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1895年,严复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斯民也,固斯天下之真主也。""西洋之言治者曰: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他认为,开民智是今日一大要政。
1905年,严复在与孙中山交谈中说:"以中国民品之劣,民智之卑,即有改革,害之除于甲者将见于乙,泯于丙者将发之于丁。为今之计,惟急从教育上着手,庶几逐渐更新乎!"
1915年,袁世凯为复辟帝制,组建筹安会,严复参与其中。同时他认为:"吾固知中国民智卑卑,号为民主,而专制之政不得不阴行其中,但政体改变,已四年矣。袁公既有其实,何必再居其名"
--摘编自《严复集》
(1)根据材料,概括严复关于"民智"的认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在不同历史时期严复的"民智"主张。
一个时期的思想与社会政治形势密切相关,同时又反作用于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韩非子与其他法家都具有一种极端独裁的秩序观。关于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不存在发表私人看法的空间。法律是统治者为了国家利益而发布的东西,加以广泛宣传和坚定地推行,它就会使人民去做他们本不愿做的事,如努力工作和战斗。这样,百姓的意见在体制中就没有存身之处了。在法家的思想中,没有哪条法律凌驾于或独立于统治者意愿。
——摘编自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材料二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举,在当时仅是将“百家”摈弃于官方尊奉的意识形态之外,对其在社会上自由发展则不予干预,未曾一概禁绝。在实际政策的制定上,仍然带有相当大的灵活性,并非教条地照搬儒家原则。法家的一套施政思想、手段仍然受到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只不过注意用儒术加以包装、“缘饰”。虽然王朝治国并非纯用儒学,但由于形成了一套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选官和教育制度,故而儒家经学大盛于时。另外,汉儒鼓吹的“天人感应说”也使专制皇权受到某种程度的约束。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三 实学思潮是从宋明理学中分化出来的一股新的社会进步思潮,实学思潮适应明末清初社会的变迁而兴起,把研究的范围扩大到社会领域和思想文化各个领域。明清实学的精神首先表现在经世思想上,乃是锐意于社会改革的经世济国。与宋明理学家“凭是天崩地陷,他也不管,只管讲学”的避世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摘编自尚斌等《中国儒学发展史》
材料四 进入到晚清时期,实学思潮继续发展,并达到了新的高度,对中国近代早期的社会变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从材料一中可以概括出法家法治思想的哪些特点?分析法家思想对战国时期政治形势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汉代儒学对王朝政治的影响。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明清实学思潮与宋明理学的不同。
(4)简要说明鸦片战争后至洋务运动期间实学思潮的主要表现。
(27分)回答以下问题: 中国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理论的过程。
(1)试举出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分别在这些领域中学习西方的重大事件及主张。
(2)归纳指出在思想文化领域学习西方的特点。
(3)你对“西学东渐”的学习过程有何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人在技术(包括军事技术在内)、经济和行政上的成就远优于亚非地区的人民。籍着这些成就,欧洲人能够让亚非地区的人民在世界市场上享有他们的成品,大量工业生产的利益,改进了生产力,较佳的保健教育、内政上的安全、以及改善了的行政。欧洲商人、工业家、拓殖者、工程师、教育家、行政者往往包含传教士的精力、技巧和耐心克服着亚非静态社会对进步缺乏兴趣,并且把亚非地区导向一个技术与理智为基础的世界社群。
材料二 欧洲人籍着滥用他们军事上的优势,并且受他们工业家渴求廉价原料所推动,以及为他们的大量生产找市场,欧洲国邦的政府把亚非地区独立的人民拉到他们的轴心里去,在经济上剥削他们,挫折其本土经济的成长和民族的生活,否认他们自决的天然权利,攻击他们的文化,并且把他们暴露在所谓西方文明的罪恶之下。
---以上选自《殷海光文集》
依据中国近代前期的有关史实论证上述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观点展开论证;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孙家鼐作为晚清的教育家,认为“务使学堂所成就者,皆明礼达用,以抑付我国家振兴人才之至意”。 这时的孙家鼐逐渐由教育富国的笼统口号转而为实施他的教育思想作准备。他在官书局上任后不久,即向光绪帝上《官书局奏定章程疏》七条:一设藏书院;二设刊书处;三设游艺院;四设学堂;五筹办经费;六分职掌;七刊印信,其中前四条为主要内容。
藏书院专为收藏我国的经史子集等书籍,以“备留心时事讲求学问者,入院借观,恢广学识”。刊书处则专门刊刻各国西学书籍,举凡律例、公法、商务、农务、制造、测算之学及武备工程诸书,“凡有益于国计民生与交涉事件者,皆译成中国文字,广为流布”。
设游艺院,通过广购化学、电学、光学诸新机、矿质、动物、植物各异产,分别部居,逐门陈列,以便“学者心摩手试,考验研求,了然于目,晓然于心”。这样“将来如制造船只枪炮等事,可以别材质之良窳,物价之低昂,用法之利钝,不致受人蒙蔽”。即设学堂一所,聘请精通中西学的人为教习,以培养入馆肄习者。 ——国家档案局明清档案馆. 戊戌变法档案史料[M]. 北京:中华书局,1959
材料二:孙家鼐作为晚清的教育家,他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他创办京师大学堂的过程中形成的一套完备的办学主张和办学理论。在他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创办的京师大学堂及隶属于京师大学堂的医学堂和武备学堂,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和作用。
——钱耕森、孙家鼐与京师大学堂《安徽大学学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孙家鼐在奏章中体现了什么样教学原则和办学思想。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家鼐“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和作用”的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的精彩之处,不仅出现在稳定时期,更出现在新旧交替时期。阅读下面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这得益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技术的进步。……井田制度遭到严重的破坏。公元前685年齐国“相地而衰征”,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围绕着“争霸”战争的需要,春秋以至战国的整个历史阶段内,诸侯国们都在不停地进行着改革。经过改革,公室宗族逐渐衰亡,卿族甚或平民贵族势力增强,这些都为文化的理性主义和人本思潮的兴起奠定了社会物质基础。
——摘编潘俊杰、魏婧《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
材料二:“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吕氏春秋·审分》
(1)材料二中的“公作”、“分地”各指什么?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在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中政治和经济之间的关系。
材料三:(1840—1842年)这场现在看来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在当时大多数中国人的眼中与中国历史上的所有华夷之战无异。朝野上下“剿夷”“讨逆”一类的词语风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人在震惊与恐惧中认识到英夷的强大,照会中对英国的称呼也由夷转变为“贵国”。《天津条约》(1858年)明文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至1861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并由一个临时“专办外交及通商事件”机构逐渐扩展为“策富强总汇之地”。至此,“夷务”变为“洋务”,并成为大清国第一要务,。
——节选自马嘉利《变“夷”“洋”与“洋”之变》《华章》2012年第29期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三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发生的变化。
材料四:关于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分期,是确定中国近代史学科对象的重要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胡绳发表文章将其限定在1840—1919年之间。此后,中国史学界出现了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明确分界,分界线就是1919年发生的五四运动。但范文澜等学者提出,按照社会性质,中国近代史应该包含1840—1949年的整个时期。
——《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分期应以1949年为界》
(3)大陆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台湾史学界主张把1911年的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请阐述他们各自的理由。
近代中国学校教育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的社会思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太学以五经为教材,进行经学教育。国家对教材和教学内容进行较为严格的审
定。太学只允许传授今文经学,古文经学则被拒之门外。汉代经学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
两派。今文经学是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成的经书,以董仲舒为首的一批儒家学者利用“阴阳
五行”学 说将儒学神学化,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命题。
-----《两汉太学的初兴》(中国教育史论----太学)
材料二 恭亲王奕于1860年奏议兴办京师同文馆,选八旗子弟,学习外文,并让广州、江苏督抚各选一人来京任教。但因“无人可派”,同文馆“日久未能举办”。帝国主义则乘隙而入,英国立即选派教士包尔誊为英文教习。
-------《历史教学》1981年02期
材料三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太学的主要特点及其成因。
(2)依据材料二,说明京师同文馆创办之初的性质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京师同文馆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的两幅图片之间的内在联系。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易永卿在《论郭嵩焘的和平外交思想》中提到,郭嵩焘主张无论战守和都要建立在对中国和西方的详细了解的基础之上。对于要战,郭嵩焘强调要知己知彼,通盘筹算,慎重言战……势包括中国和西方进行交往是不可扭转的历史趋势,西方和中国相比基本形式是敌强我弱,中国应顺应形式,坚持以和为主、努力笔战的策略方针……理是郭嵩焘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态度,理包括:(1)以理相待,对西方各国要据理而行,当时中国和西方各国相比,实力不足,更要强调讲理,以便对对方可以产生制约。(2)具体谈判时要据理力争,应对得体,刚柔相济,不卑不亢(3)反对蛮干,一味言战。
材料二 郭嵩焘的外交思想长期以来颇受人们的非议,“汉奸”之类的咒骂,汹汹而至。1875年,当他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驻外公使时,有人编了一副对联: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于尧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
作为中国最早以为亲临西方世界的高级官员和知识分子,郭嵩焘对当时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有一种比较清醒的认识,郭松涛把西洋诸国看作是独立于中国之外的有着自己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历史文明的主权国家。郭嵩焘感到华夏文明在西洋人眼中已经是一种落后的文明,强调中国必须向西方取法、学习。而对中西相差的史实,郭嵩焘看到了敌强我弱的大势,盲目言战,无异于以卵击石。
(1)根据材料一,概括郭嵩焘外交上的基本思想。
(2)材料二对郭嵩焘的外交思想有不同的看法,你赞同哪一种看法,说明理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代书院(有别于官学的另一种教育系统)的课程设置与地方官学、国子监的课程设置相近,以四书五经为主。
19世纪60年代起,我国出现一批新式学堂,开设了外语翻译、轮船驾驶、天文、测算、军械、行军布阵等课程。
材料二 1912年1月蔡元培出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主持制定“壬子癸丑学制”,实行废除读经等改革措施。
袁世凯上台以后,规定“各学校均应崇奉古圣贤,以为师法”,“中小学均加读经一科”。
材料三 1917年北京大学开始改革时,陈独秀刚满38岁,胡适26岁,钱玄同30岁,刘半农28岁,鲁迅36岁,李大钊29岁,蔡元培41岁。同年,林纾已经65岁,严复已经63岁,奉鸡铭60岁,段祺瑞53岁 北大的新旧之争就不奇怪了。
(1)洋务运动时期的新式学堂与清代书院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
(2)蔡元培和袁世凯对于读经的做法,各自目的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概括当时北大教员构成的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西方的启蒙,是一种“内源”式、接续式的“早熟”的启蒙。在14至16世纪,西方人依靠自身的社会变革力量酝酿起早期启蒙,并层层推进演绎出18世纪启蒙。而近代中国的启蒙则是“外源”式、突变性的“晚熟”启蒙。借助于“西学东渐”的刺激与发酵,中国文化传统的逻辑发展进程才发生历史的大转折,最终在“民族复兴”的理论大框架中,标立起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观、价值观和伦理观,逐渐折射和凸显出“西方式”启蒙的反传统含义。
——据盂广林《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时期的思想启蒙》整理
材料二 与西方相比,中国启蒙不仅匮缺市民社会的根基和动力,而且没有西方式的孕育了现代性的传统资源可资利用。这样,当启蒙运动移植西方现代性价值并以其批判本土传统时,传统的抗拒和文明的冲突,都是西方内源性启蒙所未曾遭遇过的。
——高力克《五四:未完成的启蒙》
材料三 与西方思想启蒙明显不同,从文字阐述到政治实践,西方的思想启蒙一直把人的价值(文艺复兴)、人的自由权力(启蒙运动)作为基本起始点,而且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也是西方思想启蒙的一般归宿。而中国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
——高力克《五四:未完成的启蒙》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方启蒙是一种“内源式”的启蒙。并指出导致近代中国启蒙具有“外源式、突变性”特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式的孕育了现代性的传统资源”指的是什么?并说明近代中国思想启蒙为什么会遭遇“传统的抗拒和文明的冲突”?(不得摘抄原文)
(3)材料三中,“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中国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这一观点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曾国藩(1811—1872年),湖南湘乡人,道光进士。1853年初办湘军以对抗太平天国革命。1860年任两江总督,并节制苏、浙、皖、赣四省军务。1864年攻陷天京。1865年调任钦差大臣,对捻军作战,战败去职。为维护清朝统治,与李鸿章、左宗棠创办江南制造局、福建马尾船政局等军事工业。有《曾文正公全集》。
——摘编自王岳川主编《一生要读的100位中国名人》
材料二 曾国藩是我国旧文化的代表人物,甚至于理想人物……在维持满清作为政治中心的大前提下,一方面他要革新,即接受西洋文化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他要守旧,即要恢复我们民族的固有美德。这是曾国藩对我国近代史的伟大贡献,我们至今还佩服曾文正,就是因为他有这种伟大的眼光。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简要评价曾国藩。
(2)根据材料,指出两位作者评价曾国藩的角度并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渐踏上了近代化的征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模仿西式工业化的改良运动,引进了大量西方18世纪以后的科学技术成果,引入译入了大量各类西方著作文献,培养了第一批留学童生,打开了西学之门;学习近现代公司体制兴建了一大批工业企业,开启了日后中国的工业发展和现代化之路。洋务运动的直接成果——清军水师在甲午海战的覆没使洋务运动最终黯然收场,沉重打击了清廷上层,为之后的百日维新埋下伏笔。对后来中日两国的文化思想政治走向以致国运都造成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创造民族新文化与文化遗产的继承问题》
材料二 蒋介石1935年4月在贵阳督剿红军时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首次提出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935年12月,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了《确立国民经济建设实施大纲案》。1936年3月,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拟定了《重工业五年建设计划》,计划投资267,100万元,发展汽油、钢铁、发电机、铝、电器等生产,以满足国内需要。当年就按计划筹办茶陵铁矿、高坑煤矿、大冶、阳新、彭县铜矿、中央钢铁厂、江西钨铁厂、中央无线电机制造厂、中央电瓷制造厂。1937年又筹备开发云南锡矿、四川金矿、湘潭天河煤矿、灵乡铁矿、四川油矿、水口山铅锌矿等。
——摘编自《中华民国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场“自救”运动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两场“自救运动”的历史影响并从近代化的角度说明两场运动的结果。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汉代官学系统》示意图:
——王晓华《中外教育史》
尽管当时读书人可以通过荐举、征召或选举的方法进入仕途,但参加太学的考试却是进入仕途的唯一稳妥途径,因此,终生乐此不疲者比比皆是。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材料二 1866年,恭亲王奕䜣为京师同文馆拟定了六条章程:一、专取正途人员;二、各员一律留馆住宿;三、按月出题考试一次;四、每届三年举行大考,高等者酌最差遣试用,下等者照常学习,下届再考;五、每月加给薪水银十两;六、三年试居高等者,照准各按升级格外优班保次。
——陈东原《中国教育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教育的特点。
(2)从材料二的六条章程中任选一条,分析拟定该条章程的原因。综合分析这两则材料,归纳我国不同时期教育改革的相似之处。
近代先进中国人在民族危机面前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经历了艰辛、曲折的历程。阅读下面图片,请回答:
(1)分别指出以上四幅图反映的主要进步思想主张。(4分)概括指出它们思想的最主要共同点。(2分)
(2)分析图A、C、D所反映的进步思想主张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6分)
“中体西用”思想是近代以来,中国学习和借鉴西方文明的一种政治文化理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欲强中国,存中学,则不得不讲西学。然不先以中学固其根柢,端其识趣,则强者为乱首,弱者为人奴,其祸更烈于不通西学者矣……今之学者,必先通经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旨,考史以识我中国历代之治乱、九州之风土,涉猎子、集以通我中国之学术文章,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阙者用之。”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
——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二 ……在梁启超看来,“中体西用”论者所要学习的西方技艺,都是不值一提的末枝小节;相反,被他们视为“本”或“体”而不愿加以改变的……才是应该先变、大变的。
——吴一泉《“中体西用”说及其历史作用》
材料三 “中体西用”没有引导中华文化成功地进行转型,一方面是“中体西用”模式下的“中体”已不具有先进的凝聚核心作用,在现实中成为阻碍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障碍。……另一方面,“中体”在吸收代表资本主义文化的“西用”之后,并没有实现“中体”本身的更新和发展,使中国封建文化形成一个新质的文化肌体。相反,中国文化在封建主义的故道上苟延残喘。
——王艳华《从“多元一体”文化发展模式角度评析“中体西用”》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张之洞提出“中体西用”思想的直接目的。
(2)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文化两方面理解材料一中的“中学为内学”的主张。
(3)概括说明材料二、三分别从什么角度去否定“中体西用”思想的?
(4)面对当今全球化的趋势,你能从“中体西用”思想的借鉴中得到哪些有益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