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唐书》、《资治通鉴》记载,永徽五年(654年),武则天产下长女安定思公主,王皇后来看望。她走后,武则天掐死公主,嫁祸于王皇后。为上位掐死亲闺女,这个桥段在历史上颇有争议,比如成书于五代的《旧唐书》只记载有小公主的暴卒。下列对材料的表述恰当的是( )
A.“为上位掐死亲闺女”体现了宗法观念的逐步淡化 |
B.“桥段在历史上颇有争议”体现对待历史人物的两面性 |
C.武则天后宫的争宠上位侧面反映了皇权的强化 |
D.历史记载缺乏有力证据,不宜过度依赖 |
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每一时代都有这一时代的名片与特色。下面所列信息,按朝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三司使、话本、风俗画
②九品中正制、耕耙耱技术、翻车
③三省六部制、筒车、南青北白
④理藩院、风力水车、珐琅彩
A.②③①④ | B.③②④① | C.④②①③ | D.③①②④ |
“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和同时代国家相比,都更具有平民性……即使从政治实践看,这种平民化的特色也远甚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能体现材料中“政治实践”的是( )
A.郡县制的推动 | B.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
C.内阁制度的建立 | D.科举制的实行 |
历史学家钱穆以为古代中国:“皇室的权,总是在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在逐步降。”下列史实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①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 ②元朝设置行省制 ③明朝设置内阁 ④清朝设立军机处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③④ | D.①②③④ |
从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体现了地方削权、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但史学家钱穆却认为地方行政是“汉代好,唐代较好,宋代太差”。钱穆评价三代好坏的依据是( )
A.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 | B.人才选拔权由谁掌握 |
C.能否合理调动地方积极性 | D.宰相权力的大小 |
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东汉时期谏官成为定官,谏官制度(专职监察皇帝的制度)得到发展;唐朝时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这反映出汉唐时期( )
A.中央集权制度有一定的民主性 |
B.开始限制君主的权力 |
C.意图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
D.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地完善 |
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政治体制显著不同,但在政治理念方面却有相同之处。其相同之处体现在( )
A.“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 | B.“天下一家”“大一统” |
C.“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 D.“天人合一”“敬德保民” |
元朝统治者在划分行中书省时,打破依“山川形便”划分行政区域的原则,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一级政区。元朝这样划分行政区域主要是为了( )
A.改变以前地方无权状态 |
B.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割据 |
C.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
D.促进地方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
元朝统治者在划分行中书省时,打破依“山川形便”划分行政区域的原则,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一级政区。元朝这样划分行政区域主要是为了( )
A.改变以前地方无权状态 |
B.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割据 |
C.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
D.促进地方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
西汉初年,皇帝找不到颜色相同的四匹马来驾车,将相大臣甚至只能乘坐牛车。到汉武帝初,普通百姓也拥有马匹,“阡陌之间成群”,马匹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稳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
B.西域良马引进与马种改良 |
C.游牧民族大规模地移居中原 |
D.长期和平使战马消耗减少 |
白钢在《中国政治史》中说,唐代的科举制采用了“行卷制”,主考官除详阅试卷外,有权参考举子平日的作品和才誉决定录取结果。宋代的科举制实行“糊名制”,将考生所填写的姓名、籍贯等一切资料信息全部密封,使主考官和阅卷官无法得知每张卷子是谁的。下列对于唐宋科举制变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唐代行卷制注重考生平日作品,带有主观性,是不可取的 |
B.宋代的糊名制杜绝了请托造假等科场舞弊现象 |
C.反映了科举制在人才选拔程序上的进一步僵化 |
D.反映了对官吏选拔制度的公正性的不断的探索 |
宋初,中书省长官“中书舍人”除特命外,不再起草诏令,而是由皇帝差遣的“知制诰”(或临时差遣的“权知制诰”)负责起草。这一变化( )
A.精简了官僚机构 | B.理顺了职官权责 |
C.削弱了宰辅权力 | D.提高了行政效率 |
“唐代科举从形式上看和过去的孝廉、秀才有继承关系,只是当门阀盛时被举为秀才孝廉的人必定出于世族,而唐代并无此限制。”材料旨在说明唐代科举制( )
A.继承了选官方式 | B.促进了经学发展 |
C.扩大了举荐范围 | D.淡化了门第出身 |
试题篮
()