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一欧洲者,询某厂船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A.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
B.寻找甲午中日战争日胜中败的原因 |
C.批评洋务运动未能使中国富强 |
D.比较中日近代化道路的异同 |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意识的启蒙,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趋利避害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 B.魏源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思想 |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观点 | D.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主张 |
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发展资本主义 | B.救亡图存 |
C.反抗外来侵略 | D.反对专制统治 |
近代驻英公使郭嵩焘《使西纪程》写道:“三代有道之圣人,非西洋所能及也。即我朝圣祖之仁圣,求之西洋一千八百七十八年中,无有能庶几者。圣人以一身为天下任劳,而西洋以公之臣庶。一生之圣德不能常也,文、武、成、康,四圣相承,不及百年,而臣庶之推衍无穷,愈久而人文愈盛。”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A.靠圣人治国不能代代常有 |
B.西方靠“民众自治”可以长久 |
C.中国“三代之政”不如西方民主政治 |
D.否定清朝的政治制度 |
对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解释较为全面的是
A.把传统的封建制度作为立国根本,发扬光大 |
B.学习西方军事技术来抵抗外来侵略 |
C.在不触动封建制度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
D.西方先进技术和政治制度兼收并蓄 |
从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康有为“托孔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新文化运动,一些激进派提出全盘西化、“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加深 |
B.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涌入中国 |
C.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
D.知识分子思想逐渐激进 |
章开沅认为:中国人对待外来文化经历了从“愤悱”到“讲画”再到“变力”的过程,认识上从情感走向理性,实践上变革的动力和力度也在逐步深化。其中“愤悱”、“讲画”、“变力”所代表的派别顺序正确的是
A.顽固派/洋务派/革命派 | B.革命派/顽固派/洋务派 |
C.洋务派/革命派/顽固派 | D.顽固派/革命派/洋务派 |
“泰西各国,一切政事皆无足取法,唯武备则力求讲求,武备也无足取法,唯船坚炮利四字则精益求精。”这一观点最有可能是谁提出的
A.魏源 | B.林则徐 | C.李鸿章 | D.康有为 |
由19世纪60年代以前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情况所得出的认识和结论,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①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与鸦片战争有关
②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有林则徐、魏源等人
③向西方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西方的军事与科技
④向西方学习尚未涉及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问题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阅读以下当时人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是
A.《海国图志》 | B.《资政新篇》 | C.《天演论》 | D.《变法通议》 |
1839年《澳门新闻报》报道说:“中国官府完全不晓得外国的政事,又不询问考求,至今仍不知西洋。只有林总督行事与其他官员相反。”其“林总督行事”应是指
A.虎门销烟 | B.抗击英国侵略者 |
C.编译《四洲志》 | D.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
清末有舆论说:“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者,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斯诚稀世之创举。”此“创举”反映了( )
A.资本主义的萌芽 | B.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 |
C.爵位制度的创设 | D.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
以下是博希同学整理的“晚清时期翻译西学书籍简表”。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学习西学的趋势是( )
类别 |
1860~1899年 |
1902~1904年 |
||
数量 |
比重 |
数量 |
比重 |
|
哲学、社会科学 |
123种 |
22% |
327种 |
61% |
自然科学 |
162种 |
29% |
112种 |
21% |
应用科学 |
225种 |
41% |
56种 |
11% |
A.从侧重科技到侧重人文 B.从持续高涨到趋于停滞
C.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追求 D.从全盘西化到中西结合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写道:“国中有大事,王及官,民俱至巴里满衙门,公议乃行……事无大小,必须各官合议,然后准行,即不咸允,亦须十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这一介绍反映了魏源
A.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愿望 | B.对西方民主的朦胧认识 |
C.反对当时清朝的专制制度 | D.向往美国的民主政治制度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