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苏联和东欧模式的失败主要是因为国有化与中央集权等传统方式无法化解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的结构性危机(石油危机、高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以美元为基准货币的固定汇率制度的失调等)。该观点反映出( )
A.全球化趋势对各国经济模式具有制约作用 |
B.经济体制改革要与政治体制改革相协调 |
C.外部环境对本国经济发展模式起决定作用 |
D.中央集权体制和国有化政策阻碍世界经济发展 |
苏联动用黄金储备购买粮食的资料(单位:吨)
年份 |
黄金总量 |
黄金出口 |
其中用于购买粮食 |
1965年 |
577.1 |
335.6 |
335.3 |
1972年 |
1243.7 |
458.6 |
458.2 |
1977年 |
774.4 |
390.0 |
390.0 |
1980年 |
502.0 |
156.0 |
156.0 |
上述表格说明( )
A.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国际市场
B.计划经济体制弊端初现
C.苏联已成为重要能源输出国
D.农业危机威胁政治稳定
“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铸出的钢锭比传统方法质地均匀,且能将产量提高1/10到1/5,因而被28个国家买去专利。但直到1980年,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
A.制度变革激发技术创新 | B.计划经济制约技术转化 |
C.科技交流不受冷战影响 | D.经济模式决定科研方向 |
“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这是对苏联一位政治家的评价,这位政治家的“蛮干”主要表现( )
A.实行余粮收集制 | B.实施经济“加速发展战略” |
C.实现农业全盘集体化 | D.开展种植玉米运动 |
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这里所谓“蛮干”是指他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实行新经济政策 |
C.强行推广种植玉米运动 |
D.彻底废除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 |
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曾说:“我当过工人,那时候没有社会主义,可有土豆;如今社会主义建成了,土豆却没了。”为解决“土豆没了”的问题,他采取的举措有( )
①实行余粮收集制
②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
③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
④推行“加速发展战略”
A.①②④ | B.②③ | C.②④ | D.②③④ |
《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期陆续报道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题分别是:“莫斯科:是巨大的机会吗? ”“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由此判断,该时期是( )
A.斯大林执政时期 | B.赫鲁晓夫执政时期 |
C.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 | D.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 |
下面1960年—1975年苏联运输干线增长情况数据反映了
时间 |
社会总产值 每增长 |
运输干线长度增长率 |
运载量 每增长 |
运输干线长度 增长率 |
1960年—1970年 |
1% |
0.8% |
1% |
0.85% |
1971年—1975年 |
1% |
0.79% |
1% |
0.66% |
A.运输业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B.运输干线长度呈减少趋势
C.农重轻各产业发展不平衡 D.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微弱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对集体农庄进行改革;“文革”结束后,中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两种措施都( )
A.是对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革 |
B.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
C.一定程度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
D.具有领先世界的特殊地位 |
1982年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逝世后,美国的《世界经济导报》曾这样评价说:“他确实是一位真正懂得经济的领导人,他的经济改革使苏联国力逐渐赶上了美国,虽然他想称霸世界而没有成功。”这主要是针对其改革的哪一措施(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
B.改变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 |
C.加强工业生产的经济刺激 |
D.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
勃列日涅夫指出:农业改革要“必须坚决抛弃行政命令、包办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领导者和专家的工作的做法,根除华而不实和喧嚷的表现”。这表明当时苏联政府( )
A.把农业作为改革重点 | B.认识到现有体制的不足 |
C.政治倾向发生了转变 | D.基本放弃旧的经济体制 |
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是( )
A.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束缚 |
B.国内民族矛盾的日益尖锐 |
C.戈尔巴乔夫改革中的错误政策和路线 |
D.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
下图为1956—1985年苏联国民收入增长率的变化示意图。下列对该图的解读正确的是(摘自周尚文等著《苏联兴亡史》) ( )
A.两个相对高点的出现表明斯大林模式还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
B.60年代初期的低点主要原因在于恶劣的气候造城粮食的歉收 |
C.50年代中期的高点得益于对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的改变 |
D.80年代后的经济状况源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重点在政治领域 |
韩西林教授曾撰文写道:“到戈尔巴乔夫上台时,这种高度集中统一的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对整个经济的制约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打破这种体制的要求已非常强烈,而这种体制也确实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这可以印证戈尔巴乔夫改革( )
A.适应了时代需要,获得成功 |
B.使苏联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
C.冲击了苏联的所有制结构 |
D.改变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模式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