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正是我们无产阶级国家政权、我们居于领导地位的共产党必须全力抓住的环节,否则就建不成社会主义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据此苏维埃俄国决定( )
A.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 |
B.推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市场发挥客观作用 |
C.推行集体农庄制度,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
D.全力发展重工业,抵制法西斯德国侵略 |
1921年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
A.苏俄的社会性质 | B.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 |
C.苏俄生产力水平 | D.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 |
“因为经济上允许资本主义而在政治上加强了控制。……权力向少数人甚至一个人手中集中,逐步形成高度集权的官僚体制。这样,一个人就可以决定新经济政策的命运。”该观点认为新经济政策
A.是“斯大林模式”的雏形 |
B.违背了自由竞争的市场原则 |
C.因受到政治体制的制约难以持续 |
D.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方式行不通 |
列宁要求无产阶级有这样的胆识:“迫使共产主义的敌人来建设共产主义,用资本家拣来打我们的砖头建设共产主义!我们没有别的砖头,我们就是要用这些砖头,要迫使资产阶级专家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来建设我们的大厦。”为此所采取的措施是( )
A.将无产阶级专政写进党纲 | B.推行新经济政策 |
C.签订《布列斯特和约》 | D.实行战时共产主义 |
钱乘旦在《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中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下列各项能体现“现代化复杂属性”的有
①苏俄新经济政策 ②苏联“斯大林模式” ③美国罗斯福新政 ④中国的改革开放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阅读《1918—1937年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发展状况表》(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部分第一分册,商务印书馆1980年),这表明苏联通过农业集体化运动
项目 |
1918年 |
1929年 |
1930年 |
1934年 |
1937年 |
集体农庄数(单位:千个) |
1.6 |
57.0 |
85.9 |
233.3 |
243 |
参加集体农庄的户数(单位:百万户) |
0.02 |
1.0 |
6.0 |
15.7 |
18.5 |
集体化的比重:占农户总数的百分比 |
0.1 |
3.9 |
23.6 |
71.4 |
93.0 |
占总播种面积的百分比 |
不计 |
14.9 |
33.6 |
87.4 |
99.1 |
①加强了对农业的管理; ②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③摆脱了粮食供应困难; ④基本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
A.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④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资本主义经济活跃起来,党内有人认为这是“倒退到资本主义”,是对十月革命的背叛,列宁指出:“如果我们不能实行退却……那我们就有灭亡的危险。我们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以上材料表明
A.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权宜之计 |
B.列宁这样做是要使俄国倒退到资本主义 |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为了恢复资本主义 |
D.新经济政策延缓了向社会主义过渡进程 |
钱乘旦在《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中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下列各项能体现“现代化复杂属性”的有( )
①苏俄新经济政策 ②苏联斯大林模式
③美国罗斯福新政 ④中国的改革开放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政府的经济政策往往影响到国家经济的走势。依据1917年到1928年苏俄(苏联)经济政策分析,其经济成长走势示意图最可能是
对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列宁曾说:“增加财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了。”这一思想
A.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
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 |
C.说明列宁对资本主义完全认同 |
D.是列宁对新经济政策的理论阐释 |
骆晓会教授在《陈独秀对苏俄革命和建设模式的反思与批判》中谈到:“陈独秀始终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他的目标或他主张的‘先发展资本主义’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这是他吸收了列宁的……思想……”这一“思想”是指(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C.国家工业化政策 | D.农业集体化政策 |
苏联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它们都( )
A.充分发挥了计划经济特有的优势 |
B.完全忽视了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
C.以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为出发点 |
D.运用政权对国家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
苏俄(联)在实施某一政策时出现如下状况:“自制造火车头至开公众浴室、自供应面包至蘑菇,企图全部由国家主持。积习既久,则索性由武装部队进入村庄,挨户搜索,除了农家本身食用之外,多余粮食一概拿走,并且主张停用货币。”上述评价忽视了这一政策
A.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 B.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 |
C.恢复发展了国民经济 | D.保障了军事上的胜利 |
某学者把苏联(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政策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其中“面对现实的实验”应指(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C.农业集体化政策 |
D.斯大林模式 |
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和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的相似之处是
①面临着极为困难的经济形势 ②通过发展商品生产来恢复农业
③国家颁布政策法令干预经济 ④都彻底摆脱了本国的经济危机
A.①③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②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