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的一段公文说:“四川行中书省移准中书省咨,‘来咨:有该载不尽罪名,不知凭何例定夺,请定度事。’本省相度,遇有刑名公事,先送检法拟定,再行参详有无情法相应,更为酌古准今,拟定明白罪名”。材料反映出元代行省在审理狱案时( )
A.必要时可参阅前期相应规则典制 |
B.程序繁琐、效率比较低下 |
C.地方具有相对独立的司法主权 |
D.坚持疑罪从无的司法原则 |
我国宋代(960~1279年)的军政要务和人事任免,君主常常以“内降”、“内批”、“中旨”、“御笔”等形式直接进行处理,“除授不归中书”。这种历史现象主要反映出当时( )
A.中枢体系中的相权被大大削弱 |
B.政治生活具有重文轻武的倾向 |
C.中央决策层已初具内阁制雏形 |
D.中央政府加强对地方上的控制 |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唐宋变革论”,认为唐宋时期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下列各项可为依据的是( )
A.士族政治加强,中央集权受到削弱 |
B.门阀社会衰落,代之以平民的兴起 |
C.商品经济发展,政府彻底放弃了对商业的控制 |
D.儒学受到冲击,让位于虚无、消极的佛道思想 |
易中天先生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写道:“作为集权主义者,尤其是那些倾向于专制和独裁的‘雄略之主’,几乎没有一个人会认为前朝的覆亡乃是因为过度的集权。他们只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因此,他们吸取的教训,也只能是专制、专制、再专制,集权、集权、再集权。”汉武帝、宋太祖、明成祖采取的相似措施是( )
A.沿用秦朝以来的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
B.设立新的中枢权力机构,分割削弱相权 |
C.设立新的中枢权力机构,加强专制皇权 |
D.通过刺史制和行省制,加强官僚队伍建设 |
梁启超曾说:“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下列最能引起文中“汉朝革命”的举措是( )
A.实行内外朝制度 | B.实行察举制 |
C.分封同姓王 | D.推行刺史制度 |
西汉武帝时期设立了十三个州,其中十一个州的名称沿用了《尚书》、《周礼》中的州名。这反映了( )
A.地方行政区划变化 | B.儒学的地位在上升 |
C.监察体制走向成熟 | D.皇权专制得以巩固 |
隋唐时期社会全面繁荣,具体表现在国力的强盛、经济的发达、文化的兴盛等方面。史学家们在总结其原因时,曾归结为“得益于政治制度的创新、成熟与完善”,其中三省六部制的成熟与完善体现在( )
A.它既削弱了相权,巩固了皇权,又提高了行政效率 |
B.官员责任明确,分工细密 |
C.机构运作程序合理 |
D.负责皇家与国家的官署和官吏相互脱离而自成系统 |
“汉朝早期,统治者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间走一条中间路线。”这里的“中间路线”是指( )
A.中朝制度 | B.郡国并行制度 |
C.刺史制度 | D.行省制度 |
钱穆评价汉朝初创“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但指出也有“封建”思想的复活,其中“封建”思想的复活指的是
A.汉承秦制,中央置三公九卿 |
B.尊奉黄老之学,与民休息发展生产 |
C.建立中外朝制度,加强皇权 |
D.铲除异姓王后,分封宗室刘姓诸王 |
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不断调整与变革,下列措施反映强化中央集权的是( )
A.“于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东就国……” |
B.“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 |
C.“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
D.“……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郡县又远于省,若有边徼之事者,则置宜慰司以达之。” |
《宋史包拯传》记载:“(包拯)迁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张方平为三司使,坐买豪民产,拯劾奏罢之……后拯以枢密直学士权三司使。后拜枢密副使。”包拯在御史中丞、三司使、枢密副使时分别职掌( )
A.监督百官、管理财政、管理军政 |
B.管理财政、监督百官、管理军政 |
C.管理财政、管理军政、监督百官 |
D.监督百官、管理军政、管理财政 |
史载唐朝驸马(公主夫婿)选取注重门第出生,多出自勋贵名臣,而明朝严令皇室与大臣联姻,故驸马多出自寒门。这种变化反映了( )
A.中央集权的加强 | B.科举制度的成熟 |
C.贵族制度的衰落 | D.专制皇权的强化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