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借助经学外衣和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而新文化运动先进分子则把斗争矛头直指孔教,两者说明的共同问题是
A.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 |
B.儒家思想成为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阻碍 |
C.儒家思想已不适应时代需要,成为革命对象 |
D.儒家学说倡导社会变革,成为维新派维新变法的有力工具 |
马克思曾说:“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观点适合评价
A.毛泽东思想 | B.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
C.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 D.新文化前期的指导思想 |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就社会转型问题曾说:“有人主张寻求文明应先取其外形,但一旦遇到障碍,而又束手无策;我主张先求其精神,排除障碍,为汲取外形文明开辟道路。”按照他的观点,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进程应该是
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 B.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
C.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 |
清末,出现了许多反映现实的灯谜,如“论伍子胥之为人”,谜底为“议员”;“颈上污尘”,谜底为“领土”;“独行三年丧”,谜底为“专制”;“成汤鸣条之役”,谜底为“商战”等。对此分析有误的是
A.体现了实业救国的思想 | B.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情感 |
C.体现了阶级斗争的思想 | D.体现了追求民主的思想 |
戊戌维新之前,主张维新的人,发表各自意见。严复在《上皇帝万言书》请皇帝“结百姓之心”方法是“亲至沿海各地,巡守省方,纵民嵩呼,瞻识共主。”谭嗣同在《仁学》中说:“君也者,为民办事者也。事不办而易其人,亦天下之通义也。”依据这些资料,下列叙述何者最为适宜?
A.两位维新者,都抱有新思想,都反对旧观念 |
B.认同维新者,重点各有不同,但都主张民主 |
C.严复思想激进,谭嗣同思想保守 |
D.严复思想保守,谭嗣同思想激进 |
中国近代史中经常提到“近代化”一词。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说,是指采用机器生产;从政治方面来说,是要求民主政治;从思想文化来说,是主张民主与科学。从这一观点出发,下列言论反映的历史事件中推动中国“近代化”的有
①“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②“凡君主专制、立宪和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打乱……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
③“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④“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一般来说,当帝国的权利来自一个人时,它便软弱;而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则强大……如果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能关心民族的危机,那么这样的人民将是聪明的,否则就是愚昧的。”这种观点的最早倡导者应该是
A.鸦片战争中的新思想的代表 | B.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 |
C.甲午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 | D.新文化运动中激进的知识分子代表 |
叶德辉(1885年中举人,1892年成进士授吏部主事)曾对某一人物进行批判:“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这里的“某一人物”应是
A.严复 | B.康有为 | C.谭嗣同 | D.孙中山 |
民国时期的著名记者黄远生说:“盖在昔日,仅有制造或政法制度之争者,而在今日已成为思想上之争。”事实上,中国近代有些事件兼有制度之争和思想之争,它们是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
康有为说“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托之先王,既不惊人,又可避祸。”这句话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康有为认为改制代表平民利益 | B.康有为认为改制是惊人的大事 |
C.托古改制最稳妥,不担风险 | D.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
1922年胡适列举了他心目中“中国当今十二位大人物”,其中将康有为、梁启超、蔡元培、陈独秀列为一组。这些人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A.要求实行变法救亡图存 | B.其思想对知识界影响重大 |
C.倡导实行民主与科学 | D.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引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
A.寻找甲午战争日胜中败的历史原因 | B.批评洋务派的活动 |
C.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 D.比较中日近代化的异同 |
著名的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这是强调了戊戌变法的意义是( )
A.挽救民族危亡 | B.实现富国强兵 |
C.引领思想启蒙 | D.建立民主政治 |
梁启超曾说,如果让孔子当国民政府的教育总长,他一定会像法国那样,把教育部改为教育美术部,把国立剧场和国立学校看得一样重,并且还会改良戏曲,到处开音乐会,忙个不停。这说明儒家
A.主张用仁爱之心调节和协调社会关系 |
B.强调有教无类,注重发展私立教育 |
C.注重美育对道德修养的辅助作用 |
D.注意借鉴不同文明,进行教育改革 |
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
B.李贽笔下的孔子 |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
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