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维新思想的历史影响 / 选择题
高中历史

不过二十年前,那些老先生们……除了死力去驳康有为,……我们今日也痛骂康有为,但二十年前骂康有为太新,今日骂康有为太旧。       
——胡适《归国杂感》 1918年
那么,二十年前和二十年后两种人都批判康有为是因为康有为        

A.托故改制 B.学习西方 C.变革制度 D.救亡图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论述的基本观点倾向于近代维新派的是:(    )

A.“夫不可变者有伦纪、圣道、心术也,非工商器械、工艺也”
B.“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固,在人心不在技艺”
C.“当世恶疾,帝制为最,唯合众共和为世界之潮流,顺者昌,逆者亡”
D.“君权与民权合者情意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二者斯强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这种不受崇敬的衣服,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观点适用评价下列人物中谁的思想(      )

A.林则徐 B.魏源 C.康有为 D.陈独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社会思潮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维新思想的传播             ②民主思想的弘扬
③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           ④尊孔复古的逆流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早期维新思想认为:“欲张国势,……莫要于设议院。”“能通上下之情,则地有余地,民有余力,闾闾自饶,盖藏库无虞匮乏矣。”“所冀中国上效三代之遗风,下仿泰西之良法,体察民情,博采众议。”对以上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①主张学习西方议会制度   ②将近代西方制度与中国传统制度结合
③提出了制定宪法的要求   ④通过改革政治体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梁启超阐述“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观点的《变法通议》发表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使,开矿物,可谓之变事,不可谓之变政。”这段言论应该出自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中国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发展资本主义 B.救亡图存
C.中西文化交融 D.反对专制统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午中日战争后,康梁等维新派宣传维新思想的特点是

A.将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 B.倡导民主和科学
C.确立“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方针 D.没有形成完整理论,更没有付诸实践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兴民权、设议院,其根本目的是

A.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 B.用西方的政治体制维护清朝统治
C.提高民众的参政议政意识与能力 D.赋予传统儒学新的内容和新的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末,维新思想的积极宣传者包括

A.张之洞 B.梁启超 C.严复 D.邹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末康梁维新派提出的救国图存思想的核心是                    

A.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B.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C.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D.用民主取代专制,用科学扫荡迷信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3年胡适曾说:在过去的25年中有三本进步杂志代表了三个时代,也创造了三个时代。下图是三本进步杂志的图影,那么对“三个时代”正确的理解应该是:

A.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护法运动
C.辛亥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D.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与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直接有关的言论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
C.“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D.“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属于维新思想的是

A.“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B.“天不变,道亦不变”
C.“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
D.“立国之道,尚礼仪而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维新思想的历史影响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