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顿·小福尔索姆在其新作《罗斯福新政的谎言》中,批评罗斯福,“他采取了一系列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但他的大部分举措,对当时的美国甚至以后都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新政“灾难性的影响”不包括
A.增加政府财政负担 | B.金融市场遭到破坏 |
C.为后来的经济“滞胀”埋下了隐患 | D.日后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 |
1939年,罗斯福政府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国际问题上。凯恩斯说:“你们的战备,远非一种牺牲,而是提高个人消费和生活水平的刺激,这种刺激既不是新政的胜利,也不是新政的失败。”他认为
A.罗斯福新政推行社会福利政策改善民众生活 |
B.美国在战争中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
C.罗斯福建立军事经济体制摆脱经济危机的困境 |
D.罗斯福新政没有起到彻底缓解经济危机的作用 |
阅读下列表格材料,对其解读准确的是( )
罗斯福新政时期GNP(国民生产总值)与失业率对比
年份 |
GNP总量(10亿美元) |
GNP增长率% |
失业率% |
1930 |
90.4 |
-12.3 |
8.7 |
1933 |
55.6 |
-4.1 |
24.9 |
1935 |
72.2 |
10.9 |
20.1 |
1938 |
84.7 |
-6.3 |
19.0 |
——摘自彭斯达《美国经济周期研究:历史、趋势及中美经济周期的协动性》
A. 新政时期工人失业率始终居高不下
B.新政措施使GNP总量及增长率不断提高
C.新政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
D.新政时期的GNP总量变化与失业率同步
“罗斯福新政……再分配式的、保护主义的、政府主导型的政策虽然经济上往往不大成功,但政治上却颇受欢迎:往往立竿见影,不但有一个清晰的行动主体,而且其政策往往指向一些集中的、直接的、阶层性或行业性的受益者,这些受益者可以立刻成为这些政策的政治同盟军。”这一政策最可能是( )
A.下令银行停业整顿 | B.颁布工业复兴法 |
C.鼓励农民减耕减产 | D.实施以工代赈 |
20世纪20年代列宁在苏俄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实施“新政”,90年代邓小平倡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互相借鉴 |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
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
D.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
罗伯特·舍武德认为“资本主义经过罗斯福的手术,资本主义得到的不是死亡,而是变得比过去更强壮,并取得了新的生命。”材料中“新的生命”理解正确的是
A.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模式 | B.经济进入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 |
C.强化自由放任主义政策 | D.出现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
阅读下列表格材料,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
罗斯福新政时期GNP(国民生产总值)与失业率对比
年份 |
GNP总量(10亿美元) |
GNP增长率 |
失业率% |
1930 |
90.4 |
-12.3 |
8.7 |
1933 |
55.6 |
-4.1 |
24.9 |
1935 |
72.7 |
10.9 |
20.1 |
1938 |
84.7 |
-6.3 |
19.0 |
——摘编自彭斯达《美国经济周期研究:历史、趋势及中美经济周期的协动性》
A.新政时期工人失业率始终居高不下
B.新政措施使GNP总量及增长率不断提高
C.新政并没取得明显的效果
D.新政时期的GNP总量变化与失业率同步
1929年美国最高税率是24%,1935年则提高到79%,这样整个社会私人资本的低投资率也就不难解释了。事实上,到1938年就出现了一次经济缓慢恢复中的回冷,史称“罗斯福萧条”。可见“罗斯福萧条”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高投资影响了民众购买力 | B.高税收影响社会资本流通 |
C.自由企业制度受到了限制 | D.市场自由调节能力增强 |
18世纪初,一位名叫伯纳德·曼德维尔的荷兰医生写了一本《蜜蜂的寓言》,叙述了一个蜂群的兴衰史。最初,蜜蜂们追求奢侈的生活,大肆挥霍浪费,整个蜂群兴旺发达。后来它们改变了原有的习惯,崇尚节俭,结果蜂群凋敝,终于被对手打败而逃散。后来,某学者根据这则寓言提出一个著名的理论。这一理论是( )
A.经济民族主义 | B.自由放任主义 |
C.凯恩斯主义 | D.重商主义 |
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向国会提交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案获通过,该法案规定管理局为政府所有,独立经营,有权生产和出售电力。到1937年,19家私营电力公司被迫将全部设备售给该局,私人资本垄断电力状况被打破。这从侧面反映了
A.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 |
B.美国废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度 |
C.发展电力是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内容 |
D.美国总统拥有行政权、立法权 |
《美国自由的故事》写道:美国人遇到了“两套对立的自由概念的体系”,一种是“为私营企业”自由服务;另一种是以“一种对财富平等的分享”为基础的“社会化的自由”。 事实表明,大多数美国人在1936年时都接受了这样的观点:自由必须包含由政府保证的经济安全。 由此可知( )
A.罗斯福新政体现了第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 |
B.罗斯福新政体现了“另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 |
C.大多数美国人认为“政府要为自由提供经济上的保障” |
D.大多数美国人认为政府应当保障公民的政治自由 |
1934年1月,罗斯福政府宣布发行以国家有价证券为担保的30亿美元纸币,并使美元贬值40.94%。这一措施的最主要目的是( )
A.恢复银行信用 ,改善投资环境 |
B.刺激经济,增加就业机会 |
C.提高美国产品的竞争力,刺激出口 |
D.增加居民收入,稳定农产品价格 |
罗斯福说:“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今天他们却无法维持像样的生活水准,不能购买食品、衣服和其他必需品——保持我们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为此,罗斯福新政
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 B.颁布《农业调整法》以恢复农业生产 |
C.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 D.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保护劳工权利 |
失业率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下表是美国某一时期的失业率走势图,下列分析有误的是
A.1929—1933年经济危机重创美国经济 |
B.罗斯福新政让美国摆脱经济危机 |
C.财政紧缩政策导致新政期间失业率波动 |
D.战争成为美国走出经济危机的重要因素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