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中体西用”思想,出现于19世纪60年代之初,那是1861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说的两句话:“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个话说于鸦片战争期间萌发的“师夷之长技”二十年之后。随之,一些留心时务与洋人打交道的官员对此大都有所探讨。李鸿章在派学生出洋的“应办事宜”中说:“查考中学西学,分别教导。将来出洋后,肄习西学,仍兼讲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随资高下,循序渐进......宣讲圣谕广州,示以尊君亲上之义,庶不至囿于异学。”郭嵩焘说:“西洋之入中国,成为中国一大变,其气机甚远得其道而顺用之,亦足为中国之利。”
甲午战争的惨败,洋务运动的破产,是对“中体西用”宗旨最残酷的批评。经此剧变,没有被硝烟和波涛吞没的官佐长了一智;许多钻研经籍、流连诗文的知识分子,也在救亡图存的呼唤下前进了。如谭嗣同,他痛切地审察政治得失,沉思事变的由来,为了回答“洋务之术尚未精,必变法以图存”的问题,就“道器”、“体用”的关系,他在1895年七八月的《报贝元征书》中发表了深刻的意见,一面从理论上批判了“中体西用”的不当,一面也是从“中体西用”的时效中对如何接受西学,接受什么样的西学进行了检查和发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体西用”思想进行评析。
(要求:围绕材料中观点展开评论,观点鲜明,史论结合)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自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凡谈时务、讲西学者,无分朝野,皆不出“中体西用”一途。……李鸿章在派学生出洋的“应办事宜”中说:“考查中学西学.分别教导,将来出洋后,肄习西学,兼讲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随资高下,循序渐进。宣讲圣谕广训,示以尊君亲上之义,庶不圃于异学。” ——摘自陈旭麓《论中体西用》
材料二 所谓君者,代众民任此公共保全安乐之事,为民众之所公举,即为民众之所公用。民者如店肆之东人;人君者,乃聘雇之司理人耳。民为主而君为客,民为主而君为仆,故民贵而君贱,易明也。
——摘自康有为《孟子微·中庸注·礼运注》
材料三 《新青年》和《新潮》以及包括《每周评论》在内的许多其他杂志,对传统主义的堡垒——旧文学、旧道德、旧式人际关系和儒家——发动了全面攻击。……他们津津乐道于科学、民主、科技、不可知论、实用主义、自由主义、议会制度和个人主义。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倡导“肄习西学,兼讲中学”的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
(2)材料二中康有为阐述了我国古代哪一思想家的什么主张?从中反映了康有为思想的什么特点?
(3)材料三对传统思想的态度与材料一、二有何不同?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近代主流思想演变的趋势。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指出:“周朝社会……人的思想现在可以自由驰骋了……中国这一思想繁荣的时代与古希腊的哲人时代……几乎是同时产生的。……不过他们得出的答案大相径庭,从而使地中海文明、南亚文明和东亚文明就此分道扬镳,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下去。
材料二 我们对西方文化和外国文化,当然要重视“拿来”,就是把外国的好东西“拿来”。这里涉及到三个方面,物的部分、心物结合的部分、心的部分,都要拿。
——季羡林《东学西渐与东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地中海文明和东亚文明”当时在协调社会成员关系方面各有哪些代表性特征?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是怎样从“三个方面”将外国的好东西“拿来”的?
(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廷议又称集议,是中国古代朝廷的议事制度。每逢遇到事关国家利益的大事,君主为了集思广益,要召集或责成丞相等召集中央有关官员,在廷臣会议上共同讨论,达成初步的共识后,将廷议结果呈达御前,由君主裁决。它既区别于君主通常的听政方式如早朝等,也与各个职能部门内部讨论、议决有关问题的“部议”相区别。
材料一、《尚书·周官》记载:“议事以制,政乃不迷。”西汉参加廷议的包括会卿(政府理政大臣)、列侯(国家元老)、二千石(熟悉京师地方情况)、大夫(“掌议论”)、博士(“掌通古今”)。东汉时,“凡国有大造大疑,太尉与司徒、司空通而论之”,有时也吸收其他高级官员参加,而且参加者要“署议”。北魏时,“参论国治,经纶王道,以为常式”。唐代政事堂议事,程序规范,秋序井然,“有军国大事,则议之。由唐历五代,不改其制”。宋代设置了廷议的固定场所,参加者的排编程式固定化,廷议的议程程式化,设有掌管廷议的监议御史。明代的廷议形式为群臣集议,但廷议结果“卒出于一人之见”,“统于一二尊官”。
——摘编自林乾《论中国廷议制度对君权的制约》
材料二、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魏源指出言路不通对治理国家的危害,认为古代圣人“取于臣也略,而取于民也详”。郑观应在《论议政》中写道:“泰西列国,其都城设有上下议政院。上院以国之宗室勋戚及各大员当之,以其近于君也。下院以绅者士商、才优望重者充之,以其迩“议院者,所以通君民之情也于民也。”使英公使薛福成说:“下议院之权,与上议院相维制;凡议政事,以协民心为本。大约上下议院之权,与君权、相权相维制。”康有为进谏光绪帝:“令士民公举……,略分府县,约十万户而举一人,令会议于太和门,三占从二,下部施行。所有人员,岁一更换。”……1908年,清政府颁布《各省咨议局章程》:“各省采取典论之地,以指陈通省利病,筹计地方治安为宗旨议员公同集议,候本省大吏裁夺施行。遇有重大事件,由该省督抚奏明办理。”
——摘编自《魏源集》《康有为政论集》
(l)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廷议制度的特点,(4分)并指出这一制度在唐代以后呈现出的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二,指出清末有识之士对于言路与决策的关系问题的认识发生了什么新变化?(6分)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这些新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远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西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涵》
材料二: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以足恃欤?
——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
材料三: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引自康有为《请定宪法开国会折》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说明李鸿章和郑观应在探索中国富强之路问题上所持有的观点有何异同?
⑵结合材料一、二说明,郑观应的观点是针对19世纪60年代开始在中国发生的什么大事件而提出的?他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⑶材料三和材料二比较,在政治主张上有何发展?请分析其的原因。
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的代表性人物,例如下表的几位人物:
人物编号 |
人物速写 |
① |
号“饮冰室主人”, 人物速写曾拜“南海先生”为师 |
② |
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被指为“卖国贼” |
③ |
著有《海国图志》一书 |
④ |
《新青年》的创办者,批判封建正统思想的领军人物 |
⑤ |
民族英雄,领导了“虎门销烟” |
⑥ |
广东南海人,著有《孔子改制考》一书 |
⑦ |
曾任北大图书馆主任,著有《庶民的胜利》一书 |
⑧ |
创建了“湘军”,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 |
(1)从对“西学东渐”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按时间顺序将上述人物分为四类(每一类2人,填数字序号即可。)
(2)分别概述这四组人物的派别及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3)上述派别和主张的出现说明了中国近代前期向西方学习的特点是什么?
中外教育史表明,教育内容变革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代书院(有别于官学的另一种教育系统)的课程设置与地方官学、国子监的课程设置相近,以四书五经为主。……19世纪60年代起,我国出现一批新式学堂,开设了外语翻译、轮船驾驶、天文、测算、军械、行军布阵等课程。
材料二 1912年1月蔡元培出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主持制定“壬子癸丑学制”,实行废除读经等改革措施。袁世凯上台以后,规定“各学校均应崇奉古圣贤,以为师法”,“中小学均加读经一科”。
材料三 1917年北京大学开始改革时,陈独秀刚满38岁,胡适26岁,钱玄同30岁,刘半农28岁,鲁迅36岁,李大钊29岁,蔡元培41岁。同年,林纾已经65岁,严复已经63岁,辜鸿铭60岁,段祺瑞53岁。北大的新旧之争就不奇怪了。
材料四 明治以来,日本建立了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制度。1872年明治政府即引进西方近代国民教育机制,提出“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的目标,首次建立了义务教育制度。1900年开始实行小学免费义务教育制度,l907年就学率达到了惊人的99%!小学之上,有男女分校的5年制中学和初等技术学校,然后是专门为男学生设的3年制高中和3年或4年制大学。改革教学内容,使自然科学占教学内容的一半左右。
(1)依据材料一,概括洋务运动时期的新式学堂与清代学堂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蔡元培和袁世凯对于读经的做法,各自目的是什么?
(3)依据据材料三,概括当时北大教员构成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
(4)根据材料四,说明明治维新以来日本教育改革的特点。
在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奥林匹克的故乡,欧洲对外贸易的发源地,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人类发展历程中,以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为代表的东西方文明曾经彼此交融,相映生辉。
——吴邦国《在中希经贸合作论坛上的演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各创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
材料二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提出的国人“觉悟”经历了哪三个阶段。其具体实践如何?
材料三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国庆日演说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大量涌入中国,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发生了尖锐的冲突。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思想界进行了激烈的争论。这一争论贯穿中国近代史始终,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源提出:“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窃其所长,夺其所恃”。他又强调“势变道不变”,“乾尊坤卑,天地定位……是以君令臣必共,父命子必宗,夫唱妇必从”……后来为洋务派所承接,发展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如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思想家王韬说“当默深(魏源)先生时,与洋人交际未深,未能洞见其肺腑,然师长一说,实倡先声”。
——曾乐山《中西文化和哲学争论史》
材料二 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
——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材料三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魏源在中西文化关系问题上的主要观点。(4分)王韬评论他“实倡先声”的含义是什么?
(2)据材料二归纳胡适的主要观点。这一思想观点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说明毛泽东对外来文化的观点是什么?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曾“照搬外国的经验”,指什么?实践遭挫折后,中共又进行了怎样有益的探索?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史上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文化看法的发展趋势。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14世纪,在意大利的一些“美丽的商业城市”,人们凭借自由的环境经商致富;富裕和自由又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天才、鼓舞了人们的勇气;这反过来又使人们变得更加富有。……18世纪的法国社会,“中间等级的人因从事工业而发财致富。大臣们和内宠近幸不如过去富有”。结果,“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缩小”。以前,小民百姓只能通过为达官显贵效劳以求发达,“如今工业为他们开辟了成千上万条途径”。这些人,有了各种谋生致富的渠道,能逐渐摆脱权贵的控制,获得独立与自由。
——杨芳《论伏尔泰的启蒙社会观:自由、商业、战争与文明》
(1)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时代要求与思想解放运动”的主题对材料二进行解读。(要求:史论结合、观点明确、条理清晰。)
材料二 1862年附设于总理衙门的京师同文馆,三十年间译著近两百种……延聘法国毕利干教授化学,英国德贞教授解剖学。19世纪中期以后传入的西学,举凡近代西方的工程技术、科学理论、民主思想……统统展示在中国人面前……资产阶级新文化在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政治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同传统文化进行着多角度、多层面的较量,并以其自身具有的相对高势能,不可逆转地占据了优势。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第3版
(2)据材料二概括晚清民初“西学东渐”的传播特点及途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意大利在欧罗巴洲南境……元以前未通中国。明万历九年(1581年)。有利玛窦者始泛海抵广州。……崇祯初历法疏舛,礼部尚书徐光启请以其国新法相参校,开局纂修,报可。书成未用。会本朝建元,始采取其说,先后命西洋人汤若望、南怀仁等为钦天监官。……并许其自行其教。
——引自清朝《文献通考》
材料二 (近代中国)18世纪末叶以后,华夏文明日益感受到从西方基督教文明中崛起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咄咄逼人的压力。这种压力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手段,初则以商业的渗透,继则以赤裸裸的殖民主义武力,迫使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地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西方文明赢得世界不是通过其思想、价值观或宗教的优势,而是依靠它运用有组织的暴力优势,这在西方文明与华夏文明----两个强势文明的猛烈撞击中表现得尤为充分。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海国图志》 《民报》、孙中山题词 《新青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之际中外文化交流较之以前有什么新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在18世纪末叶以来,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地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的原因。并概括近代西方文明与华夏文明的撞击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先进中国知识分子对待西方文明的共同点,并分析其变化的趋势。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光绪三年十二月十八日(1878年1月20日)又记'而国政一公之臣民,其君不以为私。其择官治事,亦有阶级、资格,而所用必皆贤能,一与其臣民共之……自始设立议政院,即分同异二党,使各竭其志意,推究辨(通“辩)驳,以定是非,而秉政者亦于其间迭起以争胜。于是两党相持之局,一成而不可易,问难酬答,直输其情,无有隐避,积之久而亦习为风俗。”“推原其立国本末,所以持久而国事益张者,则在巴力门议政院(Parliament)有维持国是之义,设买阿尔(mayor,市长)治民有顺从民愿之情。二者相持,是以君与民交相维系,迭盛迭衰,而立国千馀年终以不敝。”“圣人之治民以德,德有盛衰,天下随之以治乱。德者,专于己者也,故其责天下常宽。西洋治民以法。法者,人己兼治者也,故推其法以绳之诸国,其责望常迫。”
——郭嵩焘《伦敦与巴黎曰记》
材料二:1891年郭嵩焘去世。严复写了一副挽联'平生蒙国士之知,而今鹤翅氈氈,激赏深慚羊叔子;惟公负独醒之累,在昔蛾眉谣诼,离忧岂仅屈灵均?”
——严复《严复集》
(1)依据材料一,指出郭嵩焘认为英国长盛不衰的原因。
(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严复评价中“惟公负独醒之累”的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魏源在《海国图志•序》中指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1898年,张之洞发表的《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图固”,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材料四:李大钊指出:俄国(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土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他号召人们向俄国学习。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二指出,在认识近代中国所面临形势的问题或背景上,二者有何不同?
(2)材料三较之材料一、二,其内容进步在哪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
(3)材料四与材料三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重大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梁启超批评他们说: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内治,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以为吾中国之政教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
材料二 假使我们是甲午到戊戌那个时代的人,眼看见我们的国家被小小的日本打败了,打败了以后又要割地赔款,我们还不激昂慷慨想要救国吗?又假使我们是那个朝代的人,新知识新技术都没有、所能作的仅八股文章,所读过的书仅中国的经史,我们救国方案还不是离不开我们的经典,免不了作些空泛而动听的文章?假使正在这个时代,我们中间出一个人提出一个伟大的方案,既合乎古训,又适宜时局,其文章是我们所佩服的,其论调正合乎我们的胃口,那我们还不拥护他吗?
——以上材料均引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近年来政象所证明,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日: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1)材料一中梁启超的批评针对的对象是谁?他们的主张是什么?结果如何? 梁启超批评是否有道理? (2分),
(2)材料二中所描绘的情景你认为谁是最合适的人选?列举他的主要著作。他是如何做到“既合乎古训,又适宜时局”的?他推动的一场救亡运动叫什么(6分)
(3)材料三中,陈独秀认为“西洋文明输入吾国”后,国人的“觉悟”经历了学术觉悟、政治觉悟和伦理觉悟三个阶段。为实现伦理觉悟,陈独秀领导什么运动,此运动高举的两面旗是什么?此运动主要内容是什么? (8分)
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一定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细弱。”
材料二 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到人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和水利等近代科学技术介绍到中国,把儒学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材料三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陆续设立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和译书机构。90年代中期,梁启超收集部分已译西书目录,按西学、西政等编成《西学书目录》,并指出:“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得以产生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哪些?
(2)指出导致清中叶以前“市民文化”在整个中国社会中相当细弱的主要原因。
(3)依据材料二,概括当时翻译书籍的内容及其产生的作用。
(4)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后期翻译活动出现的新变化。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