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
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
D.提出“尊孔复古”的口号,推动了儒学的发展 |
洋务派官员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下列各项对洋务派的主张理解不正确的是
A.提倡学习西方科技 | B.“中体西用” | C.不变革封建制度 | D.君主立宪 |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派创办的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
A.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 | B.有利于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传播 |
C.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技 | D.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
在中国史中会经常避到“近代化”一词。百度词条对此解释:近代化就是指资本主义化。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商品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下列观点与近代化理念背道而驰的有
①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②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坎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
③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
④立宪政体,取决公论;上下议院,实为行政之本
⑤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的一切黑暗
A.② | B.①②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⑤ |
"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这种语体和风格的诗最早出现于
A.鸦片战争时期 | B.洋务运动时期 | C.戊戌变法时期 | D.新文化运动时期 |
康有为借助经学外衣和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而新文化运动中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则把斗争矛头直指孔教,两者说明的共同问题是
A.儒家思想已不适应时代需要,成为革命的对象 |
B.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 |
C.儒家学说倡导社会变革,成为维新派维新变法的有力工具 |
D.儒家思想成为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阻碍 |
鸦片战争前后,新思想在中国萌发。林则徐、魏源编著《各国律例》、《四洲志》、《海国图志》 ( )
A.服务于抗英斗争 | B.介绍西方军器制造 |
C.主张改革内政 | D.探索民主救国之路 |
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
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 | B.为中国科学的发展扫除了障碍 |
C.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 D.使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
下列对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尚未突破“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 ②以振兴工商业,实现君主立宪为目标
③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④为戊戌变法做好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②③④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