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利论是关于道德规范与物质利益的关系及人们如何对待两者关系的理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所谓养之之道何也?饶之以财,约之以礼,裁之以法也。何谓饶之以财?人之情,不足于财,则贪鄙苟得,无所不至。先王知其如此,故其制禄,自庶人之在官者,其禄已足以代其耕矣。由此等而上之,每有加焉,使其足以养廉耻,而离于贪鄙之行……人情足于财而无礼以节之,则又放僻邪侈,无所不至。先王知其如此,故为之制度。婚丧、祭养、燕享之事,服食、器用之物,皆以命数为之节,而齐之以律度量衡之法。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万言书》
(1)依据材料一,概括王安石对义利关系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义利观产生的时代背景。
材料二 表 某历史兴趣小组以“近代中国义利观的演变”为课题收集的史料表
|
史料 |
观点评价 |
顽固派 |
“夫士习之坏,向第阴背夫义以从利耳,今则显然逐利,并不知有义之名。民风之坏,向第尚力而未能重德耳,今则长幼无序,且并不知有贵贱之分。”(《筹办夷务始末》) |
A |
洋务派 |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张之洞《劝学篇》) |
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推动中国工商业的近代化,但仍然没有突破封建地主阶级的伦理思想体系的范畴。 |
维新派 |
“故天演之道,不以浅夫、昏子之利为利矣,亦不以谿刻自敦、滥施妄与者之义为义,以其无所利也。庶几义利合,民乐从善,而治化之进不远欤。”(严复《天演论》) |
B |
(2)材料二的观点折射出近代中国人对“义与利”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参考材料二中评价洋务派观点的方法,选择顽固派或维新派的观点进行评价。
材料三
(3)据材料三,指出洛克菲勒创业史的突出特点。并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解读图中所示漫画的寓意。
思想的碰撞是一种文明的进步,原本是一件美妙的事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西学东渐潮流不断加强,涌现不同的思想主张和流派。
材料二 民主制度与人文主义思想有着亲缘关系,正如君主制度与保守思想、专制制度与乌托邦式的唯科学主义、或者无政府主义与个人主义相关联一样。
——兹维坦·托多罗夫
材料三 “轴心时代”的观念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公元前800年—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期间...比方说在中国出现了老子、孔子这样伟大的思想家,在印度出现了释加牟尼。后来在希腊就出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这样的大思想家。
这些文化传统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人类文化主要的财富,而且这些不同地域的文化原来都是独立发展出来的,并没有互相影响,而且都是大体上同时发展起来的。雅斯贝尔斯还有一句话,我觉得非常重要,他讲“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个时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21世纪或者从20世纪后半叶开始,是对2000多年前“轴心时代”的新的飞跃?…可以说,人类文化正在进入或者即将进入一个“新的轴心时代”。
——汤一介《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今人类社会之贡献》
当下世界、洲界、国界似乎模糊起来,但不同文明间的分歧乃至争斗,又普遍存在,有时还以一场激烈的形态展开(如在巴以之间)。可见,文化的两个向度——全球化和多元化同时存在。……总之,与全球化相应的,既有文化的统一走势,又有文化的多元发展以及在某种程度上的彼此纷争。
——冯天瑜、杨华、任放《中国文化史》
(1)按照这一示例【示例:第一类:地主阶级抵抗派,③⑤】,对材料一中的人物分类。不同派别和主张的出现说明了中国近代前期向西方学习的特点是什么?
(2)联系18世纪欧美的相关史实,论证材料二的观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人类文化在“轴心时代”和“新的轴心时代”的发展特征。
反腐是当今的热点问题,中国反腐任重道远。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孔子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康熙告谕大臣:“朕观自古帝王,于不肖大臣,正法者颇多。今设有贪污之臣,朕得其实,亦必置之重典。”
秦朝的国家政权机关设三大部门,一是丞相,掌管行政,协助皇帝处理万机;二是太尉,掌管军事;三是御史大夫,掌监察。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反腐的主要手段。
材料二 对于官员来说,洋务企业“正如肥肉自天而降,虫蚁聚食,不尽不止”。……李鸿章终于承认,他办了一辈子的洋务诸事,原不过是充当了一名裱糊匠,使清王朝这一破屋表面上看来一度“居然成一净室”。但李鸿章的话其实也恰恰说明“破屋”的根基未动,其中的各种“霉菌”必然将新增添的“纸片”等材料蛀空。
(2)材料二中所说的“霉菌”和“纸片”分别指什么,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洋务运动失败原因的理解。
材料三 行政伦理是一种软约束,其作用的发挥往往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但它一旦与法律结合,则既能够继续发挥其内在约束的功能,又能够获得有效的外部保障。……总统的被提名者都要详细公开其个人财产,以供公众和媒体检查。被提名者的配偶及他们所抚养的子女的财产也必须同时申报。……高薪养廉制度是对政府官员合理的自利需要的满足于激励。……以权力制约权力道德核心思想是分权,并使不同权力机构之间形成一种制约与被制约或相互制约的关系……采用跳跃式监督模式即(公众)权利监督(公共)权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相继掀起了大规模公共行政改革运动,其核心就是将市场机制引入到公共服务领域,打造企业型政府,实行公共服务市场化。从而打破原有的政府垄断公共服务供给的局面,并有利于铲除政府官员谋求自利的温床。……
(3)根据材料三,概括西方国家的反腐措施有哪些?体现了哪些启蒙思想?
(4)综合上述材料,对中国当今反腐败有何启示?
国际间的互动与交流是历史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
16至18世纪世界白银的生产、出口和接收示意图
(1)观察上图,说明16至18世纪国际白银流动的走向。结合所学分析这种走向出现的原因。
19世纪七八十年代,清政府派120名幼童赴美留学,揭开了近代中国留学潮的序幕,詹天佑是其中的杰出代表。20世纪初,中国出现留学日本的热潮。留日学生高达2万多人,黄兴等人成为辛亥革命的骨干人物。五四运动前后,再次出现留学热潮:以留美、留法、留苏为中心,留英、留德、留日等也有较大发展。胡适(留美)、邓小平(留法)、刘少奇(留苏)等人是这批留学潮中的著名人物。
新中国成立以后,留学生的主要去向是苏联。1951年至1958年留苏学生共7493人,79.6%学习工科和理科。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来,中国有120多万人到国外留学,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此同时,也有大量的外国留学生来中国学习。2011年,在华学习的外国留学人员总数首次突破29万人。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解读近现代中外留学发展变化的历程。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图书的历史折射了文明的演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0—1904年中国译著概况简表
时期 |
译著类别 |
译著来源 |
总计 |
|||||
应用 科学 |
自然 科学 |
历史 地理 |
社会 科学 |
哲学 艺术 |
英美 |
日本 |
||
1850—1899 |
40% |
30% |
10% |
8% |
3.5% |
85% |
15% |
567种 |
1902—1904 |
10.5% |
21% |
24% |
25.5% |
11.3% |
16.8% |
62.2% |
573种 |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50—1904年中国译著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你对这一变化的认识。
材料二 1950年~1956年全国图书出版统计表
[种数:种;印数:万册(张);印张数:千印张]
年份 |
种数 |
印数 |
印张数 |
|
合计 |
其中:新出 |
|||
1950 |
12153 |
7049 |
27463 |
590988 |
1951 |
18300 |
13725 |
70330 |
1262586 |
1952 |
13692 |
7940 |
78566 |
1698351 |
1953 |
17819 |
9925 |
75421 |
2134347 |
1954 |
17760 |
10685 |
93913 |
2509035 |
1955 |
21071 |
13187 |
107914 |
2798277 |
1956 |
28773 |
18804 |
178437 |
4316681 |
——据彭俊玲、曾辉《从版本图书看中国五十年代的图书出版业》
(2)根据材料,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图书出版发展的总体趋势,并分析这一趋势出现的原因。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
“人生而是自由的,可是现在他却处处带着镣铐。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
(1)归纳材料一中两国思想家主张的相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产生的不同影响。
材料二 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象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欧洲思想家对待中国文化的两种不同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不同观点的相同立场。
材料三 80年来,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认识世界同时又认识自身,其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高扬民主和科学之旗,包含着80年中西文化论争所积累起来的认识成果,又体现了认识的一种飞跃,它由古今中西新旧之争而来,又是对古今中西新旧之争的历史概括。中国人因此而找到了一个最重要、最本质的是非标准,而后才可能有完全意义上的近代中国和近代中国人。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3)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说明近代中西方启蒙运动发展的相似之处。
材料四 魏源提出:“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窃其所长,夺其所恃”。他又强调“势变道不变”,“乾尊坤卑,天地定位……是以君令臣必共,父命子必宗,夫唱妇必从”……后来为洋务派所承接,发展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如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思想家王韬说“当默深(魏源)先生时,与洋人交际未深,未能洞见其肺腑,然师长一说,实倡先声”。
——曾乐山《中西文化和哲学争论史》
(4)根据材料四指出魏源在中西文化关系问题上的主要观点。(2分)王韬认为他“实倡先声”是指什么?(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在李贽的时代“无法孕育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的原因。
材料二 日本学者福泽渝吉在《文明论概略》中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
——摘编自福泽渝吉《文明论概略》
(2)结合所学知识,以欧洲和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为例来说明材料二中的观点。
在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奥林匹克的故乡,欧洲对外贸易的发源地,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人类发展历程中,以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为代表的东西方文明曾经彼此交融,相映生辉。
——吴邦国《在中希经贸合作论坛上的演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各创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
材料二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提出的国人“觉悟”经历了哪三个阶段。其具体实践如何?
材料三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国庆日演说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14世纪,在意大利的一些“美丽的商业城市”,人们凭借自由的环境经商致富;富裕和自由又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天才、鼓舞了人们的勇气;这反过来又使人们变得更加富有。……18世纪的法国社会,“中间等级的人因从事工业而发财致富。大臣们和内宠近幸不如过去富有”。结果,“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缩小”。以前,小民百姓只能通过为达官显贵效劳以求发达,“如今工业为他们开辟了成千上万条途径”。这些人,有了各种谋生致富的渠道,能逐渐摆脱权贵的控制,获得独立与自由。
——杨芳《论伏尔泰的启蒙社会观:自由、商业、战争与文明》
(1)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时代要求与思想解放运动”的主题对材料二进行解读。(要求:史论结合、观点明确、条理清晰。)
材料二 1862年附设于总理衙门的京师同文馆,三十年间译著近两百种……延聘法国毕利干教授化学,英国德贞教授解剖学。19世纪中期以后传入的西学,举凡近代西方的工程技术、科学理论、民主思想……统统展示在中国人面前……资产阶级新文化在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政治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同传统文化进行着多角度、多层面的较量,并以其自身具有的相对高势能,不可逆转地占据了优势。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第3版
(2)据材料二概括晚清民初“西学东渐”的传播特点及途径。
世界各国文明在相互碰撞中既有彼此之间的学习和融合,但也有冲突,甚至战争。
材料一 日本学者认为,隋唐时期,日本从中国学习了几个文化要素,使得日本的历史完成了一个飞跃,这几个文化要素就是汉字、儒学、官制和大乘佛教。
一一孟宪实《传统文化:中国文化软实力之源》
材料二 “鸦片战争一阵疾风,吹荡了沉寂的知识界,一批关心国家命运的仁人志士,看到了英美等国的政治体制与中国的不同之处:议会制度、总统禅让等。他们的思想深处,滋生着对民主制度的欣慕和对专制制度的不满之情。”
——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
材料三 中国商品的净出口从1931年的14.17亿元猛降到1934年的5.35亿元,棉纱出口从1929年的34万担降到1935年的24万担,生丝从42万担降到18万担,茶叶从94万担降到63万担。出口萎缩首先影响到农产品价格,从1931年到1934年,全国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农业产值竟下降了47%,农村一片哀鸿萧条。
——吴晓波《跌荡一百年》
材料四 与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就任伊始时相比,近期中美关系变得日趋紧张,尽管奥巴马访华似乎有所缓和。目前利害攸关的问题仍涉及广泛,从美国对台军售、到奥巴马总统会见达赖喇嘛、到谷歌事件、到对伊朗的制裁、到人权争端以及气候谈判僵局。
——《全球视野——胡一帆》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举例说明隋唐时期中国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领域出现新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分析推动近代中国政治制度进步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因“对民主制度的欣慕”,而提出了什么主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综合分析20世纪30年代中国经济下滑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请你谈谈关于中外交流方面的启示。
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从“天朝上国”的梦幻里惊醒,开始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新思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好些新的因素推动着人们更新对西方和中国的认识:……1892年,在西方传教士所办的各种学校中学习的学生已达一万六千余名。从1815年至1891年间,中国先后创办的各种华文报刊达64种,加上香港地区的6种,共达70种之多,……努力介绍西方的科学技术成就、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状况以及近日新闻,为中国士子的视野与世界连接提供了客观条件。同时,有数以百计的外国书籍翻译为中文出版。到外国考察、留学、经商和做工的中国人至70年代末已达80万以上。
—袁伟时《帝国落日》
材料二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还是辛亥革命;无论是李鸿章、康有为,还是孙中山,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
——据【裴钰《改变中国》】相关内容整理
材料三 中国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陈旭麓(历史学家)《中国近代史》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了解西方的主要途径。
(2)依据材料二,说明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促使中国“内部改变”的指导思想分别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在“改变中国”中的作用。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学习西方的认识。
世事在变化,历史学的任务就在于把握和阐释这些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封建社会的长期性,并不意味着中国社会停滞,社会总还是在变化的。这种变化,因为微小,仅以前后相接的两个朝代而论可能不太明显,但隔开几个朝代加以比较,是能够看得出来的,可以说:代代相承,变化微渐。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中“代代相承,变化微渐”的说法是否准确?试以古代社会主流思想为例说明你的依据。
材料二 古老的基督教强调个人命运是亚当众儿女的普通命运的一部分,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有钱男女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人们越来越把生活当作获取荣耀和享乐的契机,而不是作为一条通向永恒的幸福或永远的地狱之路的过渡阶段。人本身就是评判过什么样的生活的准则,这是古希腊诡辩家的训言。古希腊文明,尤其是异教的古罗马文明,成为艺术和文化兴趣的重心。
——摘编自[美]菲利普·J.阿德勒兰德尔·L.波韦尔斯《世界文明史》
(2)据材料二,与“古老的基督教”主张相比,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出现了怎样的“变异”? 分析出现“变异”的原因。
材料三 “我们从两个角度来审视启蒙运动。一方面,启蒙运动的开创者和追随者对他们所继承的那个世界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另一方面,启蒙运动的倡导者试图为更为清晰可靠的理解这些问题奠定充分基础。总之,启蒙运动乃是在批判与创新的大破大立之中展开。”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启蒙运动是如何“大破大立”的。
材料四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一中国欲自强,则英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嚣,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画》
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4)材料四中的政治思想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成这种变化的时代因素。(4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中国)《海国图志》问世后却很少有人问津……最终在国内的印刷数仅有千册左右……魏源最终皈依佛门,郁郁而终。
——朝川济世《魏源和他的<海国图志>对中国、日本的不同影响》
材料二 顽固派骂:“李鸿章、丁汝昌直用以夷变夏不止。”丁汝昌还被送一个“丁鬼奴”的绰号……李鸿章感叹道:“天下事无一不误于互相掣肘,遂致一事办不成。”
——刘大椿、吴向红《科学•社会•文化》
材料三 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在其自身内在规律的驱使下,伴随着殖民扩张,积极向外扩展。而中国文化作为小农经济和专制主义的产物,主要是在中华文化圈中循环与发展。于是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被动地向现代文化转变……经过痛苦的选择与艰难的取舍,我们终于逐渐融入现代化浪潮……
——互联网
材料四 与西方相比,中国启蒙不仅匮缺市民社会的根基和动力,而且没有西方式的孕育了现代性的传统资源可资利用。这样,当启蒙运动移植西方现代性价值并以其批判本土传统时,传统的抗拒和文明的冲突,都是西方内源性启蒙所未曾遭遇过的。
——《五四:未完成的启蒙》
材料五 与西方思想启蒙明显不同,从文字阐述到政治实践,西方的思想启蒙一直把人的价值(文艺复兴)、人的自由权力(启蒙运动)作为基本起始点,而且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也是西方思想启蒙的一般归宿。而中国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
——《五四:未完成的启蒙》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魏源和《海国图志》的主张在中国没有付诸实践的社会原因是什么?据材料二说明李鸿章“无奈”的原因又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三,从文明史观的角度如何看待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3)据材料四说明近代中国思想启蒙为什么会遭遇“传统的抗拒和文明的冲突”?
(4)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思想启蒙主要是因为什么而“偏离了方向”?
各国在交往中,往往会发生“误读”的现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18世纪,在西方的宫廷与贵族家中,中国龙纹形象随处可见,那时候的中国龙是伟大、高贵的象征。进入19世纪,西方人逐渐把“龙”翻译为“dragon”,在基督教文化中,“dragon”代表着暴力、邪恶。近年来,西方媒体借助龙形象来讽喻中国的方式越来越多,例如《经济学家》杂志中,提到中国的漫画中几乎都少不了“龙”——威胁我们的龙。
——据董玉洁《中国龙vs西方龙:文化的误读》整理
(1)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一中各时期西方人眼中“中国龙”形象形成的原因。
材料二 “欧美的文明,只在物质的一方面,不在其它的政治各方面。”
——孙中山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19世纪后半期中国持有与材料二中孙中山相似看法的派别。概括说明他们误读西方文化的原因。孙中山是如何弥补西方政治制度不足之处的?(4分)
材料三
材料四 我们要共同建设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异也是伙伴。朋友多了路才好走,我们应该通过坦诚深入沟通、增信释疑,应该秉持和而不同理念、尊重彼此对发展道路的选择,应该坚持互利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促进共同发展,应该变赢者通吃为各方共赢,共同做大亚洲发展的蛋糕,共同促进亚太大繁荣。
——摘自习近平出席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主旨演讲
(3)根据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20世纪50年代中国是如何以包容的姿态融入世界,以防止外交“误读”的?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你认为如何才能避免或减少国际交流中的“误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商君列传》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财计三》
材料二 郑观应主张“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商务者,国家之元气也”“初则学商战于外人,继则与外人商战。”
张謇认为“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实业亦必有的,……何在?在棉铁,而棉尤宜先。”“国人不知进出口货价相抵,……较赔款甚,若不能设法,即不亡国,也要穷死。”
材料三 航海乃是谋求本共和国福利与安全最重要的手段……自公元1651年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或领土……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入口的船舶……亦应一并没收。
——英国《航海条例》(1651年10月)
材料四 1838年在曼彻斯特成立了“反谷物法同盟”,并吸引了不少工人群众参加其活动。1846年,国会在社会压力下终于废除《谷物法》,…… 1846—1849年英国取消了大约200种商品的进口税。这些政策大大帮助了英国工业品的出口并使原料和粮食进口增加,价格下降,促进了英国工业的更大发展。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概括指出材料一两段引文所体现的不同经济思想,并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
(2)根据材料二概括张謇和郑观应两人思想认识的异同点。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的经济政策发生变化的原因。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