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 选择题
高中历史

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相权成为争夺的焦点
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C.皇权得到进一步强化
D.监察官员兼职州郡长官势力膨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对古代某一地方做出了如下评价:“(它)就是一个……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这一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元史•百官志七》记载:“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中书省)互为表里。”这表明元朝行省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中央直接控制地方行政
B.地方分权,机构相互牵制
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结合
D.中央对地方实行多渠道、多层次管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代某选官制度,史称“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悌廉公之行。”该选官制度

A.最早替代了“世卿世禄”制度
B.明确了士大夫为官的主要标准
C.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无法继续
D.使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从贞观年间开始,皇帝开始任命中央其他官员为相。这些非三省长官的宰相有各种名义,如参知机务、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上述举措旨在

A.弱化三省之间的相互牵制 B.减少皇帝决策失误
C.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D.抑制相权加强皇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元朝统治者在划分行中书省时,打破依“山川形便”划分行政区域的原则,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一级政区。元朝这样划分行政区域主要是为了(   )

A.改变以前地方无权状态
B.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割据
C.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D.促进地方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C.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
D.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拉尔夫的《世界文明史》记载,“元代戏曲地位提高,成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部分原因是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在以往不屑一顾的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上下功夫”。以上论述揭示元曲兴盛的原因是(    )

A.国家政策的影响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元朝的高压统治 D.科考功名的需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秦朝设御史大夫,汉代置刺史,其共同目的是

A.服务皇帝加强监察 B.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C.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D.代替皇帝掌管律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在研究元朝历史时,引用了下面材料:“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之于内地。”该学者引用这些材料主要是为了说明

A.元朝推行民族融合政策 B.边疆地区经济得到发展
C.元朝进行政治制度创新 D.元朝加强对边疆的管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引用了下组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他可能研究的主题是

年代
道、路、省
州数
郡国数
县、邑、道、侯国等
户数(万)
西汉平帝(1—5)

13
103
1587
1223
唐贞观十三年(639)
10道
358

1551

唐开元二十八年(740)
15道

328
1573
841.3
宋开宝(968—975)末

297

1086
309
宋宣和四年(1122)
26路
288

1234

 
A.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不断加强
B.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
D.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国教育家杨昌济认为:“科举之弊,人人能言之,然强迫全国士子以读四书五经,亦未始无其效。彼多数之读经者,固志在科第,非真有取法古人之心,然沉浸于此不识不知之间,自隐受古圣先贤之感化”。这一说法旨在(     )

A.指出四书五经的不足之处
B.强调恢复科举制的必要性
C.肯定传统经典的教化作用
D.批评知识分子的功利心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者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下列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行省制逐渐导致地方势力膨胀
B.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对较大
C.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D.行省是元朝最高的行政机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尚书本是皇宫内廷秘书,中书依官名论,也即是在内廷管理文件之意,侍中(门下省长官)则是在宫中侍奉皇帝。魏晋时期,皇帝将宰相之权交由这些私属代行……到唐代,则全由内廷官一变而为政府外朝的执政官,把以前的宰相职权正式分配给三省。”这种变化体现了(   )

A.唐代的相权一分为三 B.唐代政府对皇室内廷干政的削弱
C.唐代的皇权得以强化 D.唐代中央机构完全沿袭魏晋时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汉书·刘辅传》记载:“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清代学者钱大昕认为:“……大将军权兼中外,又置前后左右将军,在内朝预闻政事,而由庶僚加侍中给事者,皆自托为心腹之臣矣。”由此可见,中朝(   )

A.有独立的决策权力,位高权重 B.取代了丞相的权力,权倾朝野
C.在宫廷内事先决策,削弱相权 D.是政令的执行机构,有名无实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