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维新思想的历史影响 / 选择题
高中历史

谭嗣同在《仁学》中说:“两千年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两千年之学,荀学也,皆乡愿(注:伪善)也。唯大盗利用乡愿,唯乡愿工媚于大盗,二者交相资,而罔不托之于孔。”这反映出谭嗣同
①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②反对封建伦理纲常
③彻底地否定传统文化       ④主张实行君主立宪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社会的现代化转型自然包括、甚至可以说首先是观念的转变,这种观念先行的转变,即通常所谓“启蒙”,在种种启蒙的观念转变中,最重要的当属‘国家’观念的转变。”中国真正使国家观念变化开始于

A.五四运动 B.洋务运动 C.维新运动 D.辛亥革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达尔文进化论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康有为把进化论与中国的传统思想相结合;严复在翻译进化论著作《天演论》时突出“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等危机思想;陈独秀用进化论研究伦理道德和文学艺术。这反映了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进化论的态度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与时俱进,发展创新”
C.“西学中源,合理利用” D.“取明深义,取便发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后的几年中,西方大规模的、似乎不可抗拒的入侵使中国的生存似乎都受到威胁,结果,愈来愈多的中国领导人被迫得出这样的结论:重大的变革是生存所必不可少的,而且这种变革不能仅局限于军事和经济方面。”文中省略掉的“……”应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研究强调“论从史出”,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材   料
结  论

《顺德县志》载:1853年,“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自然经济解体

据《夏口县志》统计,光绪十四年(1888)汉口镇人口仅18万,而至民国初年竟增至120万,20年余间增长近6倍。
19世纪末20世纪初汉口地区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

谭嗣同愤怒地谴责专制君主是“大盗”,号召人们冲破君主和伦常的网罗,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
谭嗣同主张推翻封建君主,实现共和政体。

南京临时政府法令规定:人民享有选举、参政等“公权”和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等“私权”。
南京临时政府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权力分配原则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郑观应《易言·公法》中说:“若我中国,自谓居地球之中,余概目为夷狄,向来划疆自守。……夫地球圆体,既无东西,何有中边。同居覆载之中,奚必强分夷夏。”这段话表明了作者

A.主张与西方建立平等关系 B.要求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
C.初步拥有了世界意识和观念 D.国家观念有了根本改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钱基博先生说:“就耳目所睹记,语言文章之工,合于逻辑者,无有逾于八股文者也! ”“章炳麟与人论文,以为严复气体比于制举;而胡适论梁启超之文,亦称蜕自八股。斯不愧知言之士已!”这两句话

A.直接肯定了八股文的积极作用 B.间接批判了四书五经的消极作用
C.直接肯定了梁启超的政治主张 D.间接批判了维新变法的不彻底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材料表明他
①受儒家大同思想影响    ②注重培养国民的民主共和意识
③主张效仿西方改善民生   ④提倡学习西方职业教育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赛创立了以“适者生存”为核心内容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以此来捍卫进化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严复接受并传播了进化论。两者给东西方带来的共同影响是(  )

A.否定了上帝的权威 B.改变了部分知识分子的世界观
C.直接导致了中英两国的政治改革 D.开始了民主、科学对民众的启蒙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后的几年中,西方大规模的、似乎不可抗拒的入侵使中国的生存似乎都受到威胁,结果,愈来愈多的中国领导人被迫得出这样的结论:重大的变革是生存所必不可少的,而且这种变革不能仅局限于军事和经济方面。”文中省略掉的“……”应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梁唐超在谈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时说:“洪秀全之失败,原因虽多,最重大的是他那种‘四不像的天主教’做招牌,因为这是和国民心理最相反的。”梁启超在此强调的主要目的是(  )

A.否定“中体西用”的主张 B.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C.否定中国的儒家思想 D.否定两方的基督教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梁启超在1922年这样认为:“孟子常说:‘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这句话可以说是代表旧史家之共同观念。……我们平心一看,几千年中国历史,是不是一治一乱的在那里循环?何止中国,全世界只怕也是如此。埃及呢,能说现在比‘三十王朝’的时候进化吗?印度呢,能说现在比优波尼沙昙成书、释迦牟尼出世的时候进化吗?……又如汉、唐、宋、明、清各朝政治比较,是否有进化不进化之可言?所以从这方面找进化的论据,我敢说一定全然失败完结。”在这里,他想要强调的是

A.前代胜于当代,昨天胜于今天,历史在倒退
B.“治乱论”比进化论更适合解释某些历史
C.一治一乱的史观适用于古代而不适应于当代史
D.古代史学观点通常缺乏史实作为立论的基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的“第二次反思”付诸政治实践开始于(  )

A.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B.中法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吉尔伯特·罗兹曼在其主编的《中国的现代化》中说:“在中国国内,败给日本和拳乱的灾难性后果使统治集团认识到,继续阻止改革将是徒劳无益的。其后十年之内发动的颇具朝气的现代化运动,引进了新观念。”这里的所说的“新观念”是指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体西用 C.君主立宪 D.三民主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谭嗣同在《仁学》中说:“两千年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两千年之学,荀学也,皆乡愿(注:伪善)也。唯大盗利用乡愿,唯乡愿工媚于大盗,二者交相资,而罔不托之于孔。”这反映出谭嗣同
①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②反对封建伦理纲常
③彻底地否定传统文化               ④主张实行君主立宪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维新思想的历史影响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