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年代初期,俄国农村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人们想拿鸡蛋等实物换些盐、面包等物品,却不愿意要卢布。这是因为 ( )。
A.农民交纳粮食税后的余粮归个人所有 |
B.私人商业已经完全禁绝,自由贸易被取消 |
C.很多人感受到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已经改变 |
D.废除实物分配制的影响扩大到各个地区和行业 |
下列对扭转苏维埃战争局势具有关键作用的政策( )。
A.将大型工业收归国有 | B.实行余粮收集制 |
C.实行义务劳动制 | D.实行粮食税制 |
列宁说:“政治事态总是非常错综复杂的。它好比一条链子,你要抓住整条链子,就必须抓住主要环节。”他认为1921年的主要环节是实行有秩序的退却。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措施是
A.实行大中小企业全部国有化 | B.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
C.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 D.扩大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
1921年3月21日,苏俄颁布《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法令,宣布1921~1922经济年度的粮食税额为4亿普特(1普特=138公斤),比原定的余粮收集额23亿普特低了许多。这是为了( )
A.改变多数农民无地和少地的现实 |
B.保证农业集体化运动的顺利开展 |
C.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提供资金和原料 |
D.缓和社会矛盾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
1921年画家弗·赛罗夫创作了油画《列宁会见上访农民》,描绘了列宁在一间简陋的办公室里接见从外省步行上访的农民的情景。此次接见给列宁的触动是( )
A.必须以土地改革改善农民的生活 |
B.必须以新的政策取代余粮收集制 |
C.必须提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D.必须实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
列宁在《论“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发出号召:“……共产党员和同情分子应当更加鞭策自己,从休息时间内抽出一小时,也就是把自己的工作日延长一小时,将这些时间集中起来,在星期六这天进行一次六小时的体力劳动,以便立即创造出实际的价值。”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文中省略号部分的内容应该是( )
A.“鉴于国内外形势的严重,为了对阶级敌人取得优势” |
B.“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实现苏联工农业的现代化” |
C.“为了支援国际反法西斯,早日实现世界的和平安定” |
D.“迫于国内政治经济危机,解决普遍的物资匮乏问题” |
列宁曾这样说过:“如果我们建立了充分经济核算的托拉斯和企业,但又不会用精打细算的商人的方法充分地保证我们的利益,那我们还是地地道道的大傻瓜。”列宁的意图是
①要用商品市场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②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政策
③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④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①③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写成的一部优秀小说。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一次会议上对自己做出剖析:“我们过去所受的教育,只知道对资产阶级要怀有刻骨的仇恨,所以新经济政策以来,我们便认为是反革命。 其实党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一种新形式。”保尔的这一剖析说明当时他已认识到新经济政策
A.是利用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 |
B.是国内战争时期战胜敌人的一种手段 |
C.在一定范围内恢复资本主义而曾遭反对 |
D.是解除国内政治危机的途径 |
在1920年代的俄国,某项政策曾引起热情洋溢的讨论,该政策被视为共产主义失败的标志,至少也表明在社会主义大道上前进的队伍偏离了正路,因而必须重新找到回归正路的办法。据此判断这项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C.优先发展重工业 | D.苏联的经济改革 |
1922年,俄共中央提出:“集体农庄作为农村中最坚固的苏维埃细胞,在走上总的合作制轨道时可以发挥出积极的显著的作用。”提出这一建议的背景是
A.农业集体化政策全面推行 | B.农业的基础地位急需加强 |
C.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 | D.社会主义改造提上议事日程 |
一部史学著作评论某一事件道:它是一种妥协,是俄国通往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次暂时的退却,为的是给国家一个喘息和恢复的机会。用列宁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农民版的《布列斯特和约》”。这一事件指的是
A.退出一战 | B.余粮收集制的实行 |
C.粮食税的实行 |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展 |
1921年苏维埃政权出现了政治危机,革命领导人列宁深有感触地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为此,列宁
A.宣布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 B.发布《四月提纲》,号召推翻临时政府 |
C.宣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D.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 |
列宁说“在经济战线上,……我们就遇到了严重的失败,这次失败比高尔察克、邓尼金或皮尔苏茨使我们遭受的任何一次失败都严重得多,重大得多,危险得多。”导致这一“严重失败”的原因是
A.社会民主党人的叛卖 | B.实行不符合国情的政策 |
C.国外敌对势力的干涉 | D.过早地进行了政策调整 |
某学者把苏联(俄)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政策看做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其中“面对现实的实验”应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C.农业集体化政策 | D.斯大林模式 |
列宁说:“我们宣布新经济政策后,提到日程上来的竞赛和比赛,是一场严重的竞赛……这是两个不共戴天的敌对阶级斗争的又一斗争形式。”这表明新经济政策
A.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途径 | B.实质是鼓励两种经济形式的斗争 |
C.是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 | D.避免了阶级斗争的发生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