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现代世界 / 综合题
高中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回顾起来,似乎科学革命甚至比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具有更大的意义。农业革命使文明成为可能,但是,一旦前进了这一大步,农业就没再作出进一步的贡献。科学则相反,恰好借助于它的研究法而不断地稳步发展。科学本身包含了无限进步的可能性。如果我们记住过去数世纪的科学成就和它现今日益加快的发展速度,那么,我们对科学的惊人的可能性和意义即使不了解,也可以正确估价。此外,科学是人类全体的;由于科学以客观的研究法为基础,关于科学的种种提议已为人们所普遍赞同。科学是非西方民族所普遍尊重和追求的西方文明的一个产物。实际上,正是科学及与它有关的技术,使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成为可能。因此,从前的从属民族如今正力求通过弄清楚西方对人类作出伟大而独特的贡献的秘密来矫正不平衡状态。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斯塔夫里阿诺斯关于科学革命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要求:对科学革命促进社会发展问题,持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要求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遏制“舌尖上的消费”!引领消费新风尚。每个时代的经济对当时消费文化观念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同一时期的政治、文化和社会思想也对消费文化观念的演变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消费文化观念的历史变迁

年代
历史时代
消费实态和消费观念
公元前9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
古典时期
消费实态:反对奢侈消费,提倡节制和等级消费,轻日常生活消费,重公共消费,轻物资消费,重精神性娱乐消费。
消费观念:快乐幸福的理性节俭消费观为主流。
5世纪至15世纪
中世纪
消费实态:轻世俗消费,追求来世。
消费观念:非理性节俭为主流。
16世纪至19世纪上半叶
现代前期
消费实态:肯定消费地位,注重生活质量,进行有节制的消费。
消费观念:理性节俭为主流。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
现代时期
消费实态:大众消费主义兴起,追求物质享受,注重休闲娱乐,奢侈品进入普通家庭。
消费观念:非理性奢侈为主流。

(符号消费:指消费者除消费产品本身外,还消费这些产品所象征和代表的意义、心情、美感、档次、情调和气氛,即对这些符号所代表的“意义”或“内涵”的消费)
——据高海霞《西方消费文化观念变迁研究》
材料二 (开埠通商后),近代上海的商人们讲求体面排场,追求奢侈豪华,为的是得到某种优胜者的快感,为的是向人们证实自己的社会价值。
——朱时英《近代中国商业发展与消费习俗变迁》
材料三 分期付款、抵押贷款、信用卡等消费方式引诱人们用手头还没有的钱买用不着的东西,……由新教伦理的节俭观让位于享乐消费观。
——潘海林《20世纪20年代美国消费文化的崛起》
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曾把那些上街购物的家庭妇女称作爱国者。
——韩毅《美国30年代经济危机的历史反思》
从长期来看,如果(二战后形成的)这种高福利带来的高消费制度不加以变革,……各类危机也将持续出现。
——(2012年)周建民《欧债危机最新进展及未来走向》
请回答:
(1)指出“古典时期”西方消费观念的思想来源。
(2)从“中世纪”到“现代前期”,西方消费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要分析变化的原因。
(3)简要分析“现代时期”西方消费文化观念形成的原因。
(4)材料二对研究近代中国消费观的变迁是否有历史价值?为什么?
(5)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所反映的不同时期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学者彭慕兰在其《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中提出:“欧洲的核心区和世界其他一些地方(显然主要是东亚,但或许还有其他地方)妁核心区之间经济命运 的大分流在18世纪相当晚的时候才出现。”他认为,19世纪以前中国的经济核心区(主要指 中国的江南地区)与欧洲的经济核心区(主要指英国)在发展水平上并没有大的差别,欧洲 的现代性是偶然的结果,其关键性的促成因素是获得海外的资源和在利用地下能源方面取 得了成就。下面是其对利用地下能源方面的一些论述:
中国煤矿业者面临的最大技术问题,特别是在西北,与他们在英格兰的同行面临的问题 有根本的不同。英国的煤矿经常赉水,为了把水抽千就需要有一台大功率的水泵。中国煤矿中水的问题要少得多,相反,它们非常干燥,专业技术对欧洲煤业的突破是至关重要的,……蒸汽机代表了一项更为重要的突破。……只有在采煤业中蒸汽机的优势才明显到在短短几十年间得到迅速推广,并形成了 一个完整的行业。
欧洲技术革新的浪潮当然是工业革命的一个必要条件,……我们应该记住,地理位置和 并列的偶然性在使英国的煤和蒸汽机成为工业化的前锋时具有怎样的重要性。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大分流”的相关观点。
(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相关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有利于防止专制和腐败,但其能否实现与制度设计、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材料一:古代监察制以专制王权为中枢;监察制以服膺皇权为最高原则;监察官为维护皇权而监察百官,是天子耳目之任等等。
——方乾《论中国古代监察制的不独立性》材料二:换言之,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树立了“国民全体”作为“国家主权”拥有者的崇高地位,……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是革命党人将权力关进牢笼的一次勇敢的、大胆的尝试。
——杨天石《帝制的终结》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古代建立监察制度的根本目的。
(2)据材料二,指出唐朝政治制度在权力运行机制方面有什么特点?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革命党人是如何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尝试“将权力关进牢笼”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5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山川形便原则是促成地方割据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从秦代一开始,统治者便有意识地采用了犬牙交错的原则与之相抗衡。隋唐时期之所以强调山川形便原则,……元明清时期,这一原则更发展得淋漓尽致。另外,无论是基层政区还是上层政区,其地 理分布变化的总趋势都是从北密南稀到南密北稀的逆转,由秦代北方是南方的两倍余,到隋 代南北大致相等,到清七叶,南方政区近于北方的两倍。
——摘编自周振鹤《体国经野之道》
材料二  1928年7月,国民政府立法规定“市”分特别市和普通市两种,特别市直属国民政府,普通市隶属于省政府。凡首都和人口满百万以上的都市,以及其他有特殊情形的都市,经过中央政府的批准,可以设为特别市。从有关市设置的资料来看,在相当长的时间中,人口和税收是国民政府批准各地设市的主要标准。……在民国时期设立的151个市中,人口规模的等级越高,沿海省份所占的比重也就越高,至于人口数量众多的大城市,可以说绝大多数都集中在沿海省份。
——摘编自吴松弟等的文章
材料三 英国英格兰地区1888年建立现代地方制度时,实行新县制,将原来38个传统县改设成48个行政县,……20世纪60年代以来,地方政府多次重组,地方政府总数减少,许多地方政府特别是大都市区地方政府被合并。另外,发达国家的小城市和小城镇非常发达,数量众多。
——王开泳、陈田《国外行政区划调整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1) 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基本原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古代地方 行政区划变迁。
(2) 据材料二,简述近代中国政区变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原因。
(3) 据上述材料,简述中、西方行政区划演变对中国当前城镇化建设的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有力推动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但其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房地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上海迅速崛起。……1860年至1862年,太平军三次逼近上海,又对租界房地产起了推动作用。有洋枪队保护的上海租界成了避难所,士绅和平民大量涌入。……到1914年,外国房地产商已有三十家,携巨资来沪定居的地主、官僚、富商也盼纷加入。
——李扬《上海房地产的百年动荡》
材料二 上世纪20年代,美国一股炒卖房地产的狂潮越来越汹涌澎湃。其中1925年,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市居然出现了2000多家地产公司,一向保守冷静的银行界也纷纷加入炒房者行列。不久美国房地产市场趋于萎缩,许多人拖欠贷款。1929年10月,美国房地产市场骤然滑坡。
——龙福永《中美房地产及房地产金融业概论》
材料三 改革开放30年来,房地产业快速发展。……据统计,房地产业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达20%,对GDP的贡献,对地方财政的贡献则更大。
——徐挺立《改革开放30年房地产业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上海房地产行业发展迅速的
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20年代美国房地产业产生巨大泡沫的原因。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如何解救那些受房地产泡沫冲击的行业?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后中国房地产业为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发展中有何隐忧?从以上材料中你得出的深刻启示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5分)人文精神或人文主义,原本是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这种思潮起源于古 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和思想态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国的第一次人文文化高嶂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尽管还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人文文化,但其文化的发展也折射出了人文的真谛,反映了人性的本真要求,特别值得 称颂的在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为中国以后的文化主流的发展注入了基本的精神和价值内核,而形成了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的第二次人文文化高嶂――民国时期。中国于1915年起开始了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新文学和新道德,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 非常伟大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思想领域方面。民国思想界具有明显的多元文化特征,思想斗争异常激烈和复杂,民主与科 学逐渐深入人心,民族主义浪潮不断掀上高潮。民国时期,多种思想文化并存。
-一摘编自《春秋战国和民国时期是中国人文文化的两次鼎盛时期》
(1)春秋时孔子的思想中既有人文精神的一面也有保守的一面,各举一例说明。
(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人文文化高峰背景的相似之处。
材料二:首先,让我们共同敬祝:全世界人民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我们最最最最敬爱的毛主席,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万寿无 疆。让我们共同敬祝:毛主席的亲密战友,我们最最最最敬爱的林副统帅,永远健康,永远健 康,永远健康。
——“文革” 口号
(3)“文革” 口号是否符合人文精神?(l分)请说出你的理由。
材料三:习近平指出,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 作。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习近平: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
材料三体现了怎样的人文精神?改革开放以来中共执政理念进步的原因是什 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丞相、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玉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可。”
──《史记》
材料二

材料三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中国古代史资料库
材料四 (洪武)十五年(1382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己。……成祖即位,特简解络、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
──《明史》卷72《职官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时期已经建立了哪些具体制度?(4分)
(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与秦朝相比,唐朝相权有何特点(4分)?
(3)根据材料三、四回答,明太祖废除丞相的原因是什么?废丞相以后,明初又采取了怎样的措施?(4分)
(4)结合以上材料归纳,中国古代皇权和相权的关系什么演变趋势?(4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2分〉在历史进程中,法制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唐律疏议》卷一“十恶”条一曰谋反(谓谋危社穰);二曰谋大逆(谓谋毁宗庙、 山陵及宫阙);二曰谋叛(谓谋背国从伪)……“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
一一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 (2分〉并指出中国封建时代法律的本质特征。(2分〉
材料二 (明初)市场管理立法初具规才莫,包括对商品价格的估定、度量衡的规范、牙商(中 间人)的管理、不正当经商行为的处置都有专门的法律条文。 洪武二十年(1397年)中禁人民无得撞出海与外国互市。
一一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
(2)材料二反映了明初法律的哪些内容? (2分〉这些法律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有何影响? (2分〉
材料三 第8条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537条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第1134条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前项契约, 仅得依当事人相互的同意或法律规定的原因取消之。
一一《拿破仑法典》
(3)材料三体现了《拿破仑法典》的哪些基本原则? (3分)该法典有何影响? (3分)
(4) 以英、美、法为例,说明立法在确立资产阶级统治中的作用。(3分〉
材料四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 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 ...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 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
一一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 1978年12月13日)
(5)材料五主要阐述了什么思想观点? (1分〉是在吸取什么历史教训"情况下提出的? (1分〉概述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法律制度建设的主要表现。(4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如图)

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卷
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材料四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值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蘑曝杂记》卷 
材料五 嘉庆四年正月初八日谕:“各部院文武大臣亦不得将所奏之事预先告知军机大臣。即如各部院衙门奏章呈递后,朕可即行召见,面为商酌,各交该衙门办理,不关军机大臣指示也。”
——选自《枢垣纪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中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的职责分别是什么?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北宋初年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材料二作者对此看法如何?
(3)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
(4)依据材料四、五,雍正帝设军机处的原因是什么?嘉庆时军机大臣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社会震荡最剧烈、最不稳定的时期,发生了社会和政治的“大裂变”。阅读下表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现代史大事年表(节选)

1894年
日本挑起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成立兴中会。
1895年
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康有为等“公车上书”。
1897年
严复译述的《天演论》在《国闻报》上定期发表。
1898年
6月,维新变法开始。9月,那拉氏发动“戊戌政变”。
1899年
秋,山东平原县义和团在朱红灯领导下举行武装起义。
1900年
夏,全国掀起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浪潮。6月,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1901年
9月,《辛丑条约》签订。
1902年
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在《苏报》上发表。
1903年
邹容著《革命军》,章炳麟为《革命军》作序。
1904年
华兴会、光复会成立。陈天华著《猛回头》和《警世钟》。
1905年
实行清末“新政”。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
1911年
清朝裁撤军机处,改设内阁。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1912年
元旦,中华民国成立。2月,清帝退位,孙中山辞职,袁世凯接任。
1913年
3月,袁世凯派人杀害了宋教仁。7月,爆发“二次革命”。
1915年
12月,袁世凯当上了中华帝国皇帝,蔡锷组织护国军讨袁。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掀起新文化运动。
1917年
张勋复辟失败。孙中山发动护法运动。
1918年
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请回答:
(1)从上表可以看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先后出现了哪几股进步社会思潮?(4分) 并说明这几股进步潮流之间存在着哪些联系?(2分)
(2)某校高二学生历史学习研究组认为,此表编制者明显忽视了经济文明史部分,据此请加上你认为重要的内容。(2分)
(3)严复译述《天演论》的发表促进了维新运动的兴起,维新变法运动给我们留下哪些宝贵遗产?(4分)
(4)维新派与革命派的理想蓝图不能实现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泰格拉
材料2 “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体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
材料3  (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1表明普罗泰格拉对神持何态度?(1分)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2分)
(2)材料2反映了马丁•路德的什么观点?分析其产生的思想因素。(2分)
(3)依据材料3,概括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主张。(2分)说明它是如何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的?(2分)
(4)纵观西方人文主义发展历程,谈谈你对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认识。(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 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 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
(1)材料一反映了汉初哪些政治制度?指出其渊源。
(2)依据材料二,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及具体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导致的后果。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九品中正制度……其创始的用意在谨慎选才……但末流所及,仍为权门所把持……权贵子弟依侍家庭地位、经济势力及社会关系,本易获取声名,膺列上品;而若干不肖中正更逢迎权责,徇私舞弊……这制度演变到最后,终于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隋文帝于开皇中取消九品中正制
――邹纪万《魏晋南北朝之》
材料二:贞观初放榜日,上私幸端门,见进士于榜下缓行而出,喜谓侍臣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一王定保《唐摭言》
进士科始盛于高宗时,至玄宗开元以后,益为社会所尊崇。由于参加的士人,不拘资格,因此成为平民的进身之阶,开元以前,朝中名士,杂出他途者尚多。开元以后,进士出身者占十之七八,玄宗时,进士考试始尚诗赋。
――摘编自傅东成《隋唐五代史》
村料三:假设你是清政府的一名决策者,1901年需要做出一项重要决定――――是否废除科举制,下表中所列因素供你决策时参考

朝廷尊崇儒家思想,以仁义礼孝等思想治天下和教育臣民
科举以“四书五经”为主要考查范围,以八股文为样式
全国有几百万人自儿童时代就开始学习科举技能,以此为人生目标
近千年来,科举是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
“新政”开始推行
各地纷纷创办新式学堂,但招生困难

(1) 概述九品中正制的基本内容,依据材料一分析其被取消的原因。(lO分)
(2) 依据材料二指出进士科的设立对唐代的影响。
(3) 依据材料三所列因素,在是否废除科举制的问題上你会做出怎样的决策?理由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监于二代(注:夏礼和商礼),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
(1)依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政治梦想及产生的时代背景。
材料二 表2

人物
言论
核心主张
共同点
李鸿章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粱启超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职。
 
陈独秀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恶想上一切的黑暗。
 

(2)表2体现了中国近代部分有识之士的梦想。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完成表2相关内容。
材料三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于,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僵化封闭不能发展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南方谈话”)
(3)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三中邓小平所述的观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现代世界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