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是( )
A.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束缚 |
B.国内民族矛盾的日益尖锐 |
C.戈尔巴乔夫改革中的错误政策和路线 |
D.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
下图为1956—1985年苏联国民收入增长率的变化示意图。下列对该图的解读正确的是(摘自周尚文等著《苏联兴亡史》) ( )
A.两个相对高点的出现表明斯大林模式还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
B.60年代初期的低点主要原因在于恶劣的气候造城粮食的歉收 |
C.50年代中期的高点得益于对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的改变 |
D.80年代后的经济状况源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重点在政治领域 |
勃列日涅夫爱好虚荣,喜欢别人奉承,他提拔亲信、老相识、老部下,对干部不提严格要求,还为高级干部增加了不少福利。这种做法
A.推动了高度集权模式的形成 |
B.导致民众对苏共失去信心 |
C.是政治多元化的体现 |
D.使整个社会陷入失控状态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大林认为:必须全力发展工业,特别是重点发展重工业,以重工业带动其他经济的发展,并将重工业化当成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根本区别之一。在工农业关系的问题上,斯大林认为,要牺牲农业来确保重工业的发展.他还提出,要尽快开展农村农业集体化运动,主张农业实行一步全面集体化,尽快改变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一步跨入社会主义……
——据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材料二:考虑到当时以大搞兴修水利为特点的农业生产建设的发展需要,毛泽东觉得需要办大社。1958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成都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适当地合并为大社的意见》。意见指出: “为了适应农业生产和文化革命的需要,在有条件的地方,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有计划地适当地合并为大型的合作社是必要的。”会后,各地农村开始了小社并大社的工作,有的地方出现了“共产主义公社” “集体农庄”,有的地方出现了“人民公社”。8月6日,毛泽东视察河南新乡七里营人民公社时说,人民公社的名字好,并指出公社的特点是一大二公谈。谈话在报纸上发表后,各地掀起了办人民公社的热潮。
——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苏﹑中两国提出的农业发展方针,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各自产生的影响。(6分)
(2)苏﹑中两国针对之后农业出现的问题,分别是怎样进行改革的?比较两国农业改革产生的不同效果。(8分)
韩西林教授曾撰文写道:“到戈尔巴乔夫上台时,这种高度集中统一的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对整个经济的制约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打破这种体制的要求已非常强烈,而这种体制也确实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这可以印证戈尔巴乔夫改革( )
A.适应了时代需要,获得成功 |
B.使苏联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
C.冲击了苏联的所有制结构 |
D.改变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模式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赫鲁晓夫的墓碑用黑白相间的大理石雕塑而成,中间镶着赫鲁晓夫的铜质头像。黑白相间的构图,使人联想到赫鲁晓夫复杂的性格和矛盾的一生。
材料二 勃列日涅夫由于沉迷于各种各样的荣誉之中,被苏联人民讥讽为“有给自己发勋章的怪癖”。正是在胸前挂满勋章的勃列日涅夫的统治下,号称“世界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如一个病入膏肓的老人,浑身浮肿、跌跌撞撞、步履蹒跚地跨进了80年代。
材料三 克里姆林宫的“一降”“一升”
请回答:
(1)如何评价赫鲁晓夫的改革?
(2)苏联人民讥讽勃列日涅夫“有给自己发勋章的怪癖”的原因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在克里姆林宫的“一降一升”的原因有哪些?
(4)材料三的两幅图是否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为什么?
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先后有多位领导人进行改革,有人评价其中某位领导人“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这位领导人是( )
A.赫鲁晓夫 | B.勃列日涅夫 |
C.戈尔巴乔夫 | D.叶利钦 |
赫鲁晓夫改革未能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不顾自然条件限制,盲目扩大玉米种植面积 |
B.没有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C.揭露斯大林错误引起了国内的思想混乱和社会动荡 |
D.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没有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的束缚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前苏联有许多学者以从列宁晚期著作中描绘出来的轮廓,把列宁的社会主义模式的主要特征归纳为以下几点:在国家计划范围内,为了劳动者的利益利用价值规律和商品货币关系;根据劳动的质和量付给报酬的原则;允许多元化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存在……
——苏联1989年《有关社会主义的现代概念》专题讨论会纪要
材料二 关于经济改革,戈尔巴乔夫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经济垄断”,只有实行私有化,建立“真正的市场经济”,才能“恢复社会公正”。1987年通过的、次年生效的《国营企业(联合公司)法》是改革时期主要的经济法。《国营企业法》的目的,就是使苏联企业成为自治的、民主的和财政上独立的生产者。
——摘编自肖明《戈尔巴乔夫改革及其本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列宁的社会主义模式的特征。(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进行评价。(6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列宁、戈尔巴乔夫改革一成一败的原因。(6分)
勃列日涅夫改革曾规定:凡是农庄、农场超过固定收购计划指标后交售给国家的农产品,国家按比收购价格高出50%的价格收购,从1965年到1979年,农产品共提价7次。这反映出勃列日涅夫改革
A.突破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 |
B.比较注重缓和工农业间的矛盾 |
C.把农业看成是改革的重中之重 |
D.解决了工农业间的剪刀差问题 |
“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铸出的钢锭比传统方法质地均匀,且能将产量提高1/10到1/5,因而被28个国家买去专利。但直到1980年,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
A.制度变革激发技术创新 |
B.计划经济制约技术转化 |
C.科技交流不受冷战影响 |
D.经济模式决定科研方向 |
2006年底,据俄罗斯权威民意调查机构——列瓦达中心的民调显示,勃列日涅夫是仅次于普京的声望最高的领导人,61%的受访者认为其执政时期是二战后苏联(俄)国家发展最好的时期。民众怀念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理由不正确的是( )
A.农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改善 |
B.苏联保持了大国的荣光 |
C.苏联军事实力逐渐接近美国 |
D.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