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近代中国的思想潮流 / 选择题
高中历史

近代中国人在反思传统文化时,有的人“由增入外界新形式新规则使之具有新意义”,有的人“厌恶固有文化中这若干缺陷,而从事批判与排除”。这两种人的代表分别是

A.魏源、洪仁玕 B.洪仁玕 、康有为
C.康有为、孙中山 D.孙中山、陈独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纽约时报》1908年在专电中提到中国一位刚刚去世的皇帝时说,1898年这位皇帝“表现出了鼓励改革运动的愿望”,“如果这些法令真正实行的话,将意味着大清国全盘西化”。下列与这个皇帝的改革运动无关的是

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传播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有利于社会风俗的改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8年钱玄同发表《中国今后的文字问题》一文,提出“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字;欲驱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蛮的思想,尤不可不先废汉字”。这种主张
①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激进性         ②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③与当时中国国情密切相关           ④有利于民主科学思想传播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体现的共同主题是

1865年
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1894年
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两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1903年
章太炎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1913年
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A.启蒙与救亡并重                   B.推动中国近代化
C.实行民主政治                     D.实现民族独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维新派认为教育“不当仅及于士,而当下达于民;不当仅立于国,而当遍及于乡”;“必使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材料主要反映了

A.古代教育向近代教育的转型    B.维新派全民教育的理念
C.维新派认为教育应该为变法服务  D.维新派开启了中国教育近代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8年,胡适在文章中指出:“我们所提倡的文学革命,只是要替中国创造一种国语的文学。……国语没有文学,便没有生命,便没有价值,便不能成立。”由此可见,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

A.根本目的在于彰显文学的价值 B.被赋予了民族主义的使命
C.把斗争矛头直指外国文化侵略 D.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梁启超曾这样评价洋务派:“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内治,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据此,可判断出他

A.反对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B.主张发动民众来抵抗外来侵略
C.已认识到洋务运动的缺陷 D.要求同西方建立平等外交关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6年8月16日,孙中山应浙江督军吕公望邀请,赴浙江观钱塘江大潮时发出的感慨“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下列各项能体现孙中山思想中“潮流”的是

A.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之主张
B.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之主张
C.康有为、梁启超宣传君主立宪之主张
D.义和团的扶清灭洋之主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代史学家喻大华认为,“维新变法的理论主要来自于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前者以繁琐考据的方法把维护封建制度的经学论证为‘伪经’,后者把孔乎塑造成‘托古改制’的形象,以作为维新变法的护符,并把今文经学的‘三世说’和西方进化论结合起来,说明历史的进化。以下关于康有为变法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形式上是新颖的 B.方法上是激进的
C.学术上是科学的 D.思想上是落后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重大事件。下列关于两者共同点的表述,错误的是( )

A.都是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 B.都提倡民权和西学
C.都始于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 D.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研究者发现,自戊戌变法失败以后,当时思想界在讨论中国的政治问题时,大家都不再使用传统的儒学语言,而改为运用近代西方社会的政治理论语言。这种现象说明(  )

A.传统的君主政体已不再为资产阶级所认同
B.清朝专制统治的正当性受到质疑
C.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加深
D.戊戌变法动摇了传统儒学的正统地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39年,林则徐便委托美国医生伯驾和袁得辉合译瑞士法学家艾默瑞奇·德·瓦特尔的著作《万国公法》中有关战争、封锁、扣船部分的内容,这是“中国对西方国际法最早的翻译”。此举的实质是(  )

A.引导人们开眼看世界 B.开展禁烟运动
C.宣传依法治国的理念 D.维护国家主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青年杂志》的封面,上面印着法语“ LA  JEUNESSE”(青年)和“艰苦力行之成功者”、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的头像。这样的设计反映了创办者

①精通法国语言文化      ②宣扬励志实干
③宣传西方文明          ④致力思想启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有学者呼吁,青年人应该摆脱是非荣辱听命他人的奴隶地位,脱离无常识之思、无理由之信仰的蒙昧时代。由此他主张

A.自强求富 B.变法维新 C.共和革命 D.民主科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汉武帝“独尊儒术”、李贽批判孔子、康有为尊孔子为改革先师、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文革”中的“批林批孔”、当前的“孔子热”,这些现象既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孔子的命运。以下各项中,能够用来解释孔子“命运”比较科学的观点

A.“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B.“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
C.“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D.“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近代中国的思想潮流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