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上登载的文章,其中有“中国固有的伦理、法律、学术皆封建制度之遗,与西人相较,相去极远,如不改进,必不能存于今日世界。”又有“西俗以横厉无前为上德,中国以闲适恬淡为美风,实为中西民族强弱的大原因。”再有“若笃旧不变,而无世界知识,不知顺应世界潮流,绝难立足。”这些议论最可能反映( )
A.林则徐为代表的鸦片战争时期思想 |
B.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运动时期之思想 |
C.康有为为代表的戊戌变法时期思想 |
D.陈独秀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时期思想 |
1843年,魏源的《海国图志》出版,在国内几无反响,印数不过千册。1851年,该书传人日本后,连印十五版,极为畅销,1859年价格已达首版三倍。该现象说明( )
A.日本的民族危机比中国更加严重 |
B.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整体上比日本守旧 |
C.《海国图志》只关注了西方的新技术,中国人对此不感兴趣 |
D.《海国图志》要求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在日本国内更有市场 |
王韬认为:“当默深先生时,与洋人交际未深,未能洞见其肺腑,然‘师长’一说,实倡先声。”文中的“默深先生”是指( )
A.林则徐 | B.魏源 | C.曾国藩 | D.李鸿章 |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按此次序排列,在中国近代化进程出现的代表人物应该是( )
A.曾国藩——蔡元培——孙中山 |
B.孙中山——蔡元培——曾国藩 |
C.曾国藩——孙中山——蔡元培 |
D.蔡元培——孙中山——曾国藩 |
魏源曾应林则徐之请,编纂《海国图志》,这是一部关于世界地理、历史及西方政教国情的总集。魏源在书中最向往某国政治制度,提及这个国家“二十七部(州)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皇帝)之局,而人心翕然”。魏源最向往的是那一国的制度?他这一段文字有何影响?( )
A.美国;引起当时人们的激烈讨论,遂有清末的变法 |
B.英国;人们颇有同感,认为应该“师夷长技以制夷” |
C.美国;少有人理解,也少有人谈及,几乎没有影响 |
D.英国;当时人们对此理论多不理解,只重视船坚炮利 |
19世纪四五十年代,许多中国人在诗文中将西方人称为“夷”。过了二三十年,这些人的诗文再版发行时,“夷”都改为“洋”了。这个变化反映了( )
A.中国社会普遍接受了西方文化中的平等观念 |
B.中国知识界已经意识到了西方对中国的优势 |
C.“西学”通过洋务运动已成中国思想界主流 |
D.中西之间已经实现了相互的尊重与和平共处 |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人把当时中国的三个政治派别概括为“主保中国,次保大清”“主保大清,次保中国”“只保中国,不保大清”,这三个派别依次是( )
A.洋务派 维新派 革命派 |
B.维新派 顽固派 革命派 |
C.保皇派 革命派 维新派 |
D.洋务派 革命派 保皇派 |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人把当时中国的三个政治派别概括为“主保中国,次保大清”、“主保大清,次保中国”、“只保中国,不保大清”,这三个派别依次是( )
A.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 | B.维新派顽固派革命派 |
C.保皇派革命派维新派 | D.洋务派革命派保皇派 |
“人们多注意1840年的划时代含义,实际上1860年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就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它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能够论证陈旭麓先生这一观点的是( )
A.形成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
B.反映时代脉搏跳动的改革思想日渐增多 |
C.清廷官僚体系由此开始发生被动转变 |
D.向西方学习成为精英和民众一致的选择 |
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提出的“历史理解之同情(即强调要站在当事人所处的时代思考和评价历史事件)”是史学界研究历史事物的基本原则之一。下列评述符合这一基本原则的是( )
A.商鞅不能将“德治”与“法治”结合是变法的一种失败 |
B.洋务运动强调“中体”是为引入“西用”而铺路 |
C.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主要是为推动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
D.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有失认知的客观性 |
《海国图志》中记载:“(某国)都城有公会所,内分两所,一曰爵房,一曰乡绅房。爵房者,有爵位贵人及耶稣教师处之;乡绅房者,由庶民推举有才识学术者处于。国有大事,王谕相,相告之爵房,聚众公议,参以条例,决其可否,辗转告乡绅房,必乡绅大众允诺而后行,否则寝其事勿论。”这段文字描述的制度最有可能的是( )
A.英国的议会制 | B.法国的共和制 |
C.美国的三权分立制 | D.德国的二元制君主制 |
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道,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为“洋”了。该变化反映了( )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
上海师范大学萧功秦教授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
B.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
D.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思想 |
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南京条约和附约里各种苛刻的待遇,满人汉人的官僚都接受。倒是内中提及今后两方的文书要用平等语气来往,开‘夷人’随意置啄之门,反而使他们不安”。这反映了鸦片战争后的中国( )
A.“天朝上国”思想依然浓厚 | B.进入与西方平等交往时期 |
C.国人对中西新关系没有异议 | D.洋务运动得以迅速兴起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