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漫画家摩尔的作品《救命》,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初,一位农民的骷髅化,其背后的“麦穗”已经干瘪萎缩。这幅漫画意在表明
A.新经济政策减轻农民负担,人民热烈欢呼 |
B.战时共产上义超经济剥削,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
C.农业集体化损害农民利益,遭到人民反对 |
D.人们对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不满 |
1921年时,美国人哈默来到莫斯科,列宁对他说:“你们可以在这儿找到原料和销售机器的市场,以后还可以在这里推销工业产品。而我们需要你们的技术和方法。”此时所处的历史时期应是
A.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 B.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 |
C.苏联实施“一五”计划时期 | D.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 |
苏俄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变到新经济政策,其主要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遭到农民的坚决反对 | B.社会主义革命任务完成 |
C.苏俄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实际 | D.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发生转变 |
苏俄新经济政策 , 罗斯福新政和“二战”后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 , 三者一致的表现在于
A.采取多种形式的国有化政策 |
B.集中全国财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 |
C.尽量避免国有化的形式而力图保持“自由企业制度” |
D.利用国家政权力量对经济进行直接干预 |
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A.国家控制一切经济命脉 | B.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
C.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生产 | D.对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的一个特征是对土地、银行、对外贸易和重工业实行国有化,另一个特征是强行征用士兵和城市居民所必需的剩余农产品。”□□□□处最合适的应是
A.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苏俄新经济政策 |
C.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 D.中国人民公社化运动 |
1921年后,苏俄实行粮食税,允许自由贸易,推行按劳取酬,这一系列做法和1934年后斯大林推行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中实行的政策最大的不同是
A.政策推行的社会背景不同 | B.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不同 |
C.政策实行后的结果不同 | D.政策所涉及的经济体制不同 |
下列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俄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的共同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
B.都是高度的计划经济模式 |
C.都曾经产生了积极作用 |
D.都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
对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的表述与分析正确的是( )
①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发展 ②是利用市场和价值规律发展经济的一种尝试
③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要步骤 ④它的内容包括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列宁在1920年提出了“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著名公式。结合时代背景,对此公式合理的理解是
A.展望了苏联将在20世纪30年代建成社会主义 |
B.强调了现代化经济建设对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性 |
C.新经济政策推动了苏俄电气化的发展 |
D.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相比有充分的优越性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两个伟大人物进行了两次重大的制度创新,即列宁在苏俄采取新经济政策,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二者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A.都在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实施 |
B.都强调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
C.都符合本国当时的实际需要 |
D.都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
在这一时期,苏联的整体实力大有提升,与美国的差距不断缩小,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有大幅度提高;同时苏联在这一时期四处扩张势力,并把大量资源花费在与美国进行的军备竞赛中,而国内的经济问题却越来越严重,逐渐暴露出了危机。“这一时期”执政的是
A.斯大林 | B.赫鲁晓夫 | C.勃列日涅夫 | D.戈尔巴乔夫 |
20世纪20年代初,在苏维埃俄国出现了美国人办的哈默文具店,在这个店里有各种各样的文具和好玩的东西。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表明当时的苏俄各种经济成分并存 |
B.文具店丰富了俄国人民的生活 |
C.新经济政策是要向资本主义靠拢 |
D.新经济政策允许外国资本家来投资 |
有人说:“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究其共同原因是
A.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 | B.过份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
C.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 | D.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