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高中历史

唐朝后期“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旧唐书》)这则材料表明

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D.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矛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朝徐栋《牧令书》载:“天下真实紧要之官,只有二员,在内则宰相,在外则县令。”以具体史实论证这一观点确凿无误的是

A.宰相制在秦代首次确定下来,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B.元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后期其权势大大削弱
C.县官是普通百姓生活中能直接接触到的朝廷命官
D.秦代县令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郡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地方察举与公府征辟,为东汉士人入仕之途。此两制皆起于西汉。两汉的察举制,大体可分为在先的“贤良”与后起的“孝廉”两大项。“贤良”所举大抵为现任之官,“孝廉”为孝子廉吏之称……与察举相辅并行的,尚有征辟制。
—— 引自《国史大纲》
材料二 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事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而举世人才,升降盖寡,徒以冯(凭)籍世资,……刘毅云“上门无寒门,下门无士族”者也
——自《宋书·恩幸传》
材料三 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其常贡之料,有秀才,有明经,有时法,有书,有算。自京师、郡、县,皆在学焉
——自 《通典·选举·历代制下》
请回答:
(1)分别指出以上三则材料的选官制度 并说明选官标准的是什么?3分)
(2)以上选官制度中你认为哪一制度较合理,其影响是什么?
(3)以上材料对今天的干部选拔有何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武王克商,先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材料二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郡邑,废候卫而为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国,都合之上游,摄制四海,适于掌握之内,此其为得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中统、至元间……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统之。
——《元史· 百官志》
请回答:(1) 根据材料一联系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对象及其特点
(2) 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些政治制度?这些政治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分别有什么影响?
(3)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磨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汉武帝为削弱丞相的职权,任用亲信朝臣,在内廷处理国政形成所谓的“中朝”
B.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宋代设置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财权
D.元朝废除了尚书省和门下省,而将尚书省的六部移至中书省,并掌理一切政务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最近,北京大学出台了2012年自主招生政策,拒绝不孝敬长辈的学生。这不禁让人想到了古代的孝廉。以孝廉为标志选拔人才的制度,始于汉代,在东汉成为求仕者必由之路,这种制度是(   )

A.世官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八股取士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最能反映出(    )

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
B.相权由削弱走向取消使皇权进一步强化
C.中央机构精减取得较大成就
D.六部的设置是古代官制改革的重要成果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元朝设宣政院,管辖的地区是(    )

A.澎湖和琉球 B.河北、山东 C.西藏 D.岭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这段引文描述的是哪一朝代的财政官制?(    )

A.汉代 B.唐朝 C.宋初 D.元朝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太宗时,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纵多机构,按照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D.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政论家认为,唐宋以后,丞相制度最好的时代是唐代。这主要是因为(     )

A.任命一人当宰相,避免纷争
B.三省分权,相互牵制
C.宰相与枢密院分掌政军大权
D.尚书台掌管军国大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周的分封制与西汉初年的封国制(     )

A.都是中央集权制
B.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
C.都是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而实行
D.都是随着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而瓦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

A.唐朝的门下省 B.宋朝的枢密院
C.明朝的锦衣卫 D.清朝的军机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浓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换言之,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树立了“国民全体”作为“国家主权”拥有者的崇高地位,……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是革命党人将权力关进牢笼的一次勇敢的、大胆的尝试。
——杨天石《帝制的终结》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西周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代实行的政治制度并说明该政治制度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革命党人是如何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尝试“将权力关进牢笼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陆游诗《纵笔》:“行省当年驻陇头,腐儒随牒亦西游。”有同学据此认为行省制度开始于宋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较低,不宜采信
B.宋代行省与元代行省同名异物,没有任何联系
C.利用以诗证史的方法可以证明行省制度源头在宋代
D.元代吸收了前代地方统治经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