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税实施初期,农民对政府并不信任,农村中有一种被称为“背口袋”的人,他们从农村背着口袋贩运粮食到城市销售„„由于城市粮食缺口严重且供给很不平衡,“黑市”粮价不断抬高,为此苏维埃政府( )
A.实施余粮收集制 | B.实行实物配给制 |
C.恢复自由贸易 | D.推行农业集体化 |
某版本高中历史课本的单元内容如下,此单元内容最适合的标题是( )
第33课 现代化在英国的启动……166
第34课 现代化在欧洲的扩展……171
第35课 现代化在北美、东亚的扩展……177
第36课 20世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调整与改革……182
第37课 苏联现代化道路的探索……187
第38课 发展中的新兴大国……193
A.现代化的世界进程 | B.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 |
C.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 D.现代化的不同模式 |
苏联是20世纪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国家。下列关于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十月革命后的工兵农代表苏维埃是社会主义代议制度的形式 |
B.1936年确立的斯大林模式在勃列日涅夫改革中被彻底废除 |
C.新经济政策利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
D.列宁是苏联的建立者,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直接导致苏联的解体 |
《全球通史》中说:“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泼曼’,都能雇佣劳动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这一现象
A.推动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
B.保障了国内革命战争的胜利 |
C.导致了苏俄经济的凋敝 |
D.是苏俄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之所以失败可以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来概括。这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严重损害了人民的利益 |
B.严重脱离了苏俄的国情 |
C.有利于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 |
D.很好的保护了人民的利益 |
列宁指出:“在经济战线上,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此“严重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苏维埃政权农业税过重 | B.苏俄政策严重脱离现实 |
C.分配领域的实物配给制 | D.苏俄敌对势力十分强大 |
以下文字反映了不同时期苏俄(联)的经济政策,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开垦荒地是增加粮食—个重要的而且完全现实的来源,也是最容易做到的和最迅速的办法。”
②“必须使我国各地区毫无例外地都布满国营农场,它们在向国家缴纳粮食方面不仅能够代替富农而且能够代替个体农民。”
③“要尽量实现农民的流转自由和尽量发展小工业,给在小私有制和小商业基础上生长起来的资本主义一点自由。”
④“责成每一个粮食所有者,必须在本法令公布一周内,把超过播种田地和自己到下次收获前的定额消费量的全部余粮呈报交售。”
A.②④③① | B.④①③② |
C.④②③① | D.④③②① |
列宁曾说:“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在战争时期,特别是当国内战争切断了我们与……产粮区的联系……不实行余粮收集制,我们就不能维持下去”。列宁所说的“这种政策”是指(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C.农业集体化政策 | D.重商主义政策 |
苏联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它们都( )
A.充分发挥了计划经济特有的优势 |
B.完全忽视了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
C.以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为出发点 |
D.运用政权对国家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
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在日记中写道:“1922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我……”让他产生“幸福感”的原因可能是( )
A.政府实行实物分配制 |
B.加入集体农庄,走上合作化道路 |
C.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 |
D.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
某学者把苏联(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政策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其中“面对现实的实验”应指(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C.农业集体化政策 |
D.斯大林模式 |
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这是因为
A.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 B.建立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基础 |
C.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 | D.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这里“围攻的方法”指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 |
C.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 D.颁布1936年《苏联宪法》 |
列宁指出,商业“是我国经济生活的试金石,是无产阶级先头部队同农民结合的唯一可能的环节,是促使经济开始全面高涨的唯一的可能的纽带”。为此,苏维埃俄国调整了当时的经济政策,这一政策( )
A.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 |
B.允许市场发挥作用,体现逐步过渡的思想 |
C.推行集体农庄制度,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
D.全力发展重工业,抵制法西斯德国侵略 |
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列宁在论述对资产阶级实施无产阶级专政必要性时指出,“小生产是经常地、每日每时地、自发地和大批地产生出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下列做法中体现这一理论内涵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出台 |
B.新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
C.赫鲁晓夫开始推行经济改革 |
D.戈尔巴乔夫建立家庭农场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