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后期,烟台、青岛等开埠通商,引发了山东省经济结构的调整。下表是今济南地区的章丘、济阳在20世纪初花生种植面积占耕地百分比变化表(章有义的《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二辑)。下列对该表的解读正确的有:( )
年份 地区 |
1900 |
1915 |
1920 |
1924 |
山东章丘 |
O.1% |
35% |
45% |
50% |
山东济阳 |
O.2% |
15% |
25% |
40% |
①农产品已商品化 ②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③两地经济融入世界市场 ④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上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下图为中国近代第一家股份公司上海轮船招商局的经营广告,其上面的文字为:“宗旨 发展中国航运,促进对外贸易.预定客货仓位,代客报关装货,代理水火保险,办理仓储堆栈,欢迎监督,接受批评”等。从该“广告”中能够获取的准确历史信息有
①轮船招商局注重扩大经营范围和提高服务质量②打破了我国航运业被外国垄断的局面③有利于我国水上交通运输业的近代化④中国近代航运业受西方影响较大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③ |
260多年前,瑞典商船“哥德堡号”来华经商,带走大量货物,可惜回航沉没。你认为船上运载的物品产自中国的可能有:( )
①茶叶 ②丝绸 ③鸦片 ④五彩瓷 ⑤咖啡
A.①③④⑤ | B.①②④⑤ | C.②④⑤ | D.①②④ |
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祝寿,进贡一辆汽车。不料,慈禧太后仅坐一次便弃之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现象从本质上说明了
A.慈禧对汽车的好处了解不够 | B.袁世凯送礼忽视了中国国情 |
C.中国开始接纳西方的物质文明 | D.封建观念是近代化的强大阻力 |
据统计,1900年以前的30余年间,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民族工矿企业有150家,资本总额5000余万元;1901-1911年的10年间,全国新设立的厂矿有320家,资本总额近1亿余元,是以前30余年的两倍多。造成这种变化的因素有
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②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实业政策的刺激 ③列强资本输出使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④欧美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④ |
假如你是一位近代的民族资本家,那么,你的经历可能有
①甲午战争后,创办了一家纺织厂,发展较快 ②一战期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利润丰富 ③日本全面侵华期间,企业内迁 ④解放战争期间,因多种原因,企业最终倒闭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鸦片战争后,对中国自然经济起解体作用的主要因素( )
A.外国工业品的倾销 | B.五处通商口岸的开放 |
C.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丧失 | D.外国人控制中国海关管理权 |
如果给下面三幅图片配上一个共同的主题,最合适的应是
A.抵御外国侵略的清朝官员 |
B.推动近代工业发展的重要人物 |
C.实业救国的倡议者 |
D.洋务派的代表 |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洋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为不材。”该材料从本质上表明
A.商品输出是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 |
B.列强侵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
C.列强侵略导致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D.西方侵略造成中国社会矛盾日趋激化 |
清末有人说:“吾之乘电车也,非节费也,实以腕车(人力车)之以人代马,心有不忍,不欲同人道于牛马耳。且光阴宝贵,取其捷也。”依据材料分析,影响近代交通发展的因素有
①近代工业的发展 ②人权与平等思想的影响 ③节省时间的考虑 ④晚清政府提倡移风易俗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小李查资料时发现一段文字“公司是私家经营,有外籍技师一人,中国职工约100人,……它迄今还没有分付股息。因为这个缘故,同时又由于原料昂贵与日本纸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此厂已濒于停业。”该公司应该是
A.洋务企业 | B.外商企业 |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 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
1872年到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计划用15年完成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业。留美幼童赴美后受到西方文化影响,清朝官员深为不满:“外洋风俗,流弊多端,各学生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实易沾其恶习。”1881年,留美幼童被遣送回国。以上情况表明
A.统治者反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
B.守旧观念阻碍近代人才的培养 |
C.新式学堂开始在中国出现 |
D.西方文化传入动摇了儒家思想地位 |
1904年,张謇上书商部提出划定捕鱼区建议,并区别近海和远洋,主张“以内外渔界,定新旧渔业行渔范围”,保护中国近海“本国自主之权”。此后清政府绘制了《江海渔界全图》。这一史实
A.收回了领海主权 |
B.加强了海军建设 |
C.有利于提高海洋意识与维护海洋权益 |
D.遏制了列强对我国渔业资源的掠夺 |
光绪年间的一本书描绘当时的上海“西人所购者,以丝茶为大宗”,“其售于华者,呢、布、羽毛等物,消亦不细(销售量也不少)”。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
A.民族工业集中于上海 | B.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C.上海成为国际大都会 | D.小农经济彻底解体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