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5年,郭嵩焘奏称:“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也……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可转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这一认识
A.是中体西用论的具体表述 | B.反映了维新派的政治主张 |
C.对洋务派思想有所突破 | D.奠定维新变法的思想基础 |
中国近代史学家夏曾佑说:“智莫大于知来。来何以能知?据往辜以为推而已矣。故史学者,人所不可无之学也。”他强调的是
A.历史规律的存在 | B.历史循环论思想 |
C.历史进化论思想 | D.历史学的功能 |
熊月之在《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中指出: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吸收或排斥,其内在的逻辑在于对真善美的认识和追求。这也是西学东渐的内在逻辑。不同文化的对比与交流,同时也是真善美与假丑恶的比较过程。作者强调
A.文化本身具有层次性 |
B.追求真善美是文化发展的天性 |
C.西学东渐具有渐进性 |
D.中西方文化相互结合的必要性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进一步冲破了传统“华夷之辨”的保守观点。下列材料可以体现“中体西用”这一进步思想的是( )
A.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
B.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 |
C.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
D.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
“九州缩地凭挥翰,四海披图当泛槎(木筏)”。这是近代诗人张维屏对一部著述的称赞。这部著作是
A.《海国图志》 | B.《资政新篇》 | C.《变法通议》 | D.《孔子改制考》 |
“随着中国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文化领域也呈现了新旧过渡的特点。”这句话从本质上说明了( )
A.文化的发展受社会现实的制约 | B.中国近代文化的特点是新旧交替 |
C.中国文化领域混乱 | D.中国文化不断向前发展 |
对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解释较为全面的是
A以传统的封建制度为立国之本
B.以“师夷长技”为富国强兵之路
C.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D.对西方先进技术和政治制度兼收并蓄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
中国近代一位思想家指出,“于本源处尚无讨论,是治末而忘其本”,“一切行之官法,有所费则国家承之,得利则归中饱”。由此判断这位思想家
A.坚决反对学习西方 | B.是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 |
C.犀利批判洋务运动 | D.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观堂集林》中,用一句话精辟地概括了清代学风:“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咸以降之学新。”材料中的“道咸以降之学新”,主要“新”在
A.注重经典考证 | B.针砭社会时弊 |
C.学习西方文化 | D.批判理学旧论 |
原来,中国人在书写西方国家名称时,总加上偏旁(通常是犬字旁),但在19世纪70年代前后这种情况就显著减少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用“夷”字的现象也越来越少。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为“夷”,但是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称为“洋”了。这些变化反映出
①传统“贵华夏”“贱夷狄”观念的转变 ②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与挑战
③中国社会近代化发展的历程 ④中国礼仪之邦的大国风范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自道光后期以来,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对抗和失败交错的过程。多次失败导致了屈服;多次对抗又表现了逼来之势面前的不甘屈服。”材料反映出晚清当局者在19世纪后60年
A.面对民族战争的矛盾心态 | B.无所依傍和茫然自失的心理 |
C.民族抵抗意识的丧失 | D.传统意识支撑下的排外思想 |
魏源的《海国图志》说:“机房织造不用手足,其机动以火烟,可代人力。以羊毛与棉花纺成洋布、大呢、羽毛皆自然敏速。……其广推贸易之法,有火轮船航河驶海,不待风水。用火车往来,一时可行百有八十里。”这表明《海国图志》
A.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 | B.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诞生 |
C.改变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社会现状 | D.有利于打破闭塞自大的思想藩篱 |
“但这一战争并没有促使中国人惊醒……他们拒不承认中国在军事上的劣势和在政治上的衰退,这样他们便让自己继续沉睡了二十年。”这段话中的“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