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的论著《新学伪经考》中的“新学”一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儒学正统的古文经典 | B.资产阶级维新派宣扬的民权思想 |
C.西方的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 | D.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
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指出:“未有其民愚陋、怯弱、涣散、混浊,而国犹能立者……欲其国之安富尊荣,则新民之道不可不讲。……新之义有二:一曰,淬励其所本有而新之;二曰,采其所本无而新之。二者缺一,时乃无功。”梁启超强调( )
A.新民之道是立国之本 | B.改造国民的素质 |
C.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 | D.新文化的融合性 |
有学者主张:“从同治中兴到戊戌变法,中国思想界不仅接受了进步的概念,也接受了西方进步﹑中国停滞的观念。…进步使西方从野蛮迅速发展到文明,停滯使中国从文明不知不觉落后到野蛮,承认中国停滞落后,认同西方的进步与进化,这是中国现代化历程的精神起点。”这种思想上的改变具体反映在哪一本书的风行:
A.魏源《海国图志》 | B.冯桂芬《校邠庐抗议》 |
C.严复《天演论》 | D.郑观应《盛世危言》 |
戊戌变法时开办了《女学报》,成立了“北平师范女学堂”,这表明
A.当时中国已经实现了男女平等 |
B.维新派重视提高妇女的政治地位 |
C.维新派发动妇女参与维新变法政治运动 |
D.变法冲破君主和伦常的网罗,同封建束傅彻底决裂 |
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把孔子打扮成主张改革的先师,其目的在于
①引导人们重新认识孔子②为维新变法制造历史依据
③利用儒家思想宣扬变法④减少维新变法的阻力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②③④ |
民国时期的著名记者黄远生说:“盖在昔月,仅有制造或政法制度之争者,而在今日已成为思想上之争。”事实上,中国近代有些事件兼有制度之争和思想之争,它们是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
中国近代史上有人提出:“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至公,法诚良,意诚美矣。”此人的主张是属于下列哪一派( )
A.地主阶级抵抗派 | B.地主阶级洋务派 |
C.资产阶级维新派 | D.资产阶级革命派 |
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
晚清一位人士曾断言:美法之民主共和制,决不适于中国,欲跻国于治安,宜效英之存虚君,而事势之最顺者,似莫如就现皇统而虚存之。由此可见其政治上的倾向是
A.中体西用,维护专制统治 | B.君主立宪,实行资产阶级的改革 |
C.暴力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 D.全盘西化,科学与人权并重 |
日本福泽谕吉在《文明论概略》中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与此相比,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A.正好相反 | B.完全相同 |
C.部分相似 | D.三者同步 |
《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中说到,从1840年到1919年,“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下列最能体现这一发展态势的是( )
A.鸦片战争—辛亥革命—五四运动 |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
D.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
“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由中日甲午战争引发的”,是因为当时的先进人士认识到挽救旧中国就必须( )
A.唤醒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 |
B.彻底批斗儒家传统思想 |
C.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 |
D.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 |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
C.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
D.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
“他一方面为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奔走呼号,另一方面又小心翼翼地转向传统观念求助。他以资本主义近代化为目标,力图冲破封建体制,但又难以摆脱封建羁绊。”文中描述的“他”属于中国近代的
A.地主阶级抵抗派 | B.地主阶级洋务派 | C.资产阶级维新派 | D.资产阶级革命派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