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改良主义”的办法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
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长期性政策。这里的“改良主义”实质上是指( )
A.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
B.壮大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
C.修改调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D.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
列宁说:“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
农民群众的结合。”新经济政策中,最能体现这一“实质”的内容是( )
A.废除实物配给制 |
B.允许自由贸易 |
C.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
D.实行工资级别制 |
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
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主要反映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
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 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
C.实行了军事化措施 | 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 |
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 )
A.国家控制了一切经济命脉 |
B.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 |
C.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生产 |
D.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
“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
功的”,这主要是因为两者都
A.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 | B.严重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
C.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 | D.受到国内外环境的制约 |
苏俄在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工业企业经营方式有很大
不同。根据苏俄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区别,我们可以推出,这种不同主要表现
在
A.集中全国的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
B.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础上扩大经营权 |
C.国家政权和国外、国内私人资本合作 |
D.重要工业企业归国家所有和由国家经营 |
“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凶狠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为打退国内外敌人
的进攻,苏俄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下列不属于这一政策内容的是
A.把大中企业全都收归国有 |
B.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 |
C.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
D.生活必需品由国家集中分配 |
1922年在庆祝苏联成立的活动中,一个农民兴高采烈地对身边的伙伴说今年的
粮食丰收了,他在缴纳了粮食税后还剩下不少的余粮。按照当时的规定,这些余粮
A.必须全部上缴国家 | B.农民无权支配 |
C.必须限量交易 | D.农民可以自由支配 |
前苏联著名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这样一个情景:冬妮亚和她的丈夫乘坐
的列车因缺少燃料,被迫停在铁路工地附近,工地负责人表示,工地可以提供燃料,但列车
上的乘客必须参加一天的义务劳动。这种情景符合
A.新经济政策 |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C.斯大林模式 | D.市场经济体制 |
苏联音乐家普罗科菲耶夫在论苏联的改革时指出“我们国家的经济结构相当沉重,机器制造业和国防综合体占整个生产规模的75%,而日用消费品占25%”。材料中描述的苏联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A.以工业化为主导 | B.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 |
C.农业经济基础薄弱 | D.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
1922年,在庆祝苏联成立的活动中,一个农民兴高采烈地对身边的伙伴说,今年的粮食丰收了,他在交纳了粮食税后还剩下不少的余粮。按照当时规定,这些余粮
A.全部上缴国家 | B.必须限量交易 |
C.农民可以自由支配 | D.只能政府收购 |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与邓小平的观点相印证的史实是( )
A.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
C.斯大林时期的“斯大林模式”、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
D.斯大林时期的“斯大林模式”、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
莫斯科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动员令写道:“务使每个被动员者明白,一去前线就能改善生活。其原因有三:第一,在临近前线的产粮地带,士兵有较充足的粮食;第二,运到饥荒省份的粮食将在较少的人数中间进行分配;第三,正在进行广泛的组织工作,把粮食从临近前线的地区寄给红军家属。”这一动员令出现的历史背景
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 |
B.农业集体化出现失误 |
C.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
D.德国法西斯大举人侵苏联 |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了著名的“南方淡话”,指出:“计划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你认为下列史实中能论证邓小平这个观点的是( )
A.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 B.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
C.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D.美国的克林顿改革 |
列宁在《十九世纪末俄国的土地问题》一文中说:“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经济。”并认为, “只要仍然有交换那谈什么主义是可笑的。”下列那一政策体现了列宁的以上主张
A.新经济政策 |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C.《土地法令》 |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