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官为诸子之制,可见选举实为孔子创制。……儒是以教任职,如外国教土之入议院者。……王者往,君者群,孔子能群天下人,非天下之君而何?”根据以上材料判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A.李贽 | B.黄宗羲 | C.康有为 | D.陈独秀 |
一位学者评论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视光芒。例如,不登不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B.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方化 |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 D.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新汉字之一“她”,来自于诗人刘半农(1891—1934)29岁时所写的一首诗《教我如何不想她》:“……啊!燕子你说些什么话?教我如何不想她?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啊!西天还有些儿残霞,教我如何不想她?”下列各项中,与该诗的创作直接相关的是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 B.辛亥革命后恋爱自由成为一种时尚 |
C.胡适等人发起的文学革命影响很大 | D.当时青年知识分子追求民主自由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1850年到1899年,中国人翻译的自然科学、尤其是应用科学方面的著作在数量上超过了社会科学和古典文学方面的著作,比例为4:1;1902年到1904年的两年中,后者却以2:1的比例超过了前者;而在1912年到1940年,得到翻译的社会科学和古典文学著作比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著作多两倍。这一现象折射出近代中国
A.重道轻器、文官治国的传统根深蒂固 |
B.民族工业急需的科技人才极度匮乏 |
C.始终没有找到符合国情的近代化模式 |
D.正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学习西方 |
1916年,陈独秀说:“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政治之装饰品也。”此时他
A.反对民主共和制 | B.强调思想启蒙 |
C.主张开展国民革命 | D.高举社会主义大旗 |
清末湖南巡抚陈宝箴原属曾国藩部下,其思想颇受曾国藩赏识并被多次向朝廷推举,后成为地方督抚中倾向维新变法的实权派风云人物。这反映出
A.保守势力转而支持改革 | B.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已过时 |
C.清政府成为变革的主导者 | D.维新派与洋务派思想有相通之处 |
下图是据有关资料绘制的中国某出版社翻译西学著作数量统计示意图。该社译著类别具有代表性,它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学习“西学”的趋势是
A.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 | B.由肓目排外到全盘西化 |
C.由对内革命到对外反帝 | D.学习西方层次由表及里 |
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写道:“彼陈腐朽败之分子,一听其天然之淘汰,雅不愿以如流之岁月,与之说短道长,希冀其脱胎换骨也。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这段话表明他鼓励青年
A.改造中国传统社会 | B.投身工人运动实践 |
C.积极推动文学革命 | D.弘扬民主与科学 |
阅读以下当时人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最有可能是
A.《海国图志》 | B.《四洲志》 | C.《天演论》 | D.《变法通议》 |
鸦片战争中,林则徐、魏源等萌发了强国御辱的新思想,他们的新思想主要“新”在
A.坚决抵制鸦片贸易 | B.呼吁革除社会弊端 |
C.反对空谈义理 | D.主张向西方学习 |
下列近代中国社会思想言论兴起的先后顺序是
①物各竞存,最宜者立,动植如是,政教也如是也
②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继续努力,以求贯彻
③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
④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A.①②③④ | B.④③①② | C.④①③② | D.④①②③ |
陈独秀的《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中写道:“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断不可迁就调和……若是绝计革新,…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材料中“西洋的法子”核心内容是
A.中体西用思想 | B.民主共和思想 | C.民主和科学 | D.新三民主义 |
“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撅拾泰西皮毛,……遂乃自足。”上述言论应当是
A.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 B.洋务派对顽固派的批评 |
C.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 D.革命派对维新派的批评 |
下图是近代中国新潮杂志社创办并于当年再版的《新潮》月刊杂志,按照“新潮”两字的意义,应译作“New Tide”。但是印在书面上的英文译名是“The Renaissance”,是西洋史上“文艺复兴”意思。下列关于此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英译名说明新文化运动就是西方的“文艺复兴” |
B.说明当时出现了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
C.“新潮”月刊传播了西方的民主、平等与人性思想 |
D.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实质 |
罗荣渠先生认为,由于历史文化传统太深厚,中国的近代化是一种保守的应变性改革,包括思想文化领域内的变革,只能在传统的框架中进行。下列主张不符合此观点的是:
A.器则取诸西国,道则备自当躬 |
B.将取欧美之民主以为模范,同时仍取数千年旧有文化而融贯之 |
C.变夷之议,始于言技,继之以言政,益之以言教,而君臣父子夫妇之纲,荡然尽矣 |
D.若夫泰西立国之有本末,重学校,讲保民、养民、教民之道,(设)议院以通下情,君不甚贵,民不甚贱,皆与吾经义相合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