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 综合题
高中历史

政府的经济政策、措施对国家经济的发展有很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制止弃农经商,未经允许从商者罚作奴隶;国家控制山泽之利,实行盐铁专卖,限制商人的经营范围。
(1)材料一表明商鞅变法采取了怎样的经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目的。
材料二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经济措施规定:“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实业部,各省成立实业公司,废除清朝苛捐杂税。”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经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政策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3)结合所学回答,材料三中美国和中国的“原有不完美模式”分别指什么?简要指出罗斯福新政和当代中国改革,在工业方面是如何体现“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的?(6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扮演了哪些角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图片是历史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手段,下列历史图片反映了苏联、美国和中国历史发展的特定阶段。
材料一  斯大林时期的海报(图1、图2)

(1)指出材料一中图1、图2所反映的经济政策,并说明其内在联系。
材料二  图3


(2)根据漫画(图3)寓意,指出国会在罗斯福新政中起到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给山姆大叔开的“药方”有哪些?
材料三


(3)结合时代背景指出北大学生拥护的“路线方针政策”主要是什么?比较三则材料中所使用的图片在类型上有何不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它(田纳西水利工程管理局)代表现代政府中一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象力的设计……它将不受那些不相干的国家界限的禁制,而且将是独立经营的、政府所有的公司。一旦开始运作,它将指挥自己的经营活动,偿还国会投资,并将其“利润”投入进一步开发工作。它的逐年的经费筹措(与管理)既不依靠州议会,也不依靠国会。这乃是政府企业经营活动的一般特点。
——罗林斯编《合作共和国:1933年田纳西河流域法》
材料二 历史学家叶梅利亚诺夫撰文写道:“斯大林确实放弃了新经济政策,但对斯大林作用的评价不应该脱离当时的时代。那时候主要注重实际成就,不太注重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付出了多大代价这样的问题。当斯大林逝世之后,他给俄罗斯留下了什么?俄罗斯当时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
材料三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但2006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将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表述改为“规划”。2010年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中,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缩小贫富差距、增强社会的公平正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成为公众关注的亮点。
(1)材料一中的田纳西水利工程管理局成立的背景有哪些?为什么说它“代表现代政府中一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象力的设计”?
(2)材料二主张应主要从哪些角度评价斯大林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角度分析斯大林放弃新经济政策的合理性。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举出我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2分)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从“五年计划”到“五年规划”体现出中国政府的经济发展理念有何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1)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对经济的一次改革与调整,概括指出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及特点。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苏俄改革调整机遇的表现及特点。“二战”后苏联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这些改革共同的局限性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表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安石声称市易法的动机是“通有无、权贵贱,以平物价,所以抑兼并也”,事实则是出现贱买贵卖、强买强卖现象,这虽然违背了市易法的初旨,却是市易法实施的必然结果……市易务拥有“增”、“损”物价的权力,贱买贵卖就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市易务官大多是从被称为“兼并之家”的大商人中召募的,一旦大权在手,强迫客商低价卖给市易务,再转手高价强卖给行铺户,对他们来说是驾轻就熟的勾当。对市易务官的考核奖罚只限于本钱是否发放,22%的利息(含市例钱)是否足额收缴。交易牙利、批零差价收益不归中央财政,毋须考核,部门利益使市易务官吏对此趋之若鹜。市易务事务烦杂,吏人众多,如市易法规定在京市易务设勾当公事官一员,但从设置之初就突破了这一限制。……法定的市例钱远不够增设的吏人俸给,缺口要由市易务自行解决,庞大的行政开支压力促使市易务不择手段地增加收入。
——摘自魏天安《王安石市易法真相:国家强制剥夺国民财产》
材料二   1944年,美国农业部长华莱士访华期间,谈到罗斯福时代的美国与王安石时代的中国经济形势非常相似。……有人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是王安石的经济智慧拯救了饥饿的美国农民……可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始终没有被王安石看穿,也很少被他日后的崇拜者顾及,即现代金融经济是一种无所不至的全能性组织力量……有了今日的历史眼光,我们才能断言要将这帝国之财政商业化,金融之管制方式必须就位。有关汇票、提货单、保险单、共同海损、以船作抵押之借款、冒险借款、股份、打捞权利等都要经过立法才能执行无碍。更重要的是法律上有关遗产继承、破产、丧失赎取权、假冒、欺骗、监守自盗等之规定也要与商业社会里的流动状态相符,且一切都用金钱统治,这一点才做得通。宋代内陆商业组织之实况与这种要求相去至远。
——摘自《王安石变法与20世纪30年代的新政》
(1)据材料一指出实施市易法实行后存在哪些严重弊端?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与罗斯福新政相比,王安石变法经济措施失败的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于罗斯福新政,中国政论界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斯福在1933年的就职演说中把“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与“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并列为“四大自由”,这是资本主义政治理念的重大发展。
——陈启懋《罗斯福“新政”是现代资本主义的开端》
材料二 “我对美国资本主义的展望是:如果它不能在最近恢复昔日繁荣,它不是受一番巨大的修改(如计划经济等),就是要根本坍台,把地盘让位给一个新兴社会!”
——《东方杂志》(1933年)
“不首先改革现存的经济制度,不消去这一些的冲突与矛盾的根源……而要期待健全的复兴,那只能是痴人说梦。”
——《东方杂志》(1934年)
材料三  1945年4月,罗斯福总统逝世,重庆各界举行各种悼念活动。中国共产党机关报《新华日报》也发表了题为《民主巨星的陨落一一悼罗斯福总统之丧》的社论,指出“他(罗斯福)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度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
材料四 新中国成立后,罗斯福新政从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消失……1982年,罗斯福新政首次作为一个约定俗成的历史概念被写入高中历史教科书。此后,罗斯福新政成为中学历史教科书重要的学习主题之一。
——据杨梅《“时空”坐标中的罗斯福新政》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罗斯福提出的“四大自由”中注入了什么新的元素?结合所学知识,罗斯福新政采取了哪些措施解决“自由与平等”的平衡?(8分)
(2)20世纪30年代,中国政论界对罗斯福新政多持怀疑或否定的态度。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简述其产生的社会背景。
(3)有学者认为,20世纪40年代中国政论界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更为客观、全面。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4)阅读材料四,新中国成立后罗斯福新政从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消失,为什么?1982年以后罗斯福新政成为中学历史教科书重要学习主题的原因有哪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4分)对于罗斯福新政,中国政论界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对美国资本主义的展望是:如果它不能在最近恢复昔日繁荣,它不是受一番巨大的修改(如计划经济等),就是要根本坍台,把地盘让位给一个新兴社会!”
——《东方杂志》(1933年)
“不首先改革现存的经济制度,不消去这一些的冲突与矛盾的根源……而要期待健全的复兴,那只能是痴人说梦。”
——《东方杂志》(1934年)
材料二 1945年4月,罗斯福总统逝世,重庆各界举行各种悼念活动。中国共产党机关报《新华日报》也发表了题为《民主巨星的陨落一一悼罗斯福总统之丧》的社论,指  出“他(罗斯福)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度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
请回答:
(1)20世纪30年代,中国政论界对罗斯福新政多持怀疑或否定的态度。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简述其产生的社会背景。
(2)有学者认为,20世纪40年代中国政论界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更为客观、全面。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民工作……部分地可以由政府直接招雇,像战时紧急状况那样,同时通过雇用这些人员来完成急需的工程,从而促进和改组我们自然资源的利用。……要采取具体措施提高农产品价值,从而提高对我们城市产品的购买力。……要把救济工作统一掌管起来……要把一切形式的交通运输和其他明确属于公用事业的设施置于国家计划和监督之下。
——富兰克林·罗斯福1933年3月4日就职演说
材料二 “应该是意味著片面行动、独占联盟、势力范围、权力平衡、及其他经几世纪以来尝试仍失败的权宜之计等等现行国际社会体系的终止。我们建议一个世界性组织将取代这些种种的不公,而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最终将有机会参与。”
——富兰克林·罗斯福1945年3月1日国会演说
材料三 “富兰克林·罗斯福作为政治家,他在美国历史上既受人尊敬,也被人憎恨,他的政敌认为他浅薄、无能、狡猾、独裁; 而其拥护者则称他为美国经济的救星,认为他是全世界民主政治的保护者。”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罗斯福两次演说的中心内容。(4分)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罗斯福“既受人尊敬,也被人憎恨”的理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走向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一书指出: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道路上有三次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后的中国。结合在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请回答:
(1)上述不同时期发生在俄国、美国、中国三个国家的“改革调整”各是指什么?
(2)三国的“改革调整”各有何特点?说明其共同本质。
(3)三次改革作用的共同之处是什么?据此谈谈你对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亚当•斯密一贯倡导:人类的利己行为可以通过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达到人类整体的福利。就是这个亚当•斯密,在写作《国富论》的同时也写了一本《道德情操论》,赞美人类的同情心和道德,从而引出了所谓的“斯密问题”。
材料一 从1770年到1870年左右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全盛时期……劳动者不得食的原理被残酷无情地应用于工人阶级,对那些靠占有过日子的人不一定有用。罢工和集体谈判几乎受到普遍的谴责。工会的数目很少……任何类似福利国家的形式都不为人们所容忍……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这乃是两种政府哲学之间的一场斗争。我们的对手们……现在提出,要进行变革和所谓的新政,那将是摧毁美国制度的基础……你若将政府控制权扩及人民的日常生活,那将不可能不在某些方面使它也成为人民的灵魂和思想的控制者。
——1932年胡佛的竞选总统演说
材料三 第1节 为使每州能在该州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对孤苦老人提供财政资金,特批准拨予截止1936年6月30日的会计年度4975万美元,并批准拨予此后每一会计年度一笔足以执行本章目的之款项。
第301节 为资助各州实施失业补助法,特准许拨予截止1936年6月30日的会计年度400万美元,并拨予此后每一会计年度4900万美元……
第401节 为使各州能在其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对贫苦的儿童提供财政补助,特此批准拨予截止1936年6月30日的会计年度2475万美元,并批准拨予此后每一会计年度一笔足以执行本章目的之用款项。
第501节  为使各州能在其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农村及正处于严重经济贫困的地区,扩大和改善妇幼保健设施,特准从截止于1936年6月30日的会计年度起,拨予每一会计年度380万美元。
——黄德禄等选译《世界史资料丛刊:1917—1939年的美国》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当时市场经济制度的缺陷。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和政治角度分析其对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任何类似福利国家的形式都不为人们所容忍”的理论根据是什么?

(2)指出材料二、三在市场经济制度问题上的不同做法及其后果。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斯密问题”的理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39年,美国仍然有900万名以上的失业工人──这一数字比世界各国的失业人数总和还要多。正当新政面临尴尬境遇被企业家抵制和民众质疑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战争机器的开动,带来了军工企业扩大生产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再加上参军参战才基本上解决了当时美国的失业人口。带着战争的胜利,罗斯福新政获得前所未有的美誉。
罗斯福新政为代表的国家干预理论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国家刺激经济就得多发钞票,加大投资,而这又会导致财政赤字;要鼓励企业的生产,就得减税,减税又会减少政府收入,政府入不敷出就会产生赤字;政府赤字意味着收支不平衡,解决之道不外是发行国债,多印钞票,提高税收。……市场会失灵,国家干预也会失灵。
——摘自周化勇《正确理解“罗斯福新政”的时代意义》
(1)概括材料中关于“罗斯福新政”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利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8分)农业发展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周列国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鲁国首先在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经行“初税亩”。初税亩的意思是表明鲁国正式宣布废除井田制,合法地承认公田和私田的所有权,而一律取税……
——梁方仲《中国经济史讲稿》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时期鲁国实行“初税亩”的历史背景,并指出改革的结果。(2分)
材料二  1953年,毛泽东认为,农业问题、粮食问题已经成了我国工业化道路上的一大障碍,消除这一障碍的办法,就是要尽快引导农民通过合作化走向集体化,使农业为工业服务。
——肖国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1953—1956年底中央政府对农业采取的措施及结果。(4分)
材料三   (苏联)国家通过农业税(后改所得税)、义务交售、实物支付等方式,拿走了集体农庄很大一部分产品。这种方式实际上带有近乎无偿占有或半无偿占有的性质,……使庄员很大程度上失掉了对自己生产成果的物质兴趣。
——包雅玮:《评析我国高级社与前苏联集体农庄之差异》
材料四 人民公社时期中国粮食收购量及其占产量的比重
人民公社时期中国粮食收购量及其占产量的比重(单位:万吨)

年份
产量
收购
收购量占产量(%)
1958
20000
5876.0
29.4
1959
17000
6740.5
39.7
1960
14350
5105.0
35.8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计划司:《中国农业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
(3)材料三、四的苏中两国的农业政策有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历史背景。(6分)
材料五 1933年5月,(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 现代分册》
(4)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采取的农业措施,并分析其产生的积极作用。(4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李明玉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中指出:形成于一定时空之中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具有鲜明特点的经济发展方式,常常称之为经济发展模式。某一经济运行主体如果在一定时间内能够取得突出的经济成就,其发展模式就必然引起人们的重视,导致处于危机或竞争弱势的国家,予以研究甚至学习模仿,在经济发展模式的相互借鉴中,推动世界经济走向复兴与繁荣。
(1)运用所学知识,以20世纪主要经济发展模式探索为例,说明“在经济发展模式的相互借鉴中,推动世界经济走向复兴与繁荣”。
(2)依据材料说明,在经济建设中,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有效的促进经济的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叹交易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
我们不能只要有所得,也要有所贡献:我们要前进,我们就必须像一支有训练而忠诚的军队那样,为了共同的纪律而乐意有所牺牲。因为没有这样的纪律就不可能前进,就不可能实现有效的领导。
——罗斯福1933年就职演说
材料三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演说
请回答:
(1)透过材料一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一、二,归纳30年代大危机的特点。
(3)面对材料一、二的情况,罗斯福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与胡佛政府的政策有何不同?
(4)材料三中,罗斯福说“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这一目标能否实现?为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世界各国在二战后都非常重视社会保障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社会保障法》。其中规定:此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儿童或残疾儿童得到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并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施行做出妥善的安排。
——百度百科
材料二 前苏联国家宪法将社会保障确立为国家制度。政府和企业缴纳保险费,公民则免费享受社会保障权利。其中社会保障由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两部分组成。
——中国保险网(2001年)
材料三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西欧各国福利国家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随着各种社会福利的不断扩大,某些特定的社会人群不断提出过高的社会福利诉求,一则导致社会福利开支在整个财政支出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英国等国甚至高达50%以上,二则导致国家严重财政困难甚至财政赤字。面对居高不下的社会福利开支,政府不得不压缩对科技教育等领域的财政投入,更为严重的是,社会上还出现了躺在国家社会福利的温床上游手好闲的“懒汉”人群。日益增长的社会福利开支成为西方各国政府十分头疼的问题。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西方各国被迫对福利国家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主要措施有:失业救恤金发放数额和适用人群减少,各种社会保险中国家承担的费用减少,个人承担的费用增大等。改革虽有阻力,但最终得以推行,对西欧各国财政状况好转起了重大作用。
——摘编自《欧洲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及其启示》
材料四  “十一五”期间,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基本确立,各项社会保险覆盖人数迅速增长,资金规模进一步扩大。……现阶段,我国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分三个层次。第一主要是通过社会福利制度对鳏寡孤独等特定群体给予照顾;第二主要是政府强制或引导社会保险制度实施,并承担必要的财政责任,为参保人员提供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基本保障;第三主要是国家发展商业保险,以满足不同社会成员的保障需求。
——摘自尹蔚民《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政府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推动美国国会通过《社会保障法》的?
(2)据材料二的社会保障制度分析,前苏联社会政治经济体制具有怎样的特点?
(3)依据材料三,分析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西欧各国政府对福利国家制度进行改革的原因。
(4)据材料四概括“十一五”期间我国在社会保障方面取得的成就。
(5)综合上述材料,各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得失给我国提供了哪些借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罗斯福新政的影响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